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考理论:社会学初步分析_社会学论文

“社会参照论”:一个初步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9)10-0138-06

一、引言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经济学教授伊斯特林(Easterlin)曾提出“伊斯特林悖论”①(Easterlin Paradox)。此悖论指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感增加。也就是说,虽然在收入达到某一程度之前,幸福感会随之增长,但过了这一程度后,二者的关系不明显。伊斯特林的论点大大挑战了西方经济学“财富增加导致幸福感增加”的观点②。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尽管城市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有研究指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并不高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③

幸福感往往是一个建立在某个参照体上的感觉。每个人的幸福感不等,是由于每个人的参照体不同。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参照体(主动的或被动的),就会有效地增加或降低这个人的幸福感。对那些期望值总是高于现实的人来说,幸福比较遥远。对那些不是很快乐的人来说,降低或改变其期望值,也许会提高其幸福感。就好比演员范伟的一段经典台词:“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因此,幸福是一个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的概念和感受。可以说,人们的幸福感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而最终因当时的参照体而异。

西方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试验。一组被试把手放进一个盛着热水的桶一段时间,另一组被试把手放进一个盛着凉水的桶里一段时间,然后两组被试同时把手放进一个盛着温水的桶里面。结果是他们对同一个温度反映不同,刚从热水里出来的说这水太凉,刚从冷水里出来的说这水太烫。④这也说明,参照的不同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

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建立在一个参照体的基础上。没有参照也就没有认识,或者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认识和鉴别仅是对其参照体而言。我们可以以下面两个图形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的两条相等的横条看起来并不等长,那是由于各自的参照体不同(图形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Optical_illusion)。图2中的颜色深度没有任何变化的长条看上去好像颜色曲深变浅,那也是由于其周边参照体的不同所致(图形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Gradient-optical-illusion.svg)。

图1 看似不等长的两条横向枕木其实一样长

图2 看似颜色深度不同的长条其实颜色深度没有任何变化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现实生活中体现“参照”的事物非常多。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没有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强国的3%的年发展速度作为尺度,中国在过去的20年间以平均年增长率10%的增长速度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时间和空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多长时间可称之为长,多大体积可以说是大,没有一个参照体也就没有答案。真理也应该是相对的,因为它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也同时受当事人的左右。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参照”对于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发的是一个新的社会学的思维,姑且叫做“社会参照论”(Social Relativity)。“社会参照论”可初步总结为相互关联的几个命题:

1.任何一个观察和理解都是建立在一个参照体的基础上。

2.没有参照也就没有认识,参照体不同会导致认识的差异。

3.可以对参照体进行人为地转移和置换,以达到某种目的。

4.这是一种新的认识方法,与现存的社会学思维并存。

二、社会参照论的思想基础

在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思想中,我们能够发现某些相对主义论述。比如色诺芬尼(Xenophanes)(570~480 BC)指出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文化的人们统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描述同一个上帝。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上帝是狮鼻黑肤;色雷斯人则说自己的上帝有着明亮的蓝眼睛和红头发。⑤而最为极端的是古希腊相对主义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490~420 BC)和他的著名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⑥。

在中国的思想史中,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的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庄子。在“庄周梦蝶”的典故中,庄周与蝴蝶互相存在、互为对照,真理只是相对的概念。庄子在《齐物论》里的以下论述,把这个相对的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⑦

儒家思想也同样充满了相对的概念。“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和谐而规定的相对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和与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这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西方文化是一种原子论的、分散的、碎片式的思维方式,由此形成科学与社会二元分立对决、非此即彼的思维,而东方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综合理路值得借鉴。⑧

跟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人更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周围的环境。比如观赏人物照片,中国大学生在看人物时还会注意画面中的背景环境,同时考虑人物在这个环境中的意义和位置。而美国大学生是专注人物的特点,往往忽略人物以外的整个画面内容。⑨另一个例子是,心理测验者给被试儿童看三幅图画,分别是鸡、牛、青草。让孩子们将这三种图画分成两类。结果多数中国孩子把牛和青草分为一类,把鸡分为另一类。而美国儿童则将这两种动物分在一起,把青草单独分出。⑩美国文化注重事物的本质,而中国文化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

社会参照论有古希腊的思想元素但更有中国社会的文化基础。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一个纯粹的西方产物,而迄今为止的社会学框架里没有包括色诺芬尼(Xenophanes)和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所描述的相对论的因素。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中国文化更加注重相对、比较、整体和关系。结构功能主义主张存在的便是合理的,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冲突论强调事物之间矛盾的属性,冲突是必然的且有进步意义。符号互动论揭示了人们对事物的主观理解与其行动之间的关系。交换理论指出人们的所有社会行为有同于经济关系,有来有往,没有免费的午餐。(11)建立在西方哲学和思想基础上的社会学众多经典理论没有包括参照体的概念。迄今为止的社会学体系没有或缺少中国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没有产生社会学思想。中国的历史有同样价值的思想和文明,只是尚未在社会学的体系中表述而已。在哲学界有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并存,在社会学界是否也应该有中国社会学的位置?

费孝通在晚年曾发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强调社会学应挖掘中国古代文明的传统资源。费孝通认为,中国人的认知框架,不同于西方“主观”“客观”的二分体系,中国的世界观,更像是一种基于“内”“外”这个维度而建构的世界图景。如“心”的概念,是阐释中国人际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比如“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将心比心”等。“用‘心’来陈述人际关系,着眼点不在这些‘关系’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上,而是在于当事者的态度,是‘态度’决定‘关系’”。(12)而儒家所言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遵循“由内及外”、“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这种强调差序、相对的思想同样可以成为社会参照论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参照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参照论”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参照体、情境、社会参照分析。

1.参照体(Referenced Object)

参照者,参考并仿照也。所谓参照体,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实,发出或开展社会行动时的参考对象。参照体可以是他人、他物或情境。例如,剧场失火,第一个打水救火的人,或第一个提起灭火器灭火的人往往会成为人们的参照体。而火势如何、他人的反应(情境),会使观众对如何行动作出选择。

2.情境(Situation)

情境即社会行动者置身于其中的环境。根据社会参与的程度,可分为自然情境与社会情境;根据行动者的目的计算,可分为有利情境与不利情境;根据情境的真实程度,可分为现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等等。例如,剧场失火,第一个救火的人往往会成为人们的参照体,而火势如何则是情境,救火人救火的方式或他人逃生的方式也是情境。情境会使观众决定是选择参与救火还是迅速逃生。

从爱因斯坦对他自己“相对论”的有趣比喻也能看到另外一种情境:An hour sitting with a pretty girl on a park bench passes like a minute,but a minute sitting on a hot stove seems like an hour.“与一位漂亮女孩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一个钟头如同一分钟,而在一个热火炉上坐一分钟如同一小时”。(13)可以说,“时间”本身无所谓长短,是“坐在热火炉边”或“和漂亮女孩在一起”这种情境影响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3.社会参照分析(Social Reference Analysis)

社会参照分析,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任何一个观察和理解都是建立在一个参照体的基础上,没有参照也就没有认识,它对所谓的本质主义、绝对真理、宏大理论抱以审慎和怀疑的态度。当然,这里的社会参照分析和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有明显区别,前者主要是强调通过情境和参照体认识事物的思维路径,而后者主要是一种思潮,倡导多元、异质、解构的观念。同时,它和相对主义(Relativism)也有显著区别,社会参照分析立足于具体的情境,而相对主义则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带有诡辩的色彩。

四、社会参照论的实证研究

社会参照论是一个可以验证并且重复验证的社会学理论。例如,家庭在餐馆用餐一般讲究物美价廉,一般来说,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评价同花费挂钩。两组被试在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用完了同样的晚餐,如果一组被试只花了实际价格的50%,而另一组被试却花了实际价格的150%,那么,我们的假设就应该是花钱少的那一组食客要比花钱多的那一组食客更加赞扬这顿饭菜。

用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够左右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在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全班的平均分是80。但是老师(试验者)告诉一组学生平均分是70,而告诉另一组学生平均分是90。当每个学生接到自己的分数之后,老师请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我们的假设是这两组学生对这同一位老师的赞赏有显著差异。

其实,在已有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很多观点都体现了社会参照论的思想,如关于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以及对群体的社会影响的研究。

关于相对剥夺感,比较早的研究来自于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在《美国士兵》一书中,斯托弗指出,士兵不是依据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根据他们相对于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发现他们用来与自己比较的那些人便是他们的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处于较低地位,他们就会有“相对剥夺感”。(14)

马克思曾以比喻的形式说明相对剥夺感问题:“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15)

在《人们为什么反叛》一书中,格尔对相对剥夺问题做了进一步阐发。格尔认为,相对剥夺是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期待(value expectation),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value capacity)。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大,人们造反的可能性越大,造反行为的破坏性也越强。(16)格尔研究的相对剥夺感的三种形式:递减型相对剥夺,是指人们在价值期待保持相对均衡而价值能力却在下降时感到的相对剥夺;欲望型相对剥夺,是指人们在价值能力相对静止而价值期待却在增长或加强时感到的相对剥夺;发展型相对剥夺感,指人们在价值期待增长与价值能力下降(增长速度快于下降速度)同时发生时感到的相对剥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的概念(Social Influence),也体现了社会参照论思想。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1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这种情境下的平均时速为24英里;第二种是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因此,特瑞普里特认为,个体在开展一项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是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活动,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参照体的不同会改变一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另有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18)比较了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结果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

五、社会参照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社会参照论也可称为社会相对论(Social Relativity),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个有实际意义并能推广的社会学理论。它指导人们着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掌握全局,既见树也见林。它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那些以往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人们之所以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认识,那多半是由于人们各自的参照体不一致。只要了解了他人的参照体,便会确定此人对事物的认识。

在心理咨询领域,社会参照论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本文开头所谈到的幸福感问题,参照群体以及与参照群体比较而产生的期望值是一个参照体。对那些目的没有达到而苦闷的人来说,降低期望值是最好的解脱方法。别人的不幸是我们自己痛苦的最好的良药。不仅心理咨询师能用这一方法开导别人,我们可以此手段来调节亲友和自我调节。

自杀研究中的“压力不协调”理论(也被称为自杀的扭力理论)就是用参照论思维模式发展出来的一个解释自杀行为的理论(19)。该理论认为,自杀者在采取自杀行为之前体验了难以承受的不协调的压力(扭力),而且这种扭力往往是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社会因素。该理论确认了四种能够导致自杀的扭力。这四种扭力都有特定的来源。它们分别是:价值观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相对剥夺,以及应对危机的技能缺乏。(20)在每一项扭力中都有两个互为参照的社会事实,其中一个事实消失或改变,扭力也就消失或变化。

当两种相抵触的社会价值观或者信念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冲突的时候,个人就会体验到价值观方面的扭力。两种相互抵触的社会因素就是内化进个人价值观系统并相互冲突的两种信念。一名教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把非宗教的主流文化和其个人的宗教信仰都看得非常重要,那么这个教徒就会体验到扭力、不协调的压力。主流价值观和非主流的宗教价值观互为参照。在当事人抛弃或淡化其中之一时,扭力便会消失或降低。(21)

然而,社会参照论还有别于一般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理论。尽管本文讨论大多集中在个人行为与认识的内容上,但社会参照论所能覆盖的范围应该远远大于这些。比如人们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判断,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等等。但是,我们用“社会参照论”这个名词表述这一理论会使人感到社会心理学中“认知”(Cognition)和“感知”(Perception)的分量,若用“社会相对理论”会更接近理论的内涵。但是这个词与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容易混淆。于是我们用“社会参照论”来概括本文所探讨的这一社会学理论。

社会参照论是一个供讨论、供批评、待改进的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框架。尽管它的主体概念来自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但在西方的人文和社科成果中并不乏可比较的概念。与参照论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有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ty)、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比较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和政治学里的比较政治学(Comparative Politics)。但是,把这些概念提炼出来作为一个社会学的理论是本文初步的贡献。

当然,参照论无意于推翻和否定当代社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只是尝试进行一种并行的理论和方法的思考。或者说,本文无意于进行一种宏大理论的建构,而是主张研究视角的转换。“社会参照论”倡导一种分析问题的眼光,即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并不存在其固有的本质,而是和研究者或观察者的分析视角密切相关。或者说,社会学并不仅仅是就大众所观察到的社会问题加以分析,而且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结构背后所潜藏的“隐秘”。这就需要一种转换视角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里,重提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必要的。在米尔斯那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和洞察能力,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22)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能看到在杂乱无章的日常经历中个人常常怎样错误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本文所倡导的“社会参照论”即努力通过思维和视角的转换分析问题,拒绝所谓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绝对权威和“知识霸权”。就此而论,本文的分析与其说是对问题的“回答”,不如说是一个“问题”的开始。

注释:

①Easterlin,Richard A.,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in Paul A.David and Melvin W.Reder.,eds.,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Honor of Moses Abramovitz,New York:Academic Press,Inc.1974;

Di Tella,Rafael and Robert MacCulloc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as an answer to the Easterlin Paradox?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6 (1):22~42,2008.

②Easterlin,Richard A.,Lost in Transition:Life Satisfaction on the Road to Capitalism.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forthcoming),2009.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Sherif M.,Taub,D.and Hovland,C.I.,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effects of anchoring stimuli on judgmen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5,1958,pp150~155; Cialdini,R.,Influence:Science and practice(3rd ed.),New York:HarperCollins,1993.

⑤⑥Cohen,S.Marc.,Reading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ed.).2nd ed.Indianapolis:Hackett,2000,p22,p81.

⑦庄子:《〈齐物论〉节选》,见《学语文文丛》,2008年第12期。

⑧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⑨Ji,L.,Peng,K.,& Nisbett,R.E.,Culture,control,and perception of relationships in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2000,pp943~955.

⑩曲学丽:《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大众心理学》,2008年第12期。

(11)Ashley,David,and David Michael Orenstein.,Sociological Theory:Classical Statements (6th Edition).New York:Pearson,2005.

(12)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13)Grabell,Michael,On the road:The true story of one man's cross-country trip with Einstein's brain.The Daily Princetonian.Published Thursday,September 28th,2000.Accessed:http://www.dailyprincetonian.com/2000/09/28/1323/.

(14)Stouffer,S.A.,Suchman,E.A.,DeVinney,L.C.,Star,S.,and Williams,R.M.,Jr.,The American Soldier:Adjustment during army life(Vol.1),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

(15)李俊:《相对剥夺理论的价值论视角》,《学海》,2005年第4期。

(16)Gurr,T.R.,Why Men Rebel,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7)Triplett,N.,T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9,1897,pp507~533

(18)Latane,B.,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impact.American Psychologist36,1981,pp343~356.

(19)(20)张杰:《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第11期。

(21)张杰、宋振韶:《自杀“压力不协调理论”的初步验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6期。

(22)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页。

标签:;  ;  ;  

社会参考理论:社会学初步分析_社会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