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观察论文_罗继琼

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 贵州瓮安 5504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集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中药灌肠;微波;盆腔炎性包块

盆腔炎性包块是指女性盆腔脏器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盆腔慢性炎症性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部的隐痛和钝痛、腰骶部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特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具体内容见下文。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5.25±3.26)岁,B超检查盆腔包块大小平均为3.60cm×4.91cm。

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5.32±3.29)岁,B超检查盆腔包块大小平均为3.61cm×5.10cm。

对比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照射。

1.2.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措施

采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721)3g+替硝唑(贵州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117)0.4g(或者甲硝唑0.5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微波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设定微波功率30W,将微波辐射探头放于患者盆腔位置,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两次。

1.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措施

在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抗生素、微波治疗方式同对照组,中药灌肠处方(复方红藤汤加减):红藤30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丹参30g、金银花20g、连翘20g、紫花地丁25g、茯苓20g、赤芍20g、川楝子20g、延胡索20g,将以上方药一剂水煎脓缩至200ml左右,分两次灌肠用,待药液温度降至38-40度,患者取右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使肛管插入肛门,将中药缓慢直肠滴入,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一日一剂,每天两次,10~15天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白带增多、腹痛等症状消失,B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

有效:患者白带增多、腹痛等症状缓解,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大于50%。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盆腔包块未缩小。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观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可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所示。

3 讨论

盆腔炎性包块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由于盆腔组织炎性渗出、出血,导致炎性组织增生相互粘连在一起,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药物不能渗透进入炎性包块中,治疗效果较差,且易复发[2]。

盆腔炎性包块的形成主要由于湿热、寒湿的侵入导致患者经脉不通而出现气滞血瘀。中医认为盆腔炎性包块主要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采用中药灌肠局部给药方式,有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位置,减少炎液的渗出,改善盆腔的血供,使得粘连的炎性组织松解,能够在减少药物使用的基础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盆腔炎性包块[3]。其中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红藤清热利湿,赤芍、丹参活血化瘀,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全方配伍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功效,能够有效的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包块的消散;通过联合微波疗法可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消除,提高血管通透性,进一步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抗生素能够消炎,有效的控制炎症扩散,改善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但是长时期的使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抗生素药物相比,中药灌肠,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不经过肝代谢,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起到化瘀的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根据综上情况可知,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秦文桦,张晓云,黄惠萍等.应用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45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424-425.

[2]孙彩萍,黄卫红.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37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84-185.

[3]张进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性包块15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56-57.

[4]路红.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盆腔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4):311-312.

[5]徐晶,马红霞,史艳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腔包块20例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3,31(6):25-27.

论文作者:罗继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观察论文_罗继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