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 广州市510630
【摘要】目的:探索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中不同营养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6名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34例,对照组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水平、手术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的手术恢复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围术期,优质营养治疗方式可为患者病情缓解提供足够营养,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肿瘤;围术期;不同营养治疗方式;营养水平
妇科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在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大小便变化、白带改变等,其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在围术期,应加强对患者营养治疗,可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1]。我院本次尝试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不同营养治疗方式,探索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66名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利用不同营养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研究,将66名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34例,观察组年龄为26-62岁,平均(44.25±2.1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61岁,平均(43.30±3.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66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主要有全麻下行子宫全切加双附件切除手术、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手术之后6h可让患者使用流质食物,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疾病发展为基础调整饮食。
观察组可在手术前4d,相关人员应对患者饮食营养实施均衡搭配,在手术麻醉清醒后,在病房中,若未曾发现患者有呕吐、恶心等现象,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营养治疗,可提醒患者少量饮用温水,发现其无明显异常之后,可每隔3h提醒患者补充流质食物,并且同时摄入半流质食物、软食。在治疗期间,多次提醒患者少量多餐食用高蛋白等食物可补充患者营养。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持续1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手术恢复情况对比。
(2)两组患者营养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生的数据,可将研究结果产生的资料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表示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恢复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营养水平。
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妇科肿瘤是一种常见女性疾病,其会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2]。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后,多数患者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其蛋白质不断消耗,加上疾病对于患者身体本身会存在消耗,导致其在围术期会存在不同程度营养缺乏[3]。多数医生对于患者早期营养治疗缺乏一定认识,将手术前时间设置过长,导致患者产生营养不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在手术前应加强营养。妇科肿瘤手术之后,应对患者实施营养治疗,保障其营养均衡,促进其治疗效果增强[4]。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于患者身体恢复会有不同结果[5]。本次研究对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实施必要对比,了解患者的营养水平与手术恢复情况。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恢复情况整体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采用的营养治疗方式可减少患者营养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为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优质营养治疗,可增强其营养补充,对于病情缓解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被大面积采用。
参考文献:
[1]杨志忠.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5):126-127.
[2]贾凡, 徐爱云, 徐蓝兰,等. 术后护理路径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9).
[3]戴智莉. 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医学信息, 2016, 29(3):336-337.
[4]施章时[1], 厉周[2], 周五一[1],等.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4, 21(4):217-221.
[5]孔庆元, 许毓敏, 王晓乐,等. 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0):32-34.
论文作者:卢欣,林秋菊,王爱平,谢秋如,李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肿瘤论文; 妇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方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