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是路桥工程基础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地基加固工艺,有助于提高地基承载力,确保后续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研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旨在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也较为繁杂,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大难点。
一、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准备
首先是地质勘察工作,在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前,技术人员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勘察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情况,之后确定具体资料,并根据资料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桩位放样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必须在遵循整体至局部原则的基础上准确测量全站仪设备,保证桩位放样的准确性,确定具体位置。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预埋钢护筒,找准圆心使护筒重心与桩中心线重合,再利用水平尺检查护筒的竖直性,据此尽量缩小误差,满足实际设计需求。最后应做好护壁工作,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孔洞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桥梁后期施工质量,为了避免在钻孔后发生坍塌问题,技术人员应利用砂浆对孔洞进行护壁,充分利用地下水压力,从而有效提升护壁的稳定性。
二、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2.1钻孔施工工艺的技术分析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桩位的放样工作,在埋设护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保证操作过程的科学规范性。护筒内径比桩径大至少200mm,壁厚应能使护筒保持圆筒状且不变形。在护筒内部的下端口及横向的部位采用的是强度较大的焊接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变形现象的出现。护筒的埋置深度在旱地或筑岛处宜为2~4m,在水中或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经计算确定,护筒顶面宜高于地面0.3m或水面1.0~2.0m)。以上主要为使泥浆保持在护筒内。
在泥浆的制备过程中,其循环槽底的纵坡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泥沙沉降的速度最大不超过10cm/s。而在冲击钻钻孔施工的过程中,管脚附近的区域需要重点的施工,保证利用小冲程方法制造泥浆的过程能够变得简单高效。当正常的冲击作业开始后,只有当钻孔的深度达到4m左右时才能完成掏渣的作业。
2.2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工艺的技术分析
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钢筋笼的加工及钢筋骨架的起吊工作。利用加劲筋成型的方法进行分段的加工制造,形成了钢筋笼。它的外面必须标出主筋的位置,并加上劲筋圈。
通过焊接的方法将主筋与劲筋圈连在一起,位置上保持垂直的关系,并需要十字钢筋的做辅助支撑。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为了使保护层的厚度达到实际的生产要求,就必须焊接好定位钢筋。钢筋骨架的起吊过程中,为了避免变形问题的发生。通过对骨架的下部及中间位置的选择,采用的是两点吊的方法。第一吊点发挥作用时,骨架只是刚刚被吊起。当骨架与地面完全脱离后,停止第一吊点的相关工作,开始第二吊点的操作。第二吊点停止工作的标志是骨架与地面保持相互垂直的状态。最后进行一定的检验,骨架弯曲的部分需要调直,最后都是以顺直的方式分布。
2.3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技术分析
混凝土施工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其相关的设计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的具体的强度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的配比值必须符合实际的工程要求,保证水下混凝土的顺利灌注。
三、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质量控制
3.1施工前质量控制
一是材料准备。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前要严格检查材料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由于钻孔灌注桩施过程工中用到的混凝土较多,因此,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二是人员准备。不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熟悉施工图纸,并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因此,在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明确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规范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三是场地准备。在施工前,要将场地中的软土进行处理并压实,依据施工场地的地形条件进行导向架、筑岛的搭建,同时,做好水、电等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3.2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1)成桩清孔方面的质量控制。在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清孔工作,彻底清除桩底的残渣,减少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在实际清理期间,应确保岩粒与沉渣达到悬浮状态,利用泥浆流动产生的冲击力将其打碎,之后再利用泥浆粘合力将其带出钻孔,达到预期的清理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灌注桩的清理效果,工作人员还应严格控制泥浆指标,确保混凝土的粘合力处于15min~20min之间,且还应选择高塑性或膨润土,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确定土质具体比例。
(2)成桩期间钢筋笼方面的质量控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制作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钻孔灌注桩的稳定性,对此,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笼的质量水平。首先,在制作期间应严格检查钢筋笼的制作材料,包括材料出厂检验报告、产品质量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书等,确保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至施工过程中。其次,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技术要求,严格控制钢筋强度、抗氧化能力。钢筋笼处于钻架底梁位置,为了确保钢筋笼埋入深度符合要求,则应适当调整底梁高度。再次,在完成钢筋笼的制作工作后,还应进行严格的检验与验收,及时补救施工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应严格控制钢筋笼的下放过程,若下放期间出现阻力,还应及时吊起切忌不可强行下放,必须在清除障碍后再重新下放,以免损坏钢筋笼。若下放钢筋笼时出现倾斜问题,应及时修复钻孔,直至满足标准要求。
(3)灌注泥浆前的质量控制。在完成泥浆灌注工作前,工作人员还应二次清理钻孔,并确保其与设定标准高度保持一致,这样才可以顺利进行此后的泥浆灌注工作。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反浆比例,为了有效吊起钢筋笼,其反浆比例必须小于1。除此之外,在吊放钢筋笼时,还应正确存放混凝土导管,在沉放前便应检测钢筋笼的整体性能,以免此后出现漏浆、漏气等问题。在吊放钢筋笼与导管时,其不会一直保持悬浮状态,期间很容易出现沉渣,影响了施工的顺利性,据此工作人员还应做好钻孔的二次清理工作。
(4)水下灌注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水下灌注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基本的清孔准备工作,强化分析控制灌注过程中出现的离析问题。实际灌注前,工作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检测水泥中各项材料的具体配比情况及实际性能,从而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在进行水下灌注工作时,其主要原料则为硅,对此施工期间还应加强硅原料的检验工作,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与材料。同时,在制作桩混凝土时也应严格参照具体规范要求,期间最为关键的则是保证合理的搅拌时间,掌握正确的搅拌方法,唯有此才可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与保水性。
四、结束语
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钻孔灌注桩所涉及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探讨。钻孔灌注桩作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安全性能的高低影响着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钻孔灌注桩的研究工作,需要考虑综合的影响因素,对于做好桥梁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骏.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地产,2019(13):101.
[2]成安明.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应用和质量控制研究[J].地产,2019(12):155.
论文作者:刘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钻孔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桥梁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泥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