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组织理论看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趋势_中日韩论文

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趋势研究: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中日韩论文,趋势论文,理论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日韩三国提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已经有十多年的历程。近年来,三国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2011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自贸区的进程,中日韩经济贸易一体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政府间协议、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地理上相邻国家对节约空间成本的考虑等。可以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来自政府的驱动力,区域内各国政府意识到了合作的巨大收益和重要性,从而通过谈判达成双边或多边协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和各种合作障碍,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另一种是来自市场的驱动力,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大的互补性,或者由于经济主体对节约交易成本目标的追求(因空间、文化、制度距离的接近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区域内资源、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频率超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基于市场力量的区域合作被称为空间经济自组织诱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当市场驱动的一体化进程演进到较高水平后,国家之间的制度障碍就会成为进一步合作的瓶颈,突破制度瓶颈的内在张力会促使政府之间达成协议,最终完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显然,基于市场的驱动力是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原始动力,也是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合作的基础。本文试图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中日韩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贸易活动的内在张力问题,研究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中日韩三国相互出口的增长趋势、区域内出口结构与各国需求结构契合的趋势以及一体化过程带来的产业分工的趋势。

二、空间经济自组织机制与

中日韩贸易一体化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研究对象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普利高津(I.Prigogine)1969年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将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与周围环境不产生信息和物质交换)、封闭系统(只与环境交换信息)和开放系统(与环境交换信息与物质),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普利高津用熵的概念来衡量系统是走向有序还是无序。熵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能与外部的能量、信息交换)引起()另一部分由系统内的不可逆过程引起()。总熵变(dS)公式可以表示为:

经济贸易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系统,也是一种开放系统,符合自组织系统的一般特性。根据自组织理论,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竞争、协同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干扰会使各种交易活动偏离平均状态,即所谓系统的“涨落”,如果“涨落”正好发生在临界点附近,则涨落会被系统放大,从而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2]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既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协同发展关系。其中竞争关系是形成系统发展演化的不确定因素和创造性因素,而协同关系反映的是各子系统保持合作、整体性的状态以及系统演化所表现出的确定性倾向。[3]

根据自组织理论,我们可以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过程做出以下推断:

第一,区域内各国相互出口占这些国家对世界出口的比重趋于上升,相互出口增长超过对世界的出口增长。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发生在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一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这一组国家可能在地理上是近邻,运输成本较之其他国家要低得多,或者在要素禀赋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4]从自组织理论看,外部经济环境因素会对区域产生了一个足够大的负熵从而使系统偏离平衡态,朝着有序的方向演进。第二,区域内各国的相互出口会越来越契合进口国的需求结构。根据哈肯的序参量原理(1977),当系统处于无序的旧结构时,各子系统相互独立,不存在合作关系;而当系统趋近临界阈值,由于涨落的存在,子系统与环境的能量输入形成非线性耦合关系,在非线性正反馈的作用下,子系统发生长程关联,出现协同行动,导致序参量的出现。序参量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一切子系统的因素,成为主宰系统演化的力量,从而产生新的宏观结构。经济贸易一体化之前的状态可以看做是一个平衡态,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贸易结构不会出现相互匹配的情况。但当这一系统中的序参量(一体化趋势)出现后,经济主体之间的贸易关系(贸易数量、结构和方向)将会出现稳定的秩序。

第三,区域内出现分工,各国在区域内相互出口结构的相似度降低。系统从旧的结构演变成为新的结构过程是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的过程,[5]也是经济主体活动重新组合的过程,区域内经济主体的协同作用将表现为经济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积聚,进而产生许多特定的经济功能区。功能区的边界是由主导要素的密度决定的,并不一定与国家边界重叠,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更多表现为功能区的联系。这样以国家来统计的经济联系(进出口数量与结构)将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很多研究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这种结构效应,如Egger等(2008)的研究表明自贸区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明显增加,认为这可能是自贸区促进区域内贸易增加的主要原因。[6]

三、市场驱动的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进程:

相互出口的增长及结构演变

我们将根据以上三个推论来研究中日韩贸易一体化的趋势。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OECD的BTD(OECD 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数据库。①BTD数据库采用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Rev.3),基于部门划分(农林牧渔、采矿、制造业等)的出口主要与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对这种部门结构的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将重点考察制成品出口结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变动趋势。在BTD数据中,制造业被分为10个子类,分别是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皮革和鞋类,木材及木制品,纸浆、纸、纸制品、印刷品及出版物,化学、橡胶、塑料和燃料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及金属制品业,机械及设备,运输设备,其他不能分类的制成品及回收业。BTD还根据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将制成品划分为高技术产品、高中技术产品、高低技术产品、低技术产品四个类别,并单独统计了各国的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数据。

1.中日韩三国相互出口的向心趋势

区域内国家相互贸易额占这些国家对世界的贸易总额的比重及其变动趋势是衡量区域贸易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认为是区域贸易自组织过程中的序参量。这一指标与经济体的规模及贸易量,经济及贸易的增长速度,空间及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接近程度等因素有关。这里我们主要考察中日韩三国的相互出口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

从计算结果看,中日韩三国相互出口占三国对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最低点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这一比重为13.57%,到2009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接近20%。三个国家中日韩对区域内的出口比重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以来韩国对区域内出口保持在30%左右。中国对区域内的出口比重总体上看呈下降趋势,最高时曾达25.4%,到2009年为12.6%。中国对区域内出口比重的下降与2001年加入WTO后其他国家对中国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世纪初欧美国家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关。

其次,我们用区域内出口增长与对世界的出口增长之比考察三个国家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动态趋势。计算公式为:

从计算结果看,三国相互出口总量的增长与三国对世界出口的增长之比在多数年份都大于1,说明中日韩相互出口要明显快于三国对世界的出口增长。日本在1995-2009年15年中有12年的比率大于1,韩国也有9年的比率大于1,说明这两个国家区域内出口增长也要快于其对世界的出口。中国的情况稍微有点例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主要国家(包括日韩)货币都大幅度贬值,但中国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实际上相当于货币大幅度升值,造成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大幅度减少,1998年,中国对区域内出口增长与中国对世界出口增长之比为-22.16,而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由于相对于日韩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更加开放,中国对日韩外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更快。

2.中日韩相互出口与进口国需求结构的契合趋势

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会导致区域内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产业分工,从而使贸易结构和方向发生改变。根据郝寿义(2007)的研究,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产业的空间布局发生改变,有很强时间价值取向、价格敏感及竞争性强的产品要求产品生产地尽可能靠近零部件生产地,因此造成上下游产业的集中布局;对异质性要素禀赋有偏好的产品则产生分散均衡,上下游企业会分别聚集在各自要素禀赋丰裕的地区,空间弱关联的产业链条也会分部在不同区域。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做出推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其对区域内其他国家的产品出口结构,将与所出口的产品性质有直接的关系,那些依赖要素禀赋的产品的出口结构将越来越趋同于本国的供给结构,而不依赖要素禀赋的产品出口,则会更多趋同于进口国的需求结构。我们使用一国从整个世界的进口结构表示这一国家的进口需求结构。区域内i国对j国的出口结构与j国的进口需求结构的相似度(以下简称出口—需求契合度)可表示为:

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国家之间的制成品出口结构都越来越靠近进口国的需求结构,其中,中国对韩国、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契合进口国的需求结构的趋势更加明显,1994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与韩国的进口结构的相似度只有0.55,到2009年,该指标提高到了0.84。日本对韩国、日本对中国契合度历年都比较高,而且整体上也是呈上升趋势。从各国、各年度的契合度均值可以清楚地看出区域内出口结构与需求结构越来越接近的事实。

进一步考察制成品的技术密集度结构,结论与制品产品结构的契合度基本相同。观察表4可以发现,三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密集度结构与各国的需求结构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均值从1994年的0.8上升到了2009年的0.85,其中中国对韩国、中国对日本及韩国对中国的契合度上升得更快一些,而韩国对日本的契合度有较小幅度的下降。日本对中韩的契合度各年度都处于高位,但变动相对比较平稳。

3.中日韩相互出口的结构差异化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域分工,因为各地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生产发展的历史差异,各生产部门必然会按照成本节约的规律重新布局,从而导致不同国家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区域内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相似度应该呈扩大的趋势。那么,在中日韩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各国贸易结构是不是朝着差异扩大的方向演进呢?以下我们通过对比中日韩三国相互出口的结构与三国对世界的出口结构来考察中日韩贸易(出口)结构演进的趋势。

首先计算i国与j国对区域内出口的结构相似度:

如果这一比值小于1,表示i和j两个国家对世界的出口结构相似度要小于区域内出口结构的相似度;如果比值大于1,则表明两国对世界出口的相似度大于区域内出口结构相似度,或者说,两国在区域内的出口结构差异要大于其在全球市场上出口结构的差异。计算结果见表5。

计算结果显示,中日韩三国区域内出口结构差异度指数在大多数年份都大于1,表明区域内出口结构差异度要大于三国对世界出口结构的差异度,区域内产业分工的趋势十分明显。其中中日、中韩的区域内出口差异在21世纪初有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与中国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有关。在我们所分析的三种结构中,部门结构受制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因此较为平稳;而制成品出口的技术密集度结构则因三国技术水平差异的缩小,差异越来越小。特别是日韩的技术结构差异度指数在大部分年份都小于1,尽管近年有微弱的上升趋势。

四、贸易自由化政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以上考察了基于市场力量的中日韩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发现区域内相互出口的增长超过了三国对世界出口的增长,相互出口的结构也更加契合区域内需求,国家之间的分工趋势也十分明显。但是,如果进一步考察以上指标的增长速率,会发现一些不太乐观的事实:三国一体化进程正在放缓。

用同样的方法对表5的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处理,结果如表7。可以看出,三国区域内出口结构差异指数的差分值在多数年份都为负值,表明三国之间的产业分工进程受到了外在力量的抑制。其中出口的部门结构差异指数保持了比较平稳的状态,但制成品的产品结构和技术密集度结构的一阶差分值都呈下降趋势,说明尽管中日韩基于市场力量的一体化过程进展较快,但由于三个国家之间仍存在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三国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尚处于较低的状态,使三国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受阻。

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当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政府间的经贸安排和合作给一体化过程提供强劲的拉力,来自市场的推动力和来自政府的拉动力形成合力,促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实现,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能与欧盟、北美抗衡的重要力量,为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提出已经十年有余,但进展一直非常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三国对自由化收益的不同考虑。从短期看,自由化的推进确实会对三国不同产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如日韩的农产品市场、中国的中高技术制成品市场等。但从长远来看,三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进出口配额及其他贸易保护措施,更大幅度地开放市场和投资,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会对三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抗御全球性危机和灾害性事件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中日韩自贸区的成立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均衡发展,减少美欧与亚洲国家的经济摩擦。已经有研究表明,签订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后,中日韩大部分产业的出口量都会增加,尤其韩国在化工和纺织,中国在农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日本在机械和化工产品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增长。[7]中日韩三国人口总数超过15亿,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亚洲的70%和世界的20%,中国已为日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也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来自市场的经济一体化要求已经十分迫切,通过政府层面谈判推动自贸区的建设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大势所趋。[8]

五、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中日韩三国基于市场力量驱动的贸易一体化体系已经初露端倪,三国区域内出口比重及出口增长超过了对全球出口的平均水平,三国区域内出口更加契合区域内的需求结构,而且三国在国际分工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三国地理空间上的近邻优势、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优势以及三国同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贸易大国的经济体规模优势。但仅仅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区域贸易一体化是不够的。分析表明,中日韩三国贸易增长的速率正在降低,进一步产业分工的后劲不足。经济贸易系统自组织过程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边界的束缚,在区域内实施更加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也就是说,来自市场的力量仅仅是一种内部的张力,区域贸易一体化的真正出现还需要来自政府的推动力,通过政府间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和合作协议,使区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顺,实现区域间资源的最优配置。

注释:

①全文数据可从OECD网站www.oecd.org/sti/btd获得。

标签:;  ;  ;  ;  ;  ;  ;  

从自组织理论看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趋势_中日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