一、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6)在《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及热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及原料肉桂酸的溶解度、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肉桂酸和乙醇为反应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肉桂酸乙酯,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考察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h,乙醇/肉桂酸/催化剂=8:1:0.12(摩尔比)时,产品收率达到86%。采用动态法测试了283.15K-333.15K下肉桂酸在纯溶剂中(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丙醇和异丁醇)的溶解度数据,并将溶解度数据用修正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两个活度系数模型(NRTL和UNIQUAC)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修正Apelblat方程和NRTL方程可以更好地关联肉桂酸在醇中的溶解度。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了肉桂酸溶解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标准吉布斯能,标准焓及标准熵。肉桂酸-醇体系的热力学过剩函数(CE, SE, HE, γ1∞,HE1∞)由NRTL模型计算得到。对肉桂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测定了均相反应动力学数据,并得到了该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绝热量热法得到了肉桂酸及肉桂酸乙酯在288.21K-373.26K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实验数据,拟合实验数据得到Cp的温度关联式。用热力学估算方法估算了肉桂酸乙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熵,并通过设计的热力学循环及测定的平衡常数来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上述估算结果是可靠的。
刘可[2](2016)在《磷钨酸催化脱水法合成肉桂酸乙酯》文中研究说明肉桂酸乙酯是一种香料,存在于天然苏合香中有水果花香香气。肉桂酸乙酯用于调制日用香精、食用香精等,它的作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关于肉桂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曾有过多篇相关的报道。本篇研究的是用磷钨酸作催化剂采用脱水法来合成肉桂酸乙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3∶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7%,吸水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7%,反应时间为3 h时酯的收率最高达84.0%。
李凌云,胡汪焱,钟光祥[3](2013)在《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肉桂酸与乙醇反应合成了肉桂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n(乙醇):n(硫酸氢钠)=1.00:14.39:0.66,回流反应11.5 h,肉桂酸乙酯的收率达到96.70%。
俞善信,文瑞明,游沛清[4](2011)在《合成肉桂酸乙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肉桂酸乙酯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合成肉桂酸乙酯催化剂的研究对于肉桂酸乙酯的生产具有重大影响.评述了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五水四氯化锡、高氯酸锂、复合三氯化铝-硫酸铜、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镍、硫酸高铈、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和杂多酸等催化剂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的方法.它们是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的良好催化剂.微波辐射是合成肉桂酸乙酯的良好方法.
蔡述兰[5](2010)在《硫酸氢钠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硫酸氢钠是一种廉价、有效和环境友好的合成反应催化剂,硫酸氢钠催化的化学反应具有条件温和、收率较高、后处理工艺简单等特点。综述了硫酸氢钠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俞善信,刘美艳[6](2009)在《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介绍了对甲苯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五水四氯化锡、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结晶硫酸氢钠、固体钼镍催化剂和杂多酸等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方法。
王媚,徐峰[7](2009)在《溶剂热法合成肉桂酸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次利用溶剂热合成技术高效合成了肉桂酸酯。以肉桂酸与甲醇、乙醇反应为例,考察了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溶剂热合成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经过实验,确定了溶剂热法合成肉桂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马庆春,王福生,吕志凤,战风涛[8](2008)在《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系列酯》文中提出比较以硫酸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为催化剂合成肉桂酸酯。硫酸盐中以硫酸高铈为催化剂效果较好,合成肉桂酸乙酯的合适酸醇摩尔比为n(酸):n(醇)=1:5,催化剂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5h,转化率为92%,在此条件下合成其他肉桂酸的酯类,转化率在90%以上。阳离子交换树脂中D072为催化剂效果较好,合成肉桂酸乙酯的适宜酸醇摩尔比为n(酸):n(醇)=1:6.25,催化剂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18%,反应时间5h,转化率为92%,在此条件下合成其他成肉桂酸酯,转化率在92%~96%。硫酸高铈重复使用3次,D072催化剂可重复利用8次以上。
刘丽荣[9](2009)在《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固体酸和离子液体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是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的固体酸和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甲苯硝化是非常重要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将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应用于芳烃的选择性硝化,是正在兴起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之一。针对工业上采用的传统混酸硝化法所存在的对设备腐蚀严重、可造成环境污染及对硝基甲苯选择性过低等问题,分别讨论了各种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对甲苯硝化反应的催化作用。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固体铌酸及其改性物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反应,结果分析表明,改性铌酸催化剂对甲苯硝化均表现出了比铌酸催化剂更强的区域选择性,其催化甲苯硝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相对次序与它们各自的酸强度大小呈正相关关系。(2)研究了ZrO2-TiO2/SO42-固体超强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反应。分析了催化剂锆、钛原子比、焙烧温度、用量、硝化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等因素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硝化条件。(3)研究了不同种类Keggin型杂多酸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杂多酸催化甲苯硝化反应的活性大小顺序与其酸强度次序一致,即:磷钨酸>硅钨酸>钼磷酸。(4)利用酸式盐——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作为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硝化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等因素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5)将HNIL·NO3-和HNIL·HSO4-新型酸性离子液体应用于甲苯的选择性硝化,效果良好。尤其是HNIL·HSO4-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更是显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HNIL·HSO4-酸性离子液体酸性更强的缘故。(6)采用现代方法对所选择和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硝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催化剂均能显着提高甲苯硝化产物的对位选择性和收率,甲苯硝化产物邻/对比在0.88-1.20之间变化,收率可达82.5-100%。(7)研究了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机理。反应共分两部进行:第一步是快速的预平衡步骤,活性硝化剂转移至催化剂上;第二步是缓慢的速率控制步骤,粘结在催化剂上的活性硝化进攻试剂与底物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黄利,黎彧,张德志[10](2008)在《微波辅助合成芳香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芳香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用于香料、防腐剂、抗氧剂、塑料及药物等方面。传统加热条件下合成芳香酯具有反应时间长、产率低、污染大及后处理困难等缺点。微波辅助合成芳香酯具有反应快速、高效及安全等优点。该文综述了微波辅助合成芳香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芳香酯合成中的发展前景。
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及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肉桂酸乙酯及肉桂酸 |
1.1.1 肉桂酸乙酯的基本性质 |
1.1.2 肉桂酸乙酯的主要用途 |
1.1.3 肉桂酸基本性质及用途 |
1.2 肉桂酸乙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的合成方法 |
1.2.2 合成肉桂酸乙酯催化剂的发展 |
1.3 固液平衡 |
1.3.1 固液平衡数据测定 |
1.3.2 溶解度关联模型 |
1.4 反应动力学 |
1.4.1 均相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1.4.2 酯化反应速率测定方法 |
1.5 反应热力学 |
1.6 本文工作 |
第2章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的主要原料和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图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步骤 |
2.4 正交实验 |
2.4.1 正交实验设计 |
2.4.2 正交实验结果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单因素实验 |
2.5.1 催化剂用量对肉桂酸乙酯收率的影响 |
2.5.2 醇酸比对肉桂酸乙酯收率的影响 |
2.6 红外光谱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肉桂酸与脂肪醇固液平衡测定及其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DSC和TGA分析 |
3.2.1 DSC实验 |
3.2.2 TGA实验 |
3.2.3 结果分析 |
3.3 溶解度测定 |
3.3.1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 |
3.4 溶解度关联 |
3.4.1 修正的Apelblat方程 |
3.4.2 λh(Buchwski-Ksiazaczak)方程 |
3.4.3 NRTL方程 |
3.4.4 UNIQUAC模型 |
3.4.5 模型关联结果 |
3.5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
3.5.1 溶解过程焓,熵及及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 |
3.5.2 过量吉布斯自由能,熵,焓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肉桂酸乙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步骤 |
4.2 建立动力学模型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肉桂酸乙酯的热容和标准生成焓及标准熵的估算 |
5.1 肉桂酸和肉桂酸乙酯热容的测定 |
5.1.1 实验原理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校正实验 |
5.1.4 结果与讨论 |
5.2 肉桂酸乙酯标准生成焓△_fH~0(l,298.15K)的估算 |
5.2.1 气态标准生成焓的估算 |
5.2.2 蒸发焓的估算 |
5.3 肉桂酸乙酯的标准熵S~0(l,298.15K)的估算 |
5.4 肉桂酸乙酯△_fH~0(l,298.15K)和S~0(l,298.15K)的实验验证 |
5.4.1 肉桂酸乙酯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测定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磷钨酸催化脱水法合成肉桂酸乙酯(论文提纲范文)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2.2 乙醇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2.3 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 |
2.4 吸水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2.5 磷钨酸与其他催化剂比较 |
2.6 加吸水剂前后对酯收率的影响 |
2.7 产品分析 |
2.7.1 酯的表征 |
2.7.2 酯含量的测定 |
3 结论 |
(3)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实验 |
2 工艺条件优化 |
2.1 温度的影响 |
2.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3 乙醇用量的影响 |
2.4 回流时间的影响 |
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
3 结论 |
(4)合成肉桂酸乙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磺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
1.1 对甲基苯磺酸 |
1.2 氨基磺酸 |
1.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2 无机盐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
2.1 结晶氯化铁及树脂固载氯化铁 |
2.2 结晶四氯化锡 |
2.3 高氯酸锂 |
2.4 氯化铝和硫酸铜的复盐 |
2.5 铁铵矾 |
2.6 稀土硫酸盐 |
2.7 结晶硫酸氢钠 (钾) |
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
4 杂多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
5 结束语 |
(5)硫酸氢钠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
1.1 合成醚反应 |
1.2 合成缩醛 (缩酮) 反应 |
1.3 合成含氧杂环化合物 |
1.4 硝化反应 |
1.5 酯化反应 |
2 分子内脱水反应 |
3 酯交换反应 |
4 偶联反应 |
5结束语 |
(6)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磺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
1.1 对甲苯磺酸 |
1.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2 无机物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
2.1 结晶三氯化铁及树脂固载三氯化铁 |
2.2 结晶四氯化锡 |
2.3 铁铵矾 |
2.4 结晶硫酸氢钠 |
2.5 钼镍粉 |
3 杂多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
4 结束语 |
(7)溶剂热法合成肉桂酸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产物分析 |
2.1.1 产品性质测定 |
2.1.2 反应产率的计算 |
2.2 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2.3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2.4 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2.5 醇酸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2.6 溶剂热合成肉桂酸酯的分析 |
3 结论 |
(9)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硝化剂的研究 |
1.1.1 金属硝酸盐硝化剂 |
1.1.2 氮氧化物硝化剂 |
1.1.3 硝酸-硫酸、硝酸-硫酸-磷酸硝化剂 |
1.1.4 硝酸-醋酸、硝酸-醋酐硝化剂 |
1.1.5 硝酸酯硝化剂 |
1.2 催化剂的研究 |
1.2.1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1.2.2 粘土及其改性物催化剂 |
1.2.3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催化剂 |
1.2.4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1.2.5 杂多酸催化剂 |
1.2.6 沸石分子筛及其改性物催化剂 |
1.2.7 分子印迹聚合物催化剂 |
1.2.8 全氟烷基磺酸盐催化剂 |
1.2.9 离子液体催化剂 |
1.3 硝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金属氧化物固体铌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2.1 金属氧化物固体铌酸催化剂简介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硫酸铈改性的铌酸催化剂的制备 |
2.3.2 硫酸铈-磷酸改性的铌酸催化剂的制备 |
2.3.3 硝酸改性的铌酸催化剂的制备 |
2.3.4 硝酸-磷酸改性的铌酸催化剂的制备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铌酸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2.4.2 铌酸催化剂的DTA/TG分析 |
2.4.3 铌酸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4 铌酸催化剂的XRD表征 |
2.4.5 铌酸催化剂及其改性物的物理性能 |
2.4.6 铌酸催化剂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 |
2.5 硝化方法 |
2.6 甲苯的硝化反应结果分析 |
2.6.1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2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3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4 催化剂的再生 |
2.6.5 醋酐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6 硝酸浓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7 铌酸的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6.8 铌酸的改性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固体超强酸ZrO_2-TiO_2/SO_4~(2-)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3.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简介 |
3.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3 催化剂的制备 |
3.4 催化剂的表征 |
3.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4.2 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 |
3.5 硝化方法 |
3.6 甲苯的硝化反应结果分析 |
3.6.1 催化剂中锆、钛原子比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3.6.2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3.6.3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3.6.4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3.6.5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3.6.6 催化剂的再生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杂多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4.1 杂多酸催化剂简介 |
4.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 |
4.3.1 硅钨酸H_4SiW_(12)O_(40)的制备 |
4.3.2 磷钨酸H_3PW_(12)O_(40)的制备 |
4.3.3 钼磷酸H_3PMo_(12)O_(40)的制备 |
4.4 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 |
4.4.1 自制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鉴定 |
4.4.2 硅钨酸催化剂的表征 |
4.4.3 磷钨酸催化剂的表征 |
4.4.4 磷钼酸催化剂的表征 |
4.5 硝化方法 |
4.6 硅钨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4.6.1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6.2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6.3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6.4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6.5 催化剂的再生 |
4.7 磷钨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4.7.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7.2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7.3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7.4 催化剂的再生 |
4.7.5 催化剂的类型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8 磷钼酸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4.8.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8.2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8.3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8.4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4.8.5 催化剂的再生 |
4.9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酸式盐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5.1 酸式盐催化剂简介 |
5.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5.3 硝化方法 |
5.4 硫酸氢钠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5.4.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4.2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4.3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4.4 催化剂的再生 |
5.5 磷酸二氢钠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5.5.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5.2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5.3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5.4 催化剂的再生 |
5.6 磷酸二氢钾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5.6.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6.2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6.3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6.4 醋酐对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5.6.5 催化剂的再生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6.1 离子液体催化剂简介 |
6.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6.3 新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6.4 中间产物及新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6.4.1 中间产物的表征 |
6.4.2 新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HNIL·HSO_4-的表征 |
6.5 硝化方法 |
6.6 离子液体催化甲苯的选择性硝化 |
6.6.1 催化剂种类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6.6.2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6.6.3 反应时间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6.6.4 反应温度对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6.6.5 醋酐对硝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
6.6.6 催化剂的再生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机理研究 |
7.1 铌酸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机理研究 |
7.1.1 铌酸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历程研究 |
7.1.2 铌酸提高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机理研究 |
7.2 固体超强酸ZrO_2-TiO_2/SO_4~(2-)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机理研究 |
7.2.1 固体超强酸ZrO_2-TiO_2/SO_4~(2-)表面活化硝化剂形成机理推测 |
7.2.2 固体超强酸ZrO_2-TiO_2/SO_4~(2-)提高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机理研究 |
7.3 杂多酸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机理研究 |
7.3.1 杂多酸表面活化硝化剂形成机理推测 |
7.3.2 杂多酸提高甲苯硝化反应选择性机理研究 |
7.4 酸式盐表面活化硝化剂形成机理推测 |
7.5 离子液体表面活化硝化剂形成机理推测 |
7.6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束语 |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 |
(10)微波辅助合成芳香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肉桂酸酯类 |
2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
3 没食子酸酯类 |
4 苯甲酸酯类 |
5 其它芳香酯 |
6 展望 |
四、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及热力学研究[D]. 李娟.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2]磷钨酸催化脱水法合成肉桂酸乙酯[J]. 刘可. 广东化工, 2016(05)
- [3]肉桂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 李凌云,胡汪焱,钟光祥. 浙江化工, 2013(03)
- [4]合成肉桂酸乙酯的研究进展[J]. 俞善信,文瑞明,游沛清.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5]硫酸氢钠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 蔡述兰. 化工时刊, 2010(02)
- [6]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研究进展[J]. 俞善信,刘美艳. 化工文摘, 2009(05)
- [7]溶剂热法合成肉桂酸酯[J]. 王媚,徐峰. 广东化工, 2009(04)
- [8]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系列酯[J]. 马庆春,王福生,吕志凤,战风涛.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8(12)
- [9]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D]. 刘丽荣. 南京理工大学, 2009(12)
- [10]微波辅助合成芳香酯的研究进展[J]. 黄利,黎彧,张德志.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