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探讨论文_李磊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探讨论文_李磊

(景星小学,四川 广安)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数学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还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作用进行阐述,提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策略,以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效率 解决措施

一、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一)开发非智力因素

人们的心理活动可以细分为两方面,分别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由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注意力这五种因素构成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这五种因素构成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教育的过程,开发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至关重要,小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独有的数学语言与解题方式具有一定内在魅力,对称的几何图形与数字排列,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将所有工作重心都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判断事物的发展,并通过细微的观察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必备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启蒙唯物主义观点

从数学知识的出现都到后期的发展,人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思维规律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在这些规律与方法当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实际的数学教学相结合,包含着许多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例子。性质与性质之前、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法则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应对学生进行统一且具有相互联系的教育。例如在解答应用题、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四则运算等过程中,就是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教育。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讲课方法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甚至有些教师的课前备课只是应付,备课环节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分工,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盲目的借用他人的经验与理念,缺乏个性化的教案,无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不断发现新型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年级与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对授课方式进行划分。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否定所有传统的授课方法,为解决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采取合理的方式完成教学。

(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数教育方式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并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脱离出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凸显,缺乏发挥自身观点的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满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学生依旧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听教师的讲解,被动的获取相关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自身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三)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学生相关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以考试大纲作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正是因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够合理与明确,学生只能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学习,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被强迫牵制、被动跟随的情况频频发生。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有在一个相对轻松的范围下,才能够更加勇敢展现自己的内心实际与表达自我,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每位学生都希望在一个民主的氛围下学习,进而调动自身学习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下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放下对教师的芥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才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

文化知识源于生活却有高于生活,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生活性,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自身独有的价值。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相关条件,以学生的现有知识量与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通过引用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例子,使学生具有一种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解决相关问题。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方法,才会让学生更加具有热情的学习。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及,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深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的更仔细,内容更清晰,但是效率却不高,多媒体技术就能弥补这一缺点。合理运用这一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课堂内容,从听觉与视觉方面刺激学生,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利用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素质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初探[J].蒋兆霞.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

[2].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路玉梅.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

[3].情境教学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和践行[J].梁玉红.新课程导学.2014(35).

作者简介:李磊,(1976年9月—)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当前职称为二级教师,学历为大专,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学。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探讨论文_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