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宣传与内部宣传的关系与区别_外宣工作论文

浅析对外宣传与内部宣传的关系与区别_外宣工作论文

浅析外宣与内宣的联系和区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随着大开放局面的形成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一个大外宣的格局逐步形成。作为外宣战线的新兵,我想探讨一下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联系和区别,以便使外宣工作做得更好。

对外宣传即是向海外读者传播中国大陆的真实情况,发挥它在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与桥梁作用。近年,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在对外开放、国际斗争、外交斗争中的作用,仅中央一级外宣报、刊、台、社等每年均要耗资数十亿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强化对外宣传。四川也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分别在《四川日报》、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省有线电视台设立了外宣部门,并创办了《今日四川》杂志。事实告诉我们,外宣队伍在扩大,宣传的领域在拓宽,弄清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联系与区别十分必要。

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联系

对外与对内宣传的联系表现在:

首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不容改变。李瑞环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概括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因此,无论外宣还是内宣都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及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社会舆论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倾斜。因此,先进阶级先进政党有责任把人们的思想、言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形成一种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舆论。我国的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履行其职责,并按照我们党的意志,始终弘扬主旋律,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造成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全面正确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的舆论。遗憾的是,我国的声音、图文等还远未打入西方主流社会,故外宣任务繁重。作为对外宣传新闻工作者必须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把握好外宣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宣传我国的真实情况,增进世界对中国各地的了解,扩大我国的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批驳国外对我国的造谣攻击,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对外宣传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须具备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才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其次,真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原则不能变,唯有真实的报道,才能让海外读者可信。“妙笔生花”和失实报道会给国家信誉带来损害。但是,无论是对外和对内报道,有闻必录,见什么就报道什么也并不可取。因为,真实的不见得是正确的,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在国内一些报刊上,“客里空”报道也有,表面性、片面性的报道屡见不鲜。一般地说,通过深入采访(调查)和正确分析(研究),是真实报道的唯一途径。尤其在对外报道中更不能忽视新闻真实性原则。

再次,一切新闻报道都具有五个要素也不能变。

四川日报在一年多的对外宣传中,对上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向海外各种传媒发稿2000多篇,受到海内外读者好评。

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区别

做宣传工作,都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做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言自明,内宣的对象是国内各阶层人民,外宣的对象是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关心中国、热爱中国的外国人。因此,内、外宣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为:

一是对外宣传工作担负的任务不同。

对外宣传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以达到不断加深和扩大海外读者对新中国的了解,努力消除因不了解或某些片面甚至故意歪曲的报道所造成的对我们党和国家的误解,从而有助于树立新中国在国际上的正确形象,即中国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而不是“好斗的公鸡”;中国讲究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反对践踏人性的法西斯独裁;中国致力于发展、进步、共同富裕,反对倒退和两极分化;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反对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中国尊重历史文化,而不是割断历史,否定文化遗产;中国尊重人才、知识、科学,而不是压制人才,反对科学。

二是对外宣传的宣传者与接受者关系不同。对外宣传的报、刊、台同海外收视听者与读者的关系,是“主人与客人”,“卖主与买主”、“演员与观众”,亦或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为此,宣传中应该以诚相待。“用事实说话”,结论由对方去作。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在对外宣传时,千万不能唯恐人家不明白、不理解你的“报道意图”,而由自己“点题”,喋喋不休地阐述“大道理”。因此,“不要政治化过多”;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留有余地。把我们的政治主张寓于客观的事实报道中,让海外读者在喜闻乐见中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义务为我宣传服务。

三是外宣对象的需要不同。对外宣传的对象大多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他们对新闻报道需求重在“消遣”和了解情况,而不是“学习”和接受教育。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同海外的联系日益广泛,许多外国人、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都纷纷深入到大陆各地,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和普通百姓,不少海外新闻同行也到国内各地采访。于是海外的“中国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海外读者希望从新闻报道中更多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获得更多的科技、经济建设、经贸和旅游信息等,因而文风应更活泼一些,我们报道的情况同他们在实地看到的情况应相符,他们才会对我们报道信服,从而实现外宣在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与桥梁作用。

四是对外宣传存在着“语言障碍”。不同的国家、社会、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惯用语,至于方言土语,就更不必说了。祖国的港澳台地区和大陆因社会制度不同,也各有“惯用语”。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就有一个如何避免“语言障碍”的问题。自四川日报外宣部建立一年多来,向海外传媒发的2000多篇稿件中,我们都较好地避免了海外读者不懂的“政治术语”。如“三中全会”、“实现四化”、“反对凡是主义”、“恢复实事求是”、“实行双百方针”、“反对不正之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个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盆地意识”等等,对川人来说家喻户晓,而海外读者却感到陌生,甚至不懂。为此,我们在宣传中都用他们能懂的语言宣传。如“三中全会”改成“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样人家就可以理解了。

在经济领域,国内读者都知道什么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户”、“专业户”等等,而这些名称对海外读者来说却含糊不清。因此,在外报外刊上,就常看到各种虽不太准确但一看就懂的简释,如:“国家(或政府)所有的企业”、“社区企业”、“私人经营户(或自我雇佣者)”、“专门从事一个行业,自负盈亏的农户(不同于过去集体干,集体分配的公社社员)”,等等。从内宣来看,这些纯属多余,但对外宣传却很有必要。

五是对外宣传应讲究策略。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国都在强化对外宣传,宣传自己国家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综观世界各国的对外宣传,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最好的宣传,使人看不出是在宣传。说白了,党的新闻工作对内可以毫不掩饰,公开申明自己的宣传目的;对外宣传对此则要回避,不露痕迹。前进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笔直平坦的,外宣也要讲究“迂回前进”,“潜移默化”。“轻功”是武林高手的绝活,对外宣传就是一种“柔中有刚”的轻功。在我们办的《香港商报·四川专版》上,文章中虽没出现“社会主义好”、“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之类在国内报道中司空见惯的字眼儿。但是,在编辑和选稿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把这些牢记心中,十分注意把有关精神贯穿到我们宣传的四川工业、农业、军工、矿产、旅游、科技等基础优势,不断改善的软硬投资环境,所取得的重大开放成果、经济建设成就、重点建设进展等情况中去,而且做到不露痕迹,让海外读者在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中感觉并理解这些东西。

总之,如何使对外宣传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就应当注意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联系与区别。宣传中少用议论、说教式、概念化和程序化的报道及板着面孔、生硬刻板地讲大道理,用海外读者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外宣传的运作中,每篇外宣稿件都要仔细权衡报道的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副面影响,掌握好分寸和尺度,选择适当的角度,使人感到改革开放的我国各地是有希望的,在那里投资是安全的,而决不能用“暴露”的方法,给国家和地方添乱。

标签:;  

浅析对外宣传与内部宣传的关系与区别_外宣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