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头寨中学 730727
随着现代社会教育形式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素养,达到新课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已成为重中之重。这就必须改变传统老旧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不注意教学思想的揭示,也就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参与,注定了课堂只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同一个知识点的变化就很多,许多学生因只是简单机械地模仿学习,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更能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中培养思维,在配合中反思提高,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要高效。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顺应教育的发展,解决好传统与改革之间的矛盾,如何做到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要注重以下几点的落实:
一、“导学案”的编写
所谓的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考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而设计的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教师退出一言堂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共同的活动方案,是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新提高的蓝本。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前预习
在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弄清课堂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独立阅读课本或查阅其它资料来完成导学案上自学板块,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累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研讨
小组讨论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针对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使问题得到小组内解决,至少达到共识。对于较难的题目,由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先讨论,达到共识后再讲给成绩较弱的成员。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其他小组或者是老师的帮忙,合作交流,以达到共赢。这样的讨论使传统教学中一个教师的教学变成了“多个老师教学”,把一言堂变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堂展评、质疑、补充
小组讨论结束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讲评本小组达成的共识,此时要求其余小组成员要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质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又能不断促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评,以便及时纠正、提问、补充。
五、课后反思、总结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自己学到了的这些知识、方法与其他知识、方法有何联系,别人的方法中哪些值得借鉴等。通过不断的反思归纳和总结,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学会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把课堂上的时间和学习过程放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形成彻悟,内化为智慧,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论文作者:柴显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小组论文; 学案论文; 传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