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辉煌 国庆记忆
文、图片提供:陆杨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是新时代的首次阅兵,承载着全面展示70年来国防建设和伟大成就等内涵。此前有报道称,本次阅兵规模空前,将有方队、梯队数量超56个,并有超10万群众参加游行。然而回眸过往,在新中国走过的这70年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它的每个生日背后都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开国大典 扬帆起航
1949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同时,举行盛大典礼,即开国大典。
天安门,这座已成为历史象征的古老建筑,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整修一新的城楼上,八盏大红灯笼十分醒目,成为开国大典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之一。
按照中国传统,逢大喜大吉的日子都要挂大红灯笼。开国大典会场布置也确定了在城楼上挂八盏大红灯笼的设计方案。但当时要做好这八盏灯笼,绝非易事。且不说用料问题,在美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下,设计也颇费思量。
当时负责会场布置的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副主任苏凡,领受这个任务后,率领设计团队夜以继日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终于在开国大典前夕,将崭新的灯笼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1959年·国庆十周年 十大献礼工程
1959年2月,最终确定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夏、钓鱼台国宾馆,为十周年大庆前夕竣工的十大献礼工程。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国十周年,在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为国庆献礼,以展示年轻共和国所取得的成就。
1984年10月1日,沉寂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彩旗飘扬、人声鼎沸。这一年有许多经典之作。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小平您好”的横幅。
1959年国庆节前夕,作家冰心在参观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后,曾写下这样的句子:“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邀请世界各国人士来看中国。此后,外宾受邀参加观礼便成为国庆阅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每个年代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最新的成就,都会在国庆游行当中以标语或队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展示了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小平您好”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巨变在国家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进行。1981年,党中央决定在国庆35周年时举行盛大国庆庆典和阅兵活动,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国防事业的巨大成就,鼓舞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迈进。
土壤样品测试过程中采用加标和平行样进行质量控制,测定结果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所有样品5种形态含量之和与直接测定的总量进行对比,回收率为92%~112%,满足元素形态分析要求。
自1949年开始,每年国庆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仪式,但是在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典礼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然而1984年却并非大庆之年。
“十大建筑”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为确保工期,十大建筑只能“边设计、边供料、边施工”,落实在图纸上的每一项规划在建设中都将被“立即执行”,所以每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致命隐患。受北京市政府邀请,梁思成、茅以升、汪菊潜、吴良镛等来自全国的建筑、结构专家来到首都为工程把关。从1958年9月确定国庆工程的建设任务到1959年9月国庆前夕,“十大建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高质量竣工,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当天群众游行中,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行进到天安门城楼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横幅用床单拼接起来,非常简陋,但这条简陋的横幅,却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比如,有些词语,从表面解释较为理性,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突破这种客观限制,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人教版第十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在救助车夫这个片段中,有个词——“饱经风霜”,如果只是照搬词典的意思,显然理解起来是苍白的。如果能让学生走进生活去理解这个词,说说生活中,你看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显然这样更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车夫遭受的困境。通过这种的学习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在情感上体会得更加深刻,深入到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中。
横幅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张志和他的同学一起制作的。1984年9月30日,他们在结束最后一次游行排练后,指挥部要求明天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都挥舞蓝色花束。因此,晚上同学们一起聚在宿舍里扎花。一个叫常生的同学提议写句标语,做成横幅,让全世界都看到。有人提议表达一下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获得大家的赞同。最初设计的句子为:“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您好!”因为句子长了点,遂简化成:“邓小平同志,您好!”最后干脆把姓氏也省略掉,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但往床单上写的时候,却发现床单不够长,最终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了。他们用订书机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订在了床单上。
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卸下蚊帐杆,将横幅绑在顶端。他们把横幅装饰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最后在游行队伍中,他们向世界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小平您好”!
在两个先天本能的基础上,人又具有两种特殊的能力[3],这就是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对于人而言,就可以借助两个特殊的能力把两个先天本能延伸到对事物的某些指标进行量化,以及对量化顺序的感知,这就触及到了度量的本质.
10月2日,“小平您好”见报,传遍大江南北,成了那一年最响亮的口号。《小平您好》这张照片获得了当年最佳新闻照片奖。“小平您好”第一次用最亲切的话语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捕捉到了这个场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面朝天安门,高举着“小平您好”这条朴素而特别的横幅。这个画面被牢牢定格,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后来,细心的人从录像上发现,天安门城楼上的小平同志,见到这一横幅后笑了。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 香港回归后的首次大庆
新中国第一个十周年庆典,阅兵的规模比以往都要大。为此,天安门和长安街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改扩建。1959年国庆,群众庆祝游行中,由一万五千名工人、学生组成的仪仗队,抬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横幅标语,整齐地前进。游行中那一行行标语、一幅幅图表、一个个模型,仿佛可以看到祖国十年来走过的道路,看到在这个历史瞬间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1999年10月1日,象征共和国走过的50年历程的50响礼炮声拉开了国庆盛典的序幕。这一年国庆大阅兵,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奇迹。这一年还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年,也是澳门即将回归的前夕。此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3次国庆阅兵活动参加兵种最多,也是最壮观的一次,创下一连串之最。
内部控制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内控的实效性并非单纯取决于内控设计的有效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控执行的有效性。高校是否真正将内控建设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重点经济业务活动的优化意见和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执行,才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拥有持续生命力的保障。意识形态决定人的行为导向,良好的内控文化是推进高校内控执行的潜意识、深层次推动力。因此,高校内控不应只停留于表面建设,应着力培养内控文化,将内控意识真正内化为全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认同。同时,笔者认为可以在内控评价中加入内控渗透力和内控融入程度等指标来考量高校内控执行结果优劣,以此更好地提升高校内控执行力。
谢谢你,苏律师!杨小水站起来,规规矩矩地向苏楠弯了下腰。苏楠后来才意识到,杨小水那是在给她行礼,给她鞠躬。她明显没有向谁鞠过躬,腰躬得有点生,有点僵,应该是从电视上学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参加游行的彩车共有90多台,是历年最多的游行彩车。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设计制作外,港、澳、台也各制作一辆,显示各地的地域风貌和特色。此外,群众游行以共和国创立、发展的50年历史为线索,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辉煌业绩为内容进行设计,犹如书写一部共和国编年史。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这次大阅兵算是香港首次真正以中国的一部分参加祖国生日的大欢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国庆这一天清晨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香港警察乐队高奏着《团结友谊进行曲》、《亚洲雄风》等乐曲进场,香港各部队仪仗队、升旗队及护旗队进场,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冉冉升起。这一天,香港各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一样共享国庆的欢乐。
每名学生都必须参加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技能操作。除病历书写外其他项均由总住院医师负责考核,病历书写由总住院医师协助主治医师实施考核。在考核中,总住院医师应关注每名学生的成绩,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对于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以考促学。4重视实习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