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高中中国古典音乐教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典论文,高中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让学生喜爱中国民族音乐,让我国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已体现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我感到每当介绍中国古典音乐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闪烁着渴望的目光,等待老师揭开那《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流水》等名曲的神秘面纱。但每当老师依照贯用方法来介绍作品时,学生眼中那动人的光慢慢地暗淡下去,脸上一幅索然无味的表情。这不得不让我们老师苦苦思考: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渴望?如何让现代学生走进古老的国乐?
一、把“根”留住,展示古典音乐独特的美
如何向学生介绍作品,通常的做法是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体裁形式、风格等作静态、孤立的分析。虽然这些分析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有着很大的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向学生揭示作品艺术美的所在。尽管有时描述得很生动,很充分,但它仍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活不起来。学生也无法体味到作品中的艺术美,没有了审美体验,学生自然感觉索然无味。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的美都植根于产生它的文化之中,音乐也不能例外。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根,众多艺术是从这个根中萌发出来的枝叶。音乐是文化孕育的一朵绚丽的花,这朵花一旦离开它的母体,没有了根,将会毫无生机。要想这朵古老的音乐之花重放生机,我想必须为它接上“生命之根”。
我国的古典音乐,它不是博物馆和书斋里仅供人研究用的古董和标本,而是有血有肉的艺术,要让这艺术之花在学生们的心中绽放并散发芬芳,必须将它接到文化之根上。如何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独特的美呢?我认为:
1.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有自娱自乐,只求自己会心得意、怡情愉悦性、自得其乐的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每一个文化人的必修课,且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在于培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自己的生命过程更美好,所以士大夫修身四课——琴、棋、书、画。音乐被放在第一位。故不求听者多少,即使没有一个知音,也并不在乎。
2.重情感韵味、感受、体验,而并不看重技巧的特征。我们通常所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不绝”的不是“音”,也不是“律”;不是演唱者的“技巧”或“音量”,而是这歌声在听者心灵中独立存在的“情味”。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从某种技巧上说可能不如现代演奏家那么丰富、细致、纯熟,但现在的演奏家们演奏的《二泉映月》却没有阿炳的真挚、动人。这就是大诗人陆游曾说过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外指对人生,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及所应表现的人生情味,这是中国人文所追求的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3.中国音乐的审美特征是以意境为基础,以韵味为核心,以品玩为手段这样一个浑然不分的状态和过程。中国艺术不追求“真”,不追求自然的必然和形象的逼真,不致力于典型的塑造,而是致力于情感、心灵与自然形象的融合,致力于意境的创造。就如同糖溶于水,分不出哪是糖,哪是水。把审美的对象放在自己心中去慢慢地、细细地品评,这正是中国审美思维所在。“玩味”中“味”指的是作品中的一种审美特质,“玩”是审美活动及过程。
4.中国音乐独特的审美品格:追求那种追魂击魄的深邃及幽远,那是一种追求音乐思维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领悟,是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味,是一种动态的、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如《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作者对梅花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用简洁的手法,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那种深邃、幽远的感受通过听者的感受,钻入你心灵的底部,轻轻撩拨你那根最微妙的神经,使你觉得好像有一股正气在你心胸升起,缕缕不绝,韵味无穷。这是一种“心灵的”穿透力,有了这种穿透力,才会有意境的“深邃”,才会有作品的“神韵”,才会有“味”。高中学生们如体会、理解了这些中国音乐所追求的精神,审美特征及审美情趣,怎能不了解中国音乐的独特的美?他们一旦品味到那种深邃及幽远及疏阔及空灵的意境,又怎能不为之感动,吸引着他们去听、去晶、去思考、去探究、去把握。
二、调整审美心理,学会审美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的孩子因为生活在现代高信息社会,因时代的变迁,西方观念的融入,有诸多方面已经有别于他们的父辈,在审美观上也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让学生们接受中国古典音乐,必须先调整学生的审美心理,教会他们审不同的美。让孩子们认识美是多种多样的,不仅现代的、时尚的是一种美,传统的、古典的也是一种美。现代音乐的激情而强烈的节奏,丰富、立体的音效是一种美;西方的音乐体现的深刻主题、绵密厚实的交响音效是一种美;中国古典音乐的深邃,幽远的意境,空灵、淡雅的格调,同样是一种美。不能因为喜欢某一种美而完全排斥另一种美。现在学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的多,已经有了听觉审美的单一化倾向,就如同因偏食而得营养不良症一样,要补充其他有营养的食物,那就应试着让他品尝不同的美味。所以调整好审美心理,学会审不同的美是让学生认同和喜爱中国音乐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打破音乐本位的思想,展开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强化审美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中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强调艺术门类间的横向联系,这是极其科学的一种观念。确实,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与其它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的突出,在中国古代,一位画家往往同时他又会是一位书法家、诗人、文学家、甚至是音乐家、政治家。如孔子、庄子、白居易、王维等都是弹琴名家。所以,中国古典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甚至是思想哲学、历史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一些中国音乐欣赏课中,如单一的就曲论曲,且千篇一律地用欣赏西方音乐的方式解剖中国音乐,那么一首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当然不能体味其中的美。我们应该大胆打破音乐本位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很好体味音乐美的所在,我们应该借助高中生完全能理解的名诗、名画等加以比较,说明。如介绍琵琶《十面埋伏》时,为了让学生对琵琶丰富的表现力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某些片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诗句;为了让学生体验《十面埋伏》与古战场的壮烈,我们可以让他们吟一吟“力拔山兮气概世”。其中的气概是白话无法描述的。又如为了让学生体味音乐作品中所追求的“空灵”感,我们同样可以用中国绘画中使用“空白”的现象加以说明,中国艺术中的“空白”是“无中见有”“虚中见实”,大有“此处无声胜有声”之感。中国画的一根树枝、一片竹叶、一朵兰花、一棵松树、一只小船,从形上看,或局部、或模糊、或不具备形上的真,不似画象照片一般逼真,但就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它具有特别的韵味,而有生命。就如同“枯藤、残枝、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体现的意境。学生们一旦有了音乐——画——诗之间的通感,那么也就获得了美的体验,也就理解了中国音乐那种独特的美。
教学有方,但无定方,如何上好高中欣赏课?音乐欣赏就只是听吗?老师担任的永远必须是讲解吗?
任何一种音乐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植根于他的文化中,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中国古典音乐,当然还有其它许多因素,但把“根”留住,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只有这样,音乐也才能体现传承文化的价值,至于如何开拓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待于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去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