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林旭群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林旭群

摘要:随着我国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信息大数据库时代如约而至,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由于传统的管理方法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通过手写等方式完成。现在应该把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领域,尝试运用新型管理方式,适当的淘汰一些旧制度,引进新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且减少管理的麻烦。用信息化管理工程,随时查阅和翻看,更方便快捷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它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服务。目前我国有一些企业已实施信息化管理,并取得显著的成绩,虽然只是在初期建设,但以后一定会进行全面落实的。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减少成本,减少错误的发生概率。还要在政府的帮助下,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方案。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必要性

1.1信息管理化的现状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现状比较落后,缺乏历史经验和客观经验,只凭借个人想法去盲目的实施。导致对成本和工程进度的过度关注,从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和施工事故的危险系数,所以近年施工事故和意外频频发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够先进,手段不够成熟,制定的相关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会使得信息不准确,工程实施起来困难,监管不严格,施工的时候就会变得拖拖拉拉,会出现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施工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工人有更高的能力、更有力的监管制度,需要增加更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对整个工程做出更加完备的体系和标注,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使其能登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1.2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必要性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有必要并且尽快改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之前的传统模式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出差错,这就会提高管理成本,新时代信息模式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提升速度。可以前期通过人员建立信息,但这需要高度集中、及其严谨和认真负责的人来完成,后期无论是查询工程进度还是对工程管理都会很便利,直接可以看到工程完成度,如果哪一部分的工程出现差错,很轻易的就可以找到有关的负责人员,保证工程进行的畅通无阻,减少费用,获取更丰富的利润与收益。信息化管理也会指引工程走到正确的方向、提供帮助。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有助于所有信息公开、透明,有效的监管财政部门,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管理。还能保障高效率的完成工程,每个人都能及时的看到工程的进度,及时处理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进度过缓,就要加班去赶进度,这样就不会造成到了时间而不能完成工程的问题了,最大程度减少返工等,有效的提高效率。信息管理还能够避免双方矛盾,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沟通调节,达到工程的最简化和实施最优的方案。所以,信息化管理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2信息化管理的分析

2.1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分为四种:建筑区分析模式、数据处理模式、现场调度模式、数字调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种模式可以运用3s提供各种服务和数据,可完成各种数据处理在很少的时间内,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取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理念,用信息技术完成分析处理,用高科技完成对工程的辅导,而且对实地操作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更好的工程建设,我们必须引进和运用先进的人才和技术,通过对3s技术的运用,增加理论实际分析,真正意义上用高科技造成建筑区的分析。第二种需要技术较高的科技人才,他们将通过对建筑的科学布局进行精准的比对和计算出各种数据并得出结论,确保理论和实践得出的数据一致,充分发挥数据信息时代的优势,弥补之前的不足,提高了管理单位宽带地理信息水平,有关企业要引进信息管理技术,运用网络3s技术进行计算,为数字化模式调整提供指导作用和取得新的技术进展。第三种可以在现场增添平台和设备,创新管理方式,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模式的改变,通过网络信息计算出本次工程的数据,一旦二者不符合可立即在现场进行调动,无需再等待结束后重新调整,及时、快捷又不会费力,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不给不法分子犯罪的机会,防止有违法行为的出现。还可以将测量出的数据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找数据,出现问题时能够即刻解决。第四种模式的出现是以数字作为重点的,社会不断在进步发展,传统的模式已经不符合之前的模式也是时候淘汰了。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要更新换代,更加多元化、多样性,才能更好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真正适用的是如何科学的运用信息化管理建设出更高的发展水平,来帮助企业设计一套更完善的理论体系,提高质量和效率。

2.2有效的应对策略

将信息化管理大力宣扬到各个工程单位,放弃传统方式,提倡运用新的管理形式,能充分的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硬件的投入,并不断更新管理技术的软件,做好对信息技术管理软硬件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员工对信息化的使用,讲解它的便利性和实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一定程度上增加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社会主流就是信息时代,技术一定是会随着员工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而提升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同时要引进高技术人才,尽快提高管理工程技术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将工作模式和流程全方位记录和解释,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和方式。管理人员应该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开展自动化的操作和管理,删除以前的理念,不再动用多余的人员管理,落实每个人的工作,为工程管理做铺垫,不再浪费多余的人力、财力,将每个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部门间的交流方式,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帮助发展更完备的管理体系。通过了解企业的状况,建设适合企业的方案,要适当的运用网络等资源,认识到自身以及企业的不足,借鉴之前有过的经验,把工程各个指标变的更加完美,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用还要加深本质应用。最后要制定标准的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改革使管理制度更加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广泛招收技术和管理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合作,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走向,越早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就会越早得到优势,一步一步稳定向前发展。在社会背景“互联网+的”前提下,各个企业都要转变,而且是更标准、更迅速的转化,必须尽快放弃旧封建思想观念,才能在这个时代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应该不断借鉴国外成功的方法和技术,让信息化管理在我国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孔江玲.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山西建筑,2014,40(01):263-264.

[2]谢强.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258.

[3]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8):127-128.

[4]尚春静,刘长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建筑经济,2004(08):26-29.

论文作者:林旭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林旭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