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运营的作用论文_张志诚

信息化技术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运营的作用论文_张志诚

天津市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摘要:当下国内经济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态势,交通运输也是因此得到促进,在诸多城市地铁建设逐渐加快,科技上不断更新,让大众出行获得便利,安全可靠运营是如今地铁运输的发展根本前提,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地铁调度是当下地铁运输的重要保障,如今在智能化调度指挥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指挥体系、人员素质以及管理水准上需要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地铁调度指挥,安全运营

引言:

在地铁调度指挥中,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十分关键的,为此,我们要重视地铁调度指挥的要求,才能够科学合理的提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案,提高其具体的应用效果。

1 地铁调度指挥的基本内涵

地铁调度是在实际运营中地铁安全生产运输的基本保障,更是地铁保持安全运行的关键。这需要的是调度员对各部门、各工种开展合理的安排以及指挥,强化对设备的指挥操作,对各个路程和步骤进行协调,对各类突发情况展开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调度指挥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若是其中有任何步骤处理不够及时,就会让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受到冲击,地铁运行也是会受到诸多的影响。调度指挥的好坏如何、恰当与否将直接决定和显现在地铁运营上,是确保地铁行车系统能不能协调顺畅运行的重要组成。地铁运营过程的事件始终伴有随机性和突发性,而延误晚点、客流变化、运行秩序紊乱、设备设施故障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存在,更是直接决定着调度指挥在地铁运营中独一无二的重要性。

2 地铁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调度体系不健全

与其他的城市交通工具相比较,地铁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等优点。但是当前我国地铁运输调度指挥工作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健全的行车调度体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没有相关的标准作为参考,还有很多的操作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不利于地铁的调度指挥工作,极有可能引发一些意外的事故或事件,并且很多的原则和规定都缺乏相应的操作性,在行车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协调和沟通,出现任何一种秩序混乱的现象都不利于地铁安全运营。

2.2运行设备稳定性有待提升

地铁运行是需要大量的设备以及技术支持的,尤其是各类设备设施,更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及人力机械能维护。基础设施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状态,这是保证安全运行最起码的标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诸多的新设备以及新技术出现,这就需要在地铁调度上不断加强摸索,及时总结经验,这样行车安全才是更有保障的。同时在设备运行中有着诸多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对备品的高效管理,对各类突发的问题进行处置,如快速找到出现问题的设备,查明其中的成因,针对性提出处理的措施,对设备展开日常的管理以及维护等。

2.3 非正常行车组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保障措施

对于调度人员而言,要做好基本的调度运输保障工作,还要面对各种大风、大雨、设备故障等相关的突发故障和事件,同时还要组织车站做好乘客安抚等工作,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等,由于列车上人员比较复杂,巡视要求较高,有太多的突发事件和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甚至会影响整个列车的运行,所以要提前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非正常行车组织保障措施,注重日常培训和运用,才能保障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快速地处理和判断,降低安全风险,很显然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提升。

3 加强地铁调度指挥安全性的思考与探索

3.1 规范调度命令

地铁调度指挥相关人员要以行车安全工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工作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逐步完善调度指挥安全监控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班主任及专业调度要从多个环节入手加强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关键环节的重点管控,如调度命令、作业计划、行车组织、施工组织等,实时监控列车运行情况及相关设备状态,遇突发情况及时向现场人员下达调度命令,并实时与现场检查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命令下达准确、现场决策有效,从而实现调度指挥的有效控制。

3.2建立完善的行车调度体系

完善的行车调度体系是保障一个城市交通通畅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保持地铁全线的平稳运行,相关部门首先应将行车调度安全体系进行建立和健全,落实好每一个安全制度和操作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在地铁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地铁的实际安全流程来确定行车调度制度,将实际情况与以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相结合,并通过模拟演练,确定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避免相同事故再次发生,在平时工作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安全性。最后,地铁属于一种服务性行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服务规章制度,相关领导者可以将人性化服务融入管理工作中,确保地铁工作人员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可以体现出人性化,这样,便可以保证乘客乘车时的愉悦心情,为地铁事业未来发展做铺垫 。

3.3 加强设备规范化管理水平

针对地铁运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设备,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账,对每一台设备建立完整的档案,对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要求等进一步细化,严格按照设备操作、维护保障规程执行,加强备品备件管理,一旦发生故障及时进行调度和补充,确保不影响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合理预测设备安全风险,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处置水平,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水平,确保设备性能始终处于优良状态。

3.4 健全非正常行车保障机制

一方面是在应急预案上不断加强完善,对地铁调度的诸多细节和工作环节都是要严格排查,形成具体的流程和措施。另一方面是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开发出针对性的系统软件,让地铁调度更加具备智能化水平,降低地铁调度的工作负荷,将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用在信息反馈上。

3.5 建立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地铁是一个复杂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高密度集中性的特点,其各项作业环节紧密联系,且具有各部门、各工种协同工作的特点,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工作模式。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地铁已经由“线”的建设转向了“网”的建设,其线网已基本成型,因此线与线之间调度指挥的不协调,往往会因客流需求由点向面进行快速的扩散,从而影响全线网的运输组织工作。在设立相应总调度岗位进行统一指挥的前提下,更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与调度指挥工作相承接的信息系统,以数据化的形式对地铁调度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工作短板,客观反映工作质量。减少因人工疏漏而造成的工作失误和安全隐患,为提升调度指挥工作的安全性提供决策依据。

3.6 加大行车调度自动化的研发工作

要加大地铁行车调度自动化的科研开发,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科学技术,以便其在地铁行车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朝着自动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此,相关人员要加强技术创新,牢牢把握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趋势,建立与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相契合的智能化平台,以便保证车辆的中间停靠、减少行驶、始发站推迟或者提前发车都可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减少人工介入的几率,更好的提高地铁行车调度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增强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地铁的正常运营离不开调度指挥,更加离不开调度工作中微小的细节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升调度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素质能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调度指挥的自动化、规范化,从而有效推动地铁运营工作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鹿.信息技术在调度指挥中的应用[J]. 铁道运营技术. 2017(01)

[2] 曹俊锋.加强地铁调度指挥安全性的思考与探索[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06)

[3] 陈友翔.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安全工作[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32)

论文作者:张志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信息化技术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运营的作用论文_张志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