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508)
【摘要】 目的:对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对分别应该常规护理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62% VS 28.00%],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对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胆囊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37-02
目前临床上对于胆囊炎这种常见疾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尤其以腹腔镜手术为主,但是由于麻醉、手术方式以及术前准备不充足等多方面的影响,患者术后经常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研究资料显示,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能够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促进其恢复[1]。本院对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4例,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60例和4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中位年龄:(48.88±4.64)岁;合并症: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4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9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30例,合并肺心病的患者23例,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8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将上述患者按照单纯随机法分为参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上述性别、年龄、合并症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的50例患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通过音乐疗法、按摩、注意力转移法等多种措施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给予热敷、镇痛剂注、红外线理疗等措施来进行缓解;给予患者持续吸氧,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低脂的饮食等。
1.2.2 实验组 本组的52例患者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1)认知干预: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说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早期下床活动能够促进患者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能够避免静脉血栓的出现;能够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对促进排便通畅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排尿,避免发生尿潴留等,让患者消除术后下床活动的恐惧心理。(2)早期下床活动:术后6h对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术后1d可以指导患者在床缘上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是要注意患者起床时指导患者用双手轻按伤后,先采取侧卧位然后坐起;下床活动的强度应该以不过累为度,并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对活动强度进行适当的调整[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50),其中包括切口感染患者5例,胆漏患者3例,腹腔内出血患者2例,皮下气肿患者4例;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其中包括切口感染患者2例,胆漏患者1例,腹腔内出血患者1例,皮下气肿患者1例;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28.59±2.21)h VS (32.24±2.51)h],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3.01±0.72)d VS (4.33±0.97)d],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81.24±11.24)分 VS (67.25±10.57)分],t=5.94,5.11,6.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胆囊炎患者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62% VS 28.00%],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对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范青青,柴晓红,陈碧华,杨利群,陈玺华.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炎患者切除术后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05):531-532.
[2]李华丽,梁雪,魏伟,肖晨光,陈道媛,高丽君.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2):73-74.
[3]刘萍,谷留平,吕琪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9(17):150.
[4]张青琳.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3(06):220-221.
论文作者:柳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意义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