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长沙湖南 4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口底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01-2015.01在我院诊断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90例患者,给其进行放化疗或者手术治疗,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3年,90例患者中61例,其中23例为自然死亡,31例为肿瘤局部复发死亡,4例疾病加重死亡,2例为肺转移死亡,1例为肝转移死亡。患者生存率与其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理分级无关,但与cT分期、淋巴结病理、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复发有关。采用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cT分期、淋巴结病理以及复发。结论:口底鳞状细胞癌预后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有颈淋巴结病理、局部复发以及cT分期,给其进行综合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若患者为cNO口底鳞状细胞癌应进行预防性颈清扫术治疗。
【关键词】口底鳞状细胞癌;治疗;影响因素;预后
口底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口腔癌,其发病率在舌癌之后,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病发病人群逐渐倾向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1]。本次主要对我院诊断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90例患者进行治疗和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5.01在我院诊断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90例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19例,年龄在3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6.1)岁,病灶部位:前口底61例,后口底29例;癌症等级:Ⅰ级58例,Ⅱ级26例,Ⅲ级6例;cTNM分期为Ⅰ期7例,Ⅱ期30例,Ⅲ期35例,Ⅳ期18例。
1.2方法
原发灶治疗:早期病理采用广泛切除术或者微波固化术,晚期若为舌体侵犯采用半舌或全舌切除术,若为下颌骨侵犯采用下颌骨矩形切除术或者水平支切除术,同时进行放化疗。颈部治疗:若为cN1-2病理若出现转移则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或者放疗,若为cN0病例采用大部分颈清扫或者放疗,若出现淋巴结转移需再次进行颈清扫术。复发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治疗,再考虑采用放化疗。化疗方式:顺铂(CDDP)、5-氟尿嘧啶(5-Fu)、博莱霉素(Blm-A5)或者紫杉醇(Tax)、5-氟尿嘧啶(5-Fu)、博莱霉素(Blm-A5)。放疗总剂量为40-78Gy,同时采用紫外照射。
1.3评价指标
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死亡率,分析其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上全部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对比选择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若组间有差异,则P<0.05。
2 结果
2.1死亡情况
随访3年,90例患者中61例,其中23例为自然死亡,31例为肿瘤局部复发死亡,4例疾病加重死亡,2例为肺转移死亡,1例为肝转移死亡。
2.2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患者生存率与其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理分级无关,但与cT分期、淋巴结病理、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复发有关。详见表1
2.3多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cT分期、淋巴结病理以及复发。
3 讨论
口底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有关研究表示该病生存率较低,尤其是晚期患者,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会被患者忽略或者是误诊[2],耽误患者的治疗,使病情发展成为中晚期。早期治疗方式较为单一,一般为单纯手术或者是单纯放化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放化疗治疗。目前临床上对口底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多的争议,大部分专家建议使用预防性肩胛舌骨肌上淋巴结清扫术,因为这部分专家认为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对预后情况有一定的影响[3]。本次对我院诊断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年,90例患者中61例,其中23例为自然死亡,31例为肿瘤局部复发死亡,4例疾病加重死亡,2例为肺转移死亡,1例为肝转移死亡。提示口底鳞状细胞癌治疗后患者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也较多,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的说法。部分专家认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生存率和肿瘤的大小、厚度、周围神经侵犯有关,部分专家认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有关,但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骨侵犯、血管侵犯以及阳性切缘不影响其生存率[4],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分期高、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复发有关,本次单因素研究中发现患者生存率与其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理分级无关,但与cT分期、淋巴结病理、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复发有关,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cT分期、淋巴结病理以及复发,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口底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中舌部是否侵犯不是独立因素,有可能是T分期的一个伴随因素。T分期是影响口底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因素,危险度高达2.147,表示及早对口底鳞状细胞癌进行发现和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临床上对口底鳞状细胞癌首次治疗中需要保证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术后对病灶残留者及时进行放化疗治疗,目的是减少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5]。
综上所述,口底鳞状细胞癌预后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有颈淋巴结病理、局部复发以及cT分期,给其进行综合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若患者为cNO口底鳞状细胞癌应进行预防性颈清扫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晶,张诠,王顺兰,等.口底鳞状细胞癌101例治疗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8,29(10):1661-1663.
[2]朱文静,艾松涛,余强,等.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和脉管畸形的MR-DWI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6,24(9):998-1001.
[3]安常明,李正江,徐震纲,等.口底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修复分析[C].//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2(10):95-95.
[4]王亚辉.口底鳞状细胞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技巧[J].中国医药导刊,2016,13(6):1065-1065.
[5]李忠.微波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口底鳞状细胞癌2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7(18):4382-4383.
论文作者:刘遵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细胞论文; 淋巴结论文; 患者论文; 生存率论文; 病理论文; 因素论文; 病灶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