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_大学论文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_大学论文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家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教战线正在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广大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以饱满的热情,为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刻,认真回顾和总结二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深入思考并正确处理关系当前和今后发展的若干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20年来,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政策和目标要求,切实贯彻“三个面向”,落实“两个全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逐步明确,改革思路措施逐步完善,实现了从恢复发展、加速发展到深层次发展的飞越。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从1949年的205所高校、11.6万人在校大学生, 发展到1965年的434所高校,67.4万人的在校大学生。 但紧接着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使高等教育受到灭顶之灾,“两个基本估计”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广大高校和知识分子的头上。粉碎“四人帮”后,作为党和政府拨乱反正的第一项重大措施,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消息传出,如同报春的惊雷,震撼了神州大地,人民群众奔走相告,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巨大的喜悦使人们从心底里发出欢呼:新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翻极左路线和“两个凡是”的束缚,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机。1983年国庆节,小平同志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号召,高瞻远瞩地为我国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战略指导方针。在“三个面向”思想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开始了加速发展、探索改革的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992年底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五”乃至本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针、政策。199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月党中央、 国务院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5年3月颁布了《教育法》, 去年又颁布了《高等教育法》。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交通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学校要做到“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理清了改革思路,增强了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高等教育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

(二)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占世界首位。

20年来,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由1977年的27.3万人, 增加到1997 年100多万人;在校生规模从62.5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317.4万人,年递增率8.6%;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980年的20.4万人增加到1997 年的100.4万人,在校生人数从49.7万人增加到272.5万人,年递增率10.5%。此外,研究生的培养从1978年恢复招生时年招生1.1万人,到1997 年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6.4万人和17.6万人, 同样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4%,1997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9.07%(含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形式,按新确定的参照国际可比性的统计口径计算),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等已率先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年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专科以上毕业生1801 万人, 其中专科毕业生1213万人,本科毕业生545万人,研究生43万人, 高等学校还为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的从业人员实施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20年来,高等学校在推动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20年来的发展已不再是重复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老路,我国高等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恢复高考以来培养的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高等教育20年的迅速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繁荣局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成就,是党和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结出的丰硕果实。当然现在高等教育仍存在滞后于时代要求的一面,特别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正确地评价,应当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时代是既相适应,也不相适应,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也需要登上新的台阶。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其诞生100 年来最为辉煌的、成就最为卓著的时期。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确保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好以下若干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改革中发展,这是2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20年的改革历程,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发展。首先,2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在整个国家大的改革背景下实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来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4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些正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壮阔的时代背景。其次,就教育本身来讲, 小平同志1983 年提出了“三个面向”,江泽民主席1996年在交大百年校庆讲话时提出了“两个全面”,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1985年制定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包括电视大学、国家自学考试制度等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都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高等教育现行的基本政策、基本措施、基本制度大都是这20年中制定或完善的,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学位制度、职称制度、各类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专业目录、教学内容、以及高校内部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组织结构等等各个方面,高等教育都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创新。回顾历史,没有改革,没有这些制度创新,就没有今天的高等教育的面貌和规模;展望未来,高等教育的根本出路仍然在于改革,只有继续坚持在改革中发展、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才能继续发展。因此,要防止有些人重“发展”、轻“改革”,谈起发展就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而一讲改革往往空空洞洞、少有措施、难见行动的状况和倾向。也就是说,要将兴奋点放到改革上,将落脚点放在发展上,让迈向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仍然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

第二,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这是总结前20年甚至是建国50年经验的结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因此,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改进和加强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新的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点。发展高教究竟为了什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能认为这些问题已经没有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20年,极左的禁区已经被冲破,但是也要看到另一种危险,即德育受到了忽视。我个人认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能说我们在德育上是很成功的。现在国外有一种反映,说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比较自私,是否准确还可商榷,但现实中确有一些大学生考虑个人比较多,甚至调侃理想、嘲弄情操、怀疑人格,不讲理想、情操、道德;也确有一些学校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不够。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历史要求他们要担负起振兴中华的时代的责任。对他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固然重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更为重要。21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三者要在他们身上统一起来。我们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方面是指要向他们传授最新的科学知识,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勤于攀登的雄心壮志。在这些方面,相当数量高校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状况与时代要求、党和人民的期待之间尚有差距。当然这些问题光靠学校不行,社会风气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但不论社会风气如何,高校都有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包括积极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因此,时代发展到今天,仍然要强调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并赋予新的时代的内容,这是高校校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单纯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就是为了提高毛入学率或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却忘掉了要培养合格人才的发展,必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历史性问题。

第三,处理好数量、规模、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针;处理好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的关系,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这样的方针,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天高教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往往就是重规模、重数量、重速度,轻结构、轻质量、轻效益。这之中有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是缺乏质量意识,盲目追求数量目标。数量与质量的争论,不知持续了多少年。应该说,我国的高教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在世界上是不低的,特别是一批重点高校和有特色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完全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学校的质量相比较。但确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一批学者,一谈发展就是数量、规模的扩大,就是学校的升格、“铺新摊子”,很少提及甚至根本不提质量,甚至有人鼓吹数量发展,质量就应该下降。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成人教育机构,也为了多创收,盲目追求数量。当然,希望高教发展快一些的意见完全正常,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质量。一段时间以来,似乎一谈质量就是保守,这是令人奇怪的。为把住质量关,教育部门和视质量为生命的大批高校居然要承受来自一些方面的某种压力。

误区之二是结构问题相当长时期内得不到重视,以致于现在结构问题依然很严重。比如专业结构就是大问题,在一个学校看来,增设一些热门专业是合理的,但如果许多学校都开设同一专业,就全社会而言就可能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以1995年为例,全国在校540万大学生中, 学会计学专业的竟然有52万人,这固然体现了高校积极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面,但也反映出了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产生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本来我国会计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很少,短短几年中,怎么会有那么多教授会计学的教师?再如,当前社会急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发展的呼声虽高,但一些地方和学校往往是“升格”、铺新摊子方面的热情更高,真正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上下功夫,亦即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却显得不够,甚至差距很大。还有教育内部初、中、高层次结构、高教本身科类专业结构、高校布局结构等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都势必严重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误区之三是对效益的理解过于狭隘。有的学校认为办热门专业,生源充足就是效益,有的认为经济利益最大化就是效益。笔者认为,对教育事业来讲,提高办学效益就是以同等的投入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既要考虑规模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而提高办学效益与提高教育投入并不矛盾,提高办学效益的主要责任在学校。1985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并还将进一步扩大。但是,自主权也得有规可循,也得有制约,最有效的机制就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极个别学校把办学效益混同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法律法规不健全、主管部门又疏于管理的空档,把学校办成社会上称之为“学店”的做法,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当然这是走向极端的“典型”,但必须防止这种不健康的办学行为和倾向。

要冲破上述影响高教发展的误区,当务之急是必须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统一人们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发展的完整内涵应该是8 个字的有机结合,即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改革与发展,要更重视改革;数量与质量,要更重视质量;德育与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一指示非常及时,完全正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当全面贯彻落实。

第四,正确处理正规普通高教与多种形式高教的关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规普通高教主要指全日制普通高校教育,多种形式高教指电大、函授、业大、自考等。多种形式发展高教是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需要和必然。2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保证所有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都有直升大学的机会。因此,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实际上还是精英选拔,还有很多具有接受高等教育资格的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一些人不能选择上大学,因此,政府、社会有责任在其工作以后向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另外,终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国际潮流,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是适应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接受终身教育愿望的需要。自1979年创办电大,1983年首创国家自考制度以来,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普通高校招生量。目前,在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中,通过电大、函授、夜大学进行学习的人数已占到21%;全国参加自学考试人数累计已达2000多万,累计本科毕业生7.8万人、专科毕业生174万人。以97年为例,自考载籍考生达915万人,拿到专科证书的28.9万人。成人、电大、 自考等教学形式相继创立,使高等教育全日制和业余教育结合,多形式、多规格发展,初步形成了“两条腿”发展的格局。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今后,仍应继续积极、健康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包括现代远程教育。要鼓励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办出各自的特色,而不是都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看齐,否则,如果普遍出现所谓“成教不成”、“自考不自”,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力,因此必须防止这种倾向。

第五,处理好政府投资与多渠道筹资的关系,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体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高等教育必须以国家办学为主,政府投入依然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但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仅靠政府办学、投入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没有必要也没有足够财力支撑全部的高等教育,长期包下去势必抑制其进一步的发展。20年来探索与尝试的实践证明,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办学体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是行之有效的。1985年起,国家改变对高等学校学费全部包下来的办法,开始招收委托培养和自费生,并逐渐扩大比例;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所有学生均实行缴费上学。与此同时,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确定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采取措施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此外,国家还鼓励各界包括海外捐资助学。改革使高等教育成本由社会和个人分担的观念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高等教育以往单一由国家办学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据统计,经过多年努力,到1997年,当年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65%,其他渠道注入经费已占35%。这个比例已基本接近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

纵观各国经验,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需要经济领域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民间资本的大量积累。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办高校的社会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之中。我们要依据客观条件,脚踏实地地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缴费上学的比例也将会有所增加,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通过收费的办法加快发展的速度。

目前主要问题是政府教育投入尚未达到规定的标准。199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531.73亿(其中用于高教的约420亿,占18%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全世界平均5.1%)。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1862.54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9%,比96年的2.44%、95 年的 2.46%稍有好转,但距离《纲要》要求的4%还很远,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早已超过4%。因此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不能不适当地、 过多地强调个人负担,我个人始终认为政府要较多地增加投入。政府没有钱的说法是不对的,关键是投资结构、投资方向问题。长期以来,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企业并不少见,如果少搞一些这样的“建设”项目,把那些钱用于教育、高教,面貌马上就不同了。所以朱总理讲,少搞几个重复建设,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教育,教育经费就能上来。1985年教育财政性支出曾经占GDP的3.25%,1990年还占3.04%,因此达到4%并不是天方夜谭。小平同志讲,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国务院已经决定,今后三年,中央本级财政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于教育,有的省也在研究要增加。但离4%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宣传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不要忘记要呼吁、要求、坚持政府投入是主要的。要建立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投入体制,保证高教持续发展,仍然有许多艰苦的工作。投入问题不解决,怎么讲都没用。现在高校物色校长人选难,原因之一是难在高校校长难当,主要是经费紧张。 我国现在年国内生产总值是7万多亿,一个百分点就是700多亿, 如果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在比例上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目前高校的校长就好当多了。

第六,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坚持按需要定发展,以条件定规模,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正确发展观。办任何一件事情都会遇到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在处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有时还十分尖锐)之中发展的。就需要而言,既包括21世纪科技革命、经济竞争、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要充分估计,也包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明显,愿望非常强烈,独生子女政策、东方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则强化了这种需要。当前我们主要根据这两种需要,特别是第一种需要来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前面讲的条件又分为宏观和微观条件。宏观上有两点:投入支撑能力;就业情况亦即社会吸纳人才的能力。对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恐怕也要从市场经济的观点来重新认识,也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计划经济思想去考虑一出校门人人都能分配工作;过去人才储备是国家进行,现在应由政府和社会分别进行,国家储备一部分,社会一部分,社会这部分储备的方式之一就是暂时没有工作,在家侍业。因此,少量大学生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应视为正常现象,社会、学生都应正确对待。但从国家来讲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毕竟是穷国办大教育,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不可能不影响高教的发展规模。当然,我们也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己去创业,但这会有一个过程。总之,就业虽然不能象过去和招生联系的那么紧密,但毕竟是宏观制约条件。微观条件主要是指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师资、运行经费等。现在,有些学校也是牺牲学生的权益、牺牲教学质量来扩大规模的,学生的住宿等生活条件过于紧张,体育设施很少,实验条件紧张,实习经费困难。受教育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是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因办学条件影响教育质量,必然损害受教育者的基本权益。将来也许会有那么一天,“3·15”成为校长要认真对待的日子。需要提醒的是, 教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正在觉醒当中。

正如前述,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到1997年,毛入学率已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但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欠帐太多,鉴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仍然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继续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这对矛盾的主导方面是需要,要求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当前的矛盾焦点是经费投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入和办学条件,而不是每年的招生计划。发展高等教育一定要在增加政府投入、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方面下功夫,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毕业生就业状况、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等因素,以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里附带说一个问题,就是要准确地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地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比如说,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统计口径窄于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因而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引用就要慎重;再如,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按期毕业率远远高于美国等国家,这就使在校生规模的可比性带来影响;又如,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的1800万专科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3—4亿人口之中,而不是分布在12亿人口中,这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发展时应当考虑到的。

前面讲的稳中求进就是要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高教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有的省,9年义务教育非常困难, 但还要不适当地急于增设高校,盲目追求高教数量规模,这样一种发展的积极性应加强引导,要规范到不铺新摊子、内涵发展为主的思路上来。对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公办近2000所高校已经不少,关键是充实提高,把这些学校真正办好。好中求快是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基础教育比较好,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比较大,群众支付能力比较强,办学质量、效益比较好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应当更快一些。当然,快也要前后兼顾,防止大起大落。今年大起,明年大落的做法,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1992年到1993年,一年时间普通高校在校生激增35万多,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后来经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勉强逐步消化其影响和后果,1994年比1993年持续增加26万多,“大起”才没有造成“大落”。尽管如此,那一次的负面影响仍然持续了一段时间。还应当指出,即使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也不宜提“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这类过于超前的不切实际的提法。

第七,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坚持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的工作原则。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不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是不行的。1954年,我国政府第一次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医学院等6所重点高校。 此后,1960年前后、1978年又两次确定了一批重点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1995年我国开始启动“211工程”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这一工程已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国还将努力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增强综合国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当然重点建设应建立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而不能以影响、牺牲其他高校的发展,更不能以影响、牺牲基础教育为代价。

第八,高等学校发展定位上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坚持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贯彻这一指示,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科学定位,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等,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不应千篇一律、互相攀比,当然,正当的竞争是鼓励的。社会对人才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卫星要上天,马桶也不能漏水。因而,虽然大家都在办学,都要培养合格人才,但不能每个学校都定位在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个大问题。要在特色上上水平。例如无锡轻工大学,它的定位是培养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的技术人才,它的工业设计、酿造等专业是全国一流的。再如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规模不大,但名声不小。高校都和清华、北大比层次没有必要。不要一味地办了专科要升本科、办了本科要搞硕士点、有了硕士点要争博士点。要比特色、比水平,要在特色上做文章。我们说高水平,并不是都搞博士点,而是在各自的层次上、类别上办出水平,作出贡献,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满足社会多元的人才需要。

第九,处理好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与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关系,形成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政府依法治教的局面。我国在改革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结束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有力地维护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原则,促进和保证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依法治教已经提上日程。但无庸讳言,在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与依法办学的关系上,无论过去和现在,处理得都还不尽人意。一讲加强管理,就把学校捆死,一讲调动积极性,就好象法律法规可以不要了。例如,社会力量办学,是符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少民办教育机构的奋斗、敬业精神令人感佩,可是也有一些民办教育机构,违规办学却又谁也管不得,谁管谁就是“管、卡、压”,就是“反对社会力量办学”。再如,《高等教育法》已于今年实施,现在一个紧迫问题是,根据该法,低层次学校办高层次教育属于违法行为,怎么办?只能依法办事,低层次学校办高层次教育的情况不允许再发生。总的说来,各级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学校的积极性都要调动,但也要规范办学行为,最终要形成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政府依法治教这样一种良好的局面。为此,我们还要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下很大的功夫。

总之,高等教育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好上述九个方面的十种关系,对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十分迫切。这些问题总体上是宏观的,但对微观上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已经原则审议通过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即将启动,只要我们坚持“三个面向”、“两个全面”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遵循教育规律,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相互关系,再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必将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也必将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注:本文根据作者1998年11月17日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的报告整理而成。

标签:;  ;  ;  ;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