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金融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起始条件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状态下起步,1949~1979三十年间,我国形成的金融制度是一个完全国家垄断的中央集权的典型的计划金融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单一的国有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中心,这是前三十年中国金融的基本制度,在这个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具体的制度安排。资金供给制,则是计划金融制度的核心,通过银行包贷款支持工业包产、商业包销、物资统配、财务统管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在金融制度运行机制上实行信贷和发行合一;金融制度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国家计划,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就是在计划金融制度基础上开始的。
二、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过程描述
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内容和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七年的准备探索阶段,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阶段,四年的调整、充实和深化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制度改革的准备和起步阶段,大体上从1979~1984年,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开始了一种制度调整的发生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地表现在实行金融结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①从金融机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按产业设置专业银行,出现了以产业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专业银行机构;②从一级银行体制转向二级银行体制,在制度安排上实行了信贷与行分开,中央银行不再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单独行使信贷管理和货币发行权,从制度上改变了不受资金来源约束的信贷扩张机制,转向存款决定贷款的运行机制;③由于制度安排的调整,从不重视存款转向存款立行,形成了存款立行的约束机制。在资金配置的制度上,由统存统贷过渡到存贷差额包干;④在制度变革的发生阶段,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第二个阶段就是我国金融制度向市场金融制度转变的探索阶段。即1985~1996年,在这十年间,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安排,为市场金融建立了初步框架。改革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①实现了金融基本制度创新,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的法定地位。1984年1月建立中央银行,1995年3月颁布《中央银行法》,1997年颁布《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②大踏步发展多元化金融组织机构,在组织制度上实行了创新。包括:发展了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建了一批保险公司;证券业快速崛起,深沪交易所起动运作;打开了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大门;③金融管理制度向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管理制度上放权让利,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行银行间的业务交叉,通过业务交叉开展竞争;在管理机制上引入风险、利润、成本范畴;实行商业银行和政策金融分离,1994年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实行“四自”的经营机制;完善银行资本金制度,实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④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性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起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⑤金融市场制度的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证券交易所、同业拆措市场、票据市场全面启动。总之,这十年在向市场金融制度的转变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迈向市场金融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我国金融制度变革进入市场金融制度框架的调整和充实阶段。从1997年开始至今,实行以调整和充实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演变。在这个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所以,在金融制度的演进中就发生了以充实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深化过程。其主要特点和内容可以概括为八点:①实施金融不良资产剥离,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启动资产证券化;②完善分业监管体系,建立分业监管机制: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相应地调整了内部的监督体系,撤消省分行,建立9大分行;③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的扩容以跨历史性的速度发展;④加速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改革进程,产权改革提上议事日程;⑤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④刺激内需、遏制通货萎缩,实行稳健货币政策;⑦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启动消费信贷市场;⑧银行、保险、证券业领域出现了大面积合作,混业经营正在悄然发生。
三、中国金融制度的绩效判断
如果把改革二十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主线是在两个转变上:一是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制度转变;二是从一级银行体制向二级银行体制转变。两个转变反映了中国金融改革是以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创新。从内容上看,二十年中可以纳入制度创新范畴的改革,是不是主要有八项:①金融制度进行了三次制度性的创新分离。这三次制度创新分离的标志是:建立中央银行;成立政策性银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在这三次制度创新当中,实现了三次制度性分离,以建立中央银行标志的第一次分离就是信贷与发行分离,以成立政策性银行为标志的第二次分离就是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分离,以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为标志的第三次分离就是金融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的分离;②汇率并轨。由额度留存转向结售汇制度,迈开了金融国际化的重要一步;③实现了金融监管架构从合业监管转向分业监管,建立了三架马车的监管体制;④发展金融市场,市场融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融资结构从单一间接融资转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互结合的再调整;⑤实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发展到人民币业务的市场准入,在制度安排上引进了内外两重竞争机制;⑥资金管理的市场化演进。从统存统贷演进到差额控制,再由差额控制推进到实存实贷,由实存实贷推进到比例管理;⑦宏观调控逐步市场化。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从控制贷款规模和现金发行到逐步转向运用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再一步演进到启动公开市场政策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在这个制度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从再贷款投放→收购国外资产投放→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三次改造;⑧在制度存量创新的同时,制度增量也得到了发展。二十年间金融制度的增量创新表现在:发展了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建了100家城市商业银行;建立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信托投资公司;组建大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建立了一批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这些都属于制度的增量创新。
由此不难看出,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具有如下特征:①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一致的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取向;②政府主导型有领导由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动力;③渐进式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④制度市场封闭,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短缺;⑤制度需求拉不动供给,形成需求抑制的特点;⑥信用观念落后,信用基础脆弱的改革背景;⑦制度创新的实施机制严重滞后。
上述金融制度创新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确定的绩效是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了金融发展;二是改变了金融制度的环境;三是推动了制度需求和供给的互动。具体反映为:①二十年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大大扩大,由1980年的4379亿人民币扩大到1999年的25万亿人民币;②经济货币化水平大幅度提高,M2/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31.8%提高到1999年的144%;③金融结构多元化不断演进,多元结构取代了一元化结构。现在全国金融机构资产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总量的69.79%,其他商业银行占有的金融资产比重为8.01%,城市信用社占4.72%,农村信用社占9.26%,特定存款机构占7.15%,财务公司占1.02%,金融资产结构已明显多元化;④金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发挥;利率、供求关系、竞争、成本、收益这些机制都开始发挥作用,标志着市场金融机制正在替代计划金融机制。
四、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体制、机制和增长方式定位
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定位,有不少举措在定位上值得分析。例如,高度集权的一元化监管体系,推行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监管三驾马车:证监会、保监会、中央银行分业监管。这种改革的制度定位在哪里?市场化监管效率高了还是低了?监管成本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又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发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作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实行缩短战线,向全国大中城市集中资金力量;实行一级法人制度,以加强系统内全国范围调集资金的能力。在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水平已达90%以上的情况下,这种措施在制度上究竟是市场化还是行政化?还是成立政策性银行的初衷是把四大国有银行从政策性业务中解脱出来,但设立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条件并不具备。按理讲设立政策性银行必须有长期、稳定、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来源,但是在财政财力不足,又没有大型投资基金条件下,三家政策性银行就只能采取行政手段,从四家商业银行分割金融资产,所需增量资金则向四大商业银行发行高成本金融特种债券的方式筹集,利率和财政债券利率相同,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也是在瓜分四大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这就必然导致政策性银行向商业信贷领域倾斜,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而四大商业银行则继续在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背离了设立政策性金融的初衷。
中国金融改革,内含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的提高。与西方的金融改革相比,具有特殊性,他是金融发展模式变革问题,从管制向放松管制转变,并不涉及制度的改变。而中国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制度变迁问题,也有模式转换的问题。在多重任务中,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开放的基点是“两个转变”:金融制度要从计划金融(政府主导金融)转向市场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增长方式要从传统体制下的数量扩张型转变为效益型的增长。制度转变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增长方式转变又是制度转变的基础,没有增长方式转变,制度转变也不能巩固。
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改革应该统揽全局,不能离开制度变迁,否则就谈不上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增长方式的转变。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是与传统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改革发展到今天,是拿钱维持原有的体制?还是拿钱推进改革,拿钱买一个新体制?哪一个成本更低呢?实际上也就是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之间协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问题,是在维持的基础上协调是在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协调?从制度变革和增长方式的关系看,为什么只能拿钱维持原有体制,而不能拿钱化解矛盾,去买一个新体制呢?
五、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三位一体”的创新内容
改革、发展、开放构成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内容,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转型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金融改革的实质在于改革金融制度、金融结构、金融机制、金融运行方式。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要从行政分配转向市场交易,只有改革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措施才属于改革的范畴,除此之外,只是业务操作方法层面上的改变。金融资源的配置手段要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就是效率。资金向收益高的地区、部门、产业流动,意味着市场金融交易机制开始发挥作用。金融资源的利用率与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资金越“充裕”;经济越发达,资金越紧张。边疆地区存差,通过银行系统流向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资回报率较高,能够以比较高的利率吸引其它地区资金流入。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大于贷款,一直是农村支持城市,其中道理是一样的,这种状况是微观金融配置机制形成的,因此需要在宏观上加以调节。
概括起来,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基本金融制度,由国家垄断信用,向国家调控信用这个制度转变,在此前提下,资金的商品化才能实现。金融改革不仅是权利、利益的再分配,而且是对传统思想的反思,必须对原有社会主义经典做出新的解释,才能给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从国家垄断信用向国家调控信用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国家垄断信用主张是和他的理论体系相一致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没有货币、单一的所有制、没有社会资本集团、产业分工相对简单、收入实行平均分配原则。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垄断信用才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那么我国现在还具不具备国家垄断信用的条件呢?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充分发展、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资本集团已经形成、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多元化,在财富分配不平衡的条件下,已经不具备国家垄断信用的条件。这时仍然坚持国家垄断信用,结果不是垄断财富,而是垄断风险,形成三维债危机,企业债危机、银行债危机、财政债危机。居民高债权,企业高债务、高成本,银行高利息、低效率。这是一种制度性风险,制度风险具有隐蔽性,是慢性病,更容易引起突发的危机。所以,金融改革是以制度变迁为目标的历史性任务,制度转轨是关键。
2.金融发展做为永恒的主题,关键在于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金融的稳定、良性发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兼顾。发展不是数量、形式的变化,而是效率和公平的最佳协调,只有这样金融才能实现发展。金融资源和物质资源、生态资源有相似之处,需求无限而供给有限,但金融资源具有虚拟性和自我派生性,本身能够虚拟再生,因此“可持续”用之于此必须作出特殊的界定!保持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资金良性循环、效率和公平兼顾,这是金融的最佳状态。必须指出金融还要受实物经济、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保持高效率是一项长期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金融结构合理化。金融结构的变化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标志,金融结构是分层次的,现有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实际上金融结构应包含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金融资产和负债结构、融资结构、市场结构。金融发展的核心是金融结构的发展,结构优化才是金融发展,否则只是金融增长。因为:结构是微观金融的中介;结构又是实现金融总量控制的基础;结构也是保证微观正常活动的条件。结构失衡,矛盾无法调节,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冲破总量制衡。
3.金融开放的实质是打开国门,利用两个市场。金融开放的任务是双重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制度与国际金融接轨。除基本制度以外,会计制度也要接轨,必须建立稳健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的变革,也是权力、利益的冲突。银行呆账准备提的越多,财政从银行拿的税收越少。权责发生制对银行、财政、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博弈也有深刻的影响。放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利用国际金融资源,不能廉价出让国内金融市场来换取开放,这涉及到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问题,目前,外资银行的经营环境及优惠政策比内资银行要强得多,对外资银行开放全国中心城市,允许开办人民币业务,形成对国内银行的巨大竞争压力。
中国金融制度的历史性转轨,已经迈出突破传统制度的第一步,但是,走向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
六、21世纪金融制度创新和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1.金融发展的阶段。社会进入21世纪,金融不管它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个行业,在新的世纪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大家都知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后工业经济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社会,进入新经济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也已走过了它自身的三个发展阶段。按我的理解,它已经走过了从最初的中介金融到信用金融和资金融三个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这个阶段,金融是不是将进入产业金融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金融业在经历了从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之后,已经发展到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战略性产业。这也正如我们总设计师所说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产业,而是生产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供给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部门。这是不是我们考虑21世纪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问题时,金融业的定位,以及由金融业的新定位所导致的金融学科和金融理论的新发展。
2.金融发展的特点。既然在新世纪金融进入到产业金融的发展阶段,不同于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在这个阶段金融业将出现哪一些最显著的特点?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出现了网络、信息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这种新经济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速度加快,必然对金融业发展和金融理论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现存金融业和金融理论正面临着严重挑战。根据我个人的认识,可以考虑21世纪的金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会不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在21世纪,金融业将会以更快的步伐从一般的第三产业向产业化、工程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产业化、工程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业发展,将集中反映在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2)在21世纪金融业的运作载体和运作方式将要出现或者正在出现以网络为载体的特色化、混业化发展。也就是说,在金融自身的发展中它的运作载体和方式将会不断表现出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和混业化,并将对传统金融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3)21世纪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线,走向国际化、全球化。这样,金融交易的跨国界、跨区域发展必然会带动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一体化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4)21世纪金融业运作的目标将会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转向效率和安全两大目标,效率和安全将成为21世纪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从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向效率目标将引起金融业的发展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从单一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向安全目标将不断强化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国家金融主权的维护。
(5)21世纪有无可能出现金融业的发展路径走出“竞争优于垄断”的传统理论定式,转向民主化管理,这将构成21世纪金融实现效率与安全两大目标最紧迫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竞争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市场的一般规律。当垄断达到损害效率和社会福利的边际时,又必然从垄断走向管制垄断。因此,在21世纪金融发展有无可能出现从竞争→垄断→管制垄断的一个螺旋式向上的永恒发展趋势。在这个竞争导致垄断、垄断必然推动管制垄断的辨证发展过程中,民主管理,习惯上讲就是要提高金融透明度,提高社会约束能力,就成为无论在竞争阶段还是在垄断阶段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从巴塞尔新资本协定来看,它有三大支柱:其一,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其二,外部监管;其三,市场约束。我个人对此理解是,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三大支柱反映的核心思想也正是民主管理。
3.“十五”期间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挑战。
(1)我国金融发展从理论上看,是否面临着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的挑战。21世纪商业银行是不是会成为金融业的夕阳产业,资本市场、证券信用、直接融资是不是会成为21世纪金融业的朝阳产业。世界金融向何处去,现在已成为对理论界和高校影响很深、震动很大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国际上金融学发展的两大流派。一是传统经济学院的金融学模式,它是以米什金教授为首的一批知名金融学家为代表的,从宏观经济学来审视、研究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传导机制,研究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我们接受最多的一种金融理论模式。经济学院模式的金融学被概括为金融机构观理论。在国际上另一个大流派是商学院模式金融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博迪和默顿两位教授,他们的《金融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而且去年和今年两次金融学的国际理论研讨会,博迪教授都来了,并都发表和阐明了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功能观的理论体系,演说的详细报导已在《经济学消息报》上整版发表。我个人觉得这种金融理论更多地接近于管理学,它以微观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从事经济决策,寻找最大收益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金融功能理论认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机构是不断变化的,虽然金融功能也在发展,但相对机构而言,它具有更稳定的性质。商学院模式的金融理论认为21世纪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将衰退,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将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制度。这从理论上、从学科发展上、从金融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都向我们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成为我们当前金融发展在理论上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究竟怎么定位金融理论,将直接涉及到我们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
需要考虑的是:按照国际上以博迪和默顿为代表的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功能观理论,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引起金融负债结构的转变;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引起金融资产的转变;网络将取代机构,引起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新问题。那么,要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需要具备哪一些前提条件才有可能?我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会出现这种情况,至少要有这么五个假定条件:第一、基金要能够承担货币的职能;第二、所有的企业和居民都无一例外地进入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第三、全社会的所有储蓄都是资本储蓄,而不存在货币储蓄;第四、全部基金无一例外地都是开放式基金;第五、网络要能覆盖全社会一切经济主体。只有在这五个假定条件出现时,基金、证券、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才有可能取代商业银行。这种情况即使在美国现在也不具备,对中国而言,可能将是遥远的事情了。进一步讲,在全球框架下看,也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得研究。例如,国家货币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区域货币问题。区域货币的出现意味着一国主权货币的消失,国家主权的中央银行也就面临着可能转化为区域中央银行,这也意味着以国家主权为特征的中央银行也面临着生存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上的课题。
(2)实践对金融发展提出的挑战,主要是: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转轨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要彻底完成从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的转变,这对我国现存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极其深刻的变革要求。还有,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正在进入转型阶段,结构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矛盾。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总量相对过剩、结构矛盾突出的发展阶段这对现存金融制度、金融管理、金融政策提出了全面重新审视和探索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由供给不足到需求不足的根本转变后,传统的制度、管理方法和政策都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进入到全面开放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和对内全方位开放将成为推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变革最主要的动力。就是说,不动也得动,不改也得改,改革仍然是统揽全局的主题。
(3)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压力。在今年上半年取得7.9%的增长率是来之不易的,应该充分讲,7.9%的增长率依然是世界经济中最好的。但无论如何,宣传的口径不能代替决策根据,宣传的任务与决策的任务是不同的。我们作为理论工作者和金融管理的实践者要站在决策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形势。7.9%的增长固然来之不易,但更要充分看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不稳固的,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的着力点。宏观经济运行基础不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在经济增长中政府行为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说穿了就是经济增长靠高额赤字的财政政策来维持和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依然严重不足,一旦赤字财政政策淡出,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掉下来。尽管当前讲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坚持贯彻,但是我们深深忧虑,高额赤字的财政政策究竟还有多大的支持空间?二是外贸出口呈减速的趋势,受国际经济发展减速的影响,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了。所以,要维持这样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三驾马车只能靠投资与消费了。而消费呢?它面临着国内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富者的消费倾向极低,再刺激消费对他而言,增加的只是资本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广大工农群众有潜在的消费需求,却苦于没有消费能力。这样,三驾马车中只有靠投资,这样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投资靠财政”了。过去财政还可以通过集权集中财力,现在国有经济的基础又没有能力来支持财政,那就只能靠发债,发债就是赤字,就是当代人花下一代人的钱。因此,总的来看,我们现在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依然十分严重,通货萎缩并没有改变。这就出现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但是经济运行大好形势的基础又极其脆弱。
4.加入WTO金融发展面对的课题。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中关于金融改革内容的描述,按我个人的理解,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要建立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同时要逐步达到六个目标:①完善政策性银行功能;②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经营机制;③进一步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提高经营质量;④进一完善分业监管框架,加强监管的协调;⑤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为主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⑥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纲要的规定,我们当前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是否需要着重考虑十大重点问题:①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导向,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②分业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和完善措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究竟还能够走多久,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平稳过渡到适应合业经营监管体制的安排;③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发展,究竟是合业还是分业,合业又如何合?④信贷资金入市和资本市场宏观调控问题。既要解决资本市场的融资又要维持宏观金融的稳定,规避风险,这是当前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⑤利率市场化改革。怎么改?如何进步解决“几先几后”之间的矛盾和摩擦;⑥汇率政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问题,这是国际收支平衡中的内外平衡;⑦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制度市场的开放问题;⑧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中的产权模式和发展模式问题;⑨农村金融制度的选择和安排问题。农村金融制度究竟是选择商业金融还是合作金融,是全国“一刀切”一个模式,还是区别对待,多模式共生存,都是中国农村的基本金融制度面临的问题;⑩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体系问题。
标签:金融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传统金融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制度创新理论论文; 政策性银行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资金计划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监管条件论文; 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