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在状态皆因误将压力当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皆因论文,状态论文,压力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讲述:理想照不进现实里
“就要考试了,可是我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东西都没看,开学以来自己一直像是在混日子,老师上课我也听,但是总觉得左耳进、右耳出,明明听得很明白,但是一做题就似是而非。”刚升入高一的郭勇最近很烦躁,明明期终考试近在眼前,可是自己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书。“我挺重视这次考试的,同学们成绩都不相上下,我觉得这次考试不但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同时也可以摆正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听了郭勇的话,维维姐姐不得不对眼前这个看上去有些毛愣青涩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不过,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郭勇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忧心忡忡,学习状态迟迟不能找到最佳,看着身边的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态度,他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不过这还都不算什么,他曾经在开学初给自己悄悄定下一个目标,希望能把成绩保持在全班前十名,“但现在看来,这估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勇说。
专家诊断:别把学习压力误当动力
听了郭勇同学的讲述,本期邀请的心理专家陆明月老师说,许多同学在升入新学校后,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能提前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这是好的,但是往往困难想得太多,结果反而因为这些自己假设的困难为自己造成了心理压力。“我与许多有过相似问题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心理素质可能不是很好,甚至喜欢自己吓唬自己,人为地为自己制造困难,同时当真正的困难出现时,可能又因为准备不足,显得手忙脚乱,加上我们的家长老师总是给学生们灌输‘迎接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念,所以把一切被视作学习困难带来的问题都当做鼓舞学习的动力,这样压力不及时排解,当然就像滚雪球,等到同学们自己发现时,可能已经很严重了。”陆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与郭勇面临一样困境的同学们的问题所在。
压力?动力?必须分清楚
听了陆老师的一席话,郭勇同学似乎有所领悟,但是他马上询问,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难道不是一回事儿吗?不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把压力化为动力”吗?
对于郭勇的疑惑,陆老师笑说,化压力为动力,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压力都可以“无负担”地转化成我们前进的动力,把学习压力转化成学习动力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陆老师解释说,升入新的学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里有个好的开始,不单是学习方面,还包括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心理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学生们,希望自己能表现出独立、成熟的状态,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绝对不能因此让自己陷入压力的怪圈里。”针对郭勇同学开学之初为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陆老师说,他在为自己规划时,考虑得是否充分,对周围环境是否了解,这些都影响到他目标设定的可执行性有多高,“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压力就是来自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过高的目标会导致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因为总是有差距而自信心备受打击。”所以陆老师建议郭勇如果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比较“靠谱儿”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这次考试之后,综合全班的成绩,以及自己这一次所处的位置,然后比较合理地为自己制定目标。”
而郭勇现在的状态调整之所以不甚理想,陆老师指出,是因为在出现问题以后,他并没有能积极总结自己,只是将一切看成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也会给自己在潜意识中造成很大的压力,“压力有时就是自寻烦恼,如果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急于‘责怪’自己,而是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陆老师也表示,郭勇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总是找不到,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办法掌控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地去逃避,更何论去将压力化为动力呢?“只有我们将压力掌控在自己的所控范围内,才能将它有效地转化成动力,进而促进学习。”
卸下包袱状态自然来
在听了陆老师分析的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之间的关系后,郭勇茅塞顿开,他自己也表示,在开学之前,他也曾与一些过来人聊过,他们每个人对待高中学习都强调,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学习状态,要想取得好成绩则一定要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正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让他在潜意识中特别注意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但是又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所以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点不堪重负,听了陆老师的分析,他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卸下了身上的包袱,感觉可以轻装上路了。
看来认清学习动力与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对于调整学习状态是非常有用的。那么在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呢?看看陆老师还有哪些好建议。
首先,陆老师指出郭勇同学所说的学习效率对于提高学习成绩、保证学习状态是非常关键的,“可是有很多同学觉得,学习效率就是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题,这样才是高效率,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她说,学习效率是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进行学习,而并不是说坐在书桌前就是在学习,“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延长无用的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果在延长学习时间后,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这反而说明是在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劳逸结合,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学习状态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中。
其次,是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难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也比较有利于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好像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被灌输一种思想,做难题、做怪题,遇到问题不能退缩,要死抠。正因如此,学生们往往错过对学习来说更重要的基础部分,所以成绩并不理想。这也说明,如果不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想要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也是很困难的。”每一个阶段学习的侧重点都是不尽相同的,单一的学习方法也许比较容易沿袭,但是并不能保证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就像郭勇,开学之初,他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身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但是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都会发生改变,所以适时调整,会有利于促使自己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自己心态的“管理”。“郭勇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感觉’,他在自己不能进入他认为正确或是高效的学习状态时,自我感觉就处在一个低谷期,尤其是当自己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时,用自己的短处去比人家的长处,那么当然会越比越让自己失去信心,‘感觉’自己不在状态,这样的心理暗示也是非常消极的。”陆老师强调,每个人的心理潜能都是无穷的,同时也是对自身影响最为明显的,“当你觉得自己能行时,你就会非常有自信地去处理问题;而当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那么明明可以很好处理的问题也会让你‘马失前蹄’。”因此,陆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自己面对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时,在分析问题之前,先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听听音乐,和朋友、师长聊聊天,或是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先让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只有当自己放松之后,在分析问题时才会客观、公正,较少地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也会比较冷静地看到自己不足,这对于自身调整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