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中学 李双 田永红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普及,使教育技术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水平。中学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和其他数学学科一样,除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等以外,还应着眼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几何知识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介绍图形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从运动变化中发现图形的性质
几何中,某些图形位置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图形在运动中产生的,是运动中的特殊位置,如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等。抓住“形”这一特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三切线长定理教学中,我先给出,已知:PT与PF是⊙O的两条切线,T,F为切点,连接PO,求证:PT=PF,∠TPO=∠FPO。学生观察、思考,很快得出结论,我立即指出:这就是切线长定理。然后用运动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切线PT不动,移动切线PF,它和圆交于A,B两点,那么,我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PT2=PA?PB吗?
证明:连接TA,TB,TO,AO,由于PT是⊙O的切线,可得OT⊥PT,∠2=90°-∠1,∠AOT=2∠B(圆心角等于它所对的同弧上圆周角的2倍),在等腰△TOA中,∠TOA=180°-2∠1=2(90°-∠1),则∠2=∠B,又由于∠P=∠P,于是△TPA∽△PBT,得PA:PT=PT:PB,即PT2=PA?PB。待学生证明后我马上指出:这就是切割线定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中两个重要定理,而且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己发现,自己证明,老师适时予以指导点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不同的图形之间大都有相互内在联系,有些图形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图形发展变化而得的,如旋转图形中的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当把中心对称中的两个图形看作是一个整体时,它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图形之间的性质特征,变化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在变中学,学中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图形的位置运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得出规律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分析、归纳,对问题进行果断的判断。
在初三抛物线的平移教学中,结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得出抛物线平移的规律总结:(1)抛物线y=ax2平移得到y=a(x-h)2+k的口诀为: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梢,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2)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看课件抛物线的平移,然后给出这样两个练习题:
练习一:将抛物线Y=3x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什么呢?在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Y=3(X+2)2+3时,我及时给予鼓励性点评。那么,如果我们把抛物线Y=3(X+2)2+3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抛物线呢?
练习二:如果抛物线Y=2X2不动,把X轴、Y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新的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又是什么呢?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得出Y =2(x+2)2-2。
本节课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乐学善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从定理教学,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
一题多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比如我在教授九年级复习课例题时,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AE∥FC,求证:BE=DF。从已知条件中,我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出三种较好的证明方法。
证法一:由AE∥FC得∠1=∠2,再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得AB=CD,∠3=∠4,于是可证得△ABE≌△CDF(AAS)可得BE=DF。
证法二:由AE∥CF,可得∠1=∠2,于是∠5=∠6,再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得AD=BC,∠7=∠8,可得△ADE≌△BCF(AAS),可得BF=DE.从而可证得BE=DF。
证法三:连AC与BD交于点O,则AO=CO,BO=DO,且易证△AEO≌△CFO,从而可证得BE=DF。
总而言之,在几何教学中,我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在揭示材料内在联系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使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从中发现几何元素中的内在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李双,田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抛物线论文; 图形论文; 学生论文; 切线论文; 能力论文; 位置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