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 163113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21日至2014年3月2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通过信封抽取的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盐酸氟桂嗪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和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13.67±3.12)d,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20.97±3.32)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偏头痛患者针灸治疗可进一步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故认为,该治疗模式值得在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针灸;偏头痛;有效性
偏头痛的治疗和诊断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讨的焦点,现代医学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作出明确的阐述[1],但多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和遗传、饮食、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西医治疗偏头痛以镇静、镇痛及缓解伴发症为主,但是单纯的西医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引起胃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2]。本文为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盐酸氟桂嗪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来佐证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的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21日至2014年3月2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通过信封抽取的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实验组50例患者(男性共24例,女性共26例)的平均年龄为(57.63±1.76)岁(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5岁),患者的平均病程范围在1-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6.73±1.03)个月。
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共23例,女性共27例)的平均年龄为(57.41±1.09)岁(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4岁),患者的平均病程范围在1-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6.84±1.43)个月。
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且将合并有其他并发症、伴有其他病史、伴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精神系统异常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偏头痛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指导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嗪胶囊(生产厂家: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665)5mg/次,每日1次,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取患者的百会、太阳、合谷、风池等穴位,得气后留针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观察,哪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越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越少,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显效:头痛和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头痛和其他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头痛和其他临床症未改善或者恶化。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以95%作为可信区间,当两组患者的P值小于0.05时,代表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13.67±3.12)d,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20.97±3.32)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总有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和普遍。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常伴随着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多为双侧疼痛,少数患者为一侧疼痛,典型偏头痛在发作前存在运动、视觉及感觉先兆,且该类患者多伴有家族史[3]。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典型偏头痛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将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并对社会造成影响[4]。典型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未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有一个明确的阐述,急性期通常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患者在长期服药的前提下,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并导致药物依赖性的产生[5]。
氟桂利嗪是治疗偏头痛的常见药物,该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脑血管平滑肌和脑神经细胞钙离子的过度内流,并且对抑制血小板释放组胺、缓解前列腺疼痛具有积极的作用[6],在联合针刺治疗的情况下,通过百会、太阳、合谷、风池等穴位,对调节颅内血流、改善脑血流异常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中医学中,太阳穴为肝经的要穴,具有显著的散风通瘀功能;百会穴主督脉,是众多阳穴的汇集之处,在两穴相合的情况下,可通经止痛;经多方面的资料证实,合谷穴具有显著的通络止痛功效,是针刺麻醉的常用穴位;风池穴是胆经的要穴,具有明显的清头、明目及祛风功能,是针刺麻醉最为常用的穴位。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并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调节头部血管的舒缩功能、改善脑部的血供具有积极的意义,并可以有效纠正脑血流的异常状态,与单用氟桂利嗪相较,疗效更加的显著。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故认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偏头痛患者针灸治疗可进一步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故认为,该治疗模式值得在实践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霞,杨红霞.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60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6):101-102.
[2]周志勇.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39-142.
[3]胡微.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91-192.
[4]王瑞红,范金梅,邓春君等.盐酸氟桂嗪胶囊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35例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47-148.
[5]李勇华.针灸配合按摩手法结合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61-162.
[6]王宁,盛鹏杰,李志峰等.巨刺针法治疗轻中度慢性偏头痛30例[J].广西中医药,2016,39(1):35-37.
论文作者:乔胜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偏头痛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针灸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