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必须不断的改革和深化。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 技术管理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和执法有机结合,逐步减少或根除工程质量通病。具体来说,就是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督力度,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工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实行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监督方案,召集工程项目各责任主体进行质量监督交底,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针对各个责任主体在施工过程的责任,将我站对各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要点、工程实体监督重点交底清楚,使各责任主体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质量控制的预见效果和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监督和指导,将工程质量通病尤其是我省规定的住宅质量通病二十条,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根除,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项目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
1、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应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备案四项程序的监督。从以往工程质量监督情况看,有部分建设单位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还未达到100%的要求,施工许可证办理滞后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加强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是对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重点,是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基本保证,今后各级质监机构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建设单位的监督重点在以上四个程序,从制度上来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在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方面,应重点加强对是否严格执行监理规范、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是否到位,施工前是否编制好项目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对分部分项的工程尤其是重点部位是否做到旁站平行跟踪。做到隐蔽工程的验收手续完备,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监理单位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根据以往工程质量监督情况统计分析,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约占存在问题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后,一定要把对监理单位的监督作为重点,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该处罚的要提出处罚建议,该整改的要督促整改到位。总之,要通过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来把好质量关,来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实施者,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尤为重要,我们对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是否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建立,是否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编制好针对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等作为行为监督的重点,施工中我们重点监督各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是否规范,尤其是结构工程的隐蔽验收各责任主体到位情况,验收过程执行标准是否符合强制性条文,对工程结构的双控材料要做到有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检,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改进监督方式,做到对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与实体质量抽查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技术培训及管理,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
1、不断改进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和手段。一是重点项目设立专项监督小组。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指导把关。一般项目采取巡回监督,逐步改变对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平均使用监督资源的常规做法,以优势力量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逐步实现分类监督的新模式:二是实行监督对象差别化。按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资质、人员及设备,诚信程度不同区别对待。
2、加大对工程巡查和抽查力度和频率。为改变目前人员被动地预约检查的一面,突出以巡查和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质量监督与巡查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提高成效,以便更真实、准确地掌握工程质量状况。
3、突出对主体结构质量的监督。主体结构的优劣涉及公共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加强对主体结构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是监督的首要任务。在主体结构的监督上,严格按法律、法规、施工技术标准及强制性标准条文进行监管。加大随机抽查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并认真落实整改到位;对抽测达不到要求的监督人员到位督查。
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措施
1、积极开展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它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了社会的诚信与和谐。因此,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依靠技术管理制度、构造措施和工艺标准,统筹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从源头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综合治理。
2、将建设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引向深入。为有效抑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因质量缺陷而产生的投诉,提高居民对住宅工程质量的满意度,我们推行了建设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一户一验制度的推行,使工程质量的真正责任人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从细节上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竣工后的返修率。也将改变因房屋质量问题致使投诉率居高不下的现状,真正维护购房人的利益。
3、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①施工前的监督管理。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②施工中的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③竣工后的监督管理。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对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监部门应对参与建设的各方单位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指导,保进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建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抽检的作用和改进思路,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3)
论文作者:宋胜贤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主体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通病论文; 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