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变电站值班人员而言,倒闸操作是一项重要值班内容,若变电站缺乏明确的倒闸操作规范,极易出现操作失误,轻则导致变电站局部设备出现损坏,重则导致系统瘫痪及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确保变电站人员具备较强倒闸操作规范性措施,提高意识。变电站管理层需提高值班人员倒闸操作规范性,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值班员;倒闸操作;规范性策略
一、变电站倒闸操作中产生危害原因
(一)倒闸操作依据不准确
在变电运转中,倒闸数据需要被做为倒闸工作凭据的理论基础,因为倒闸工作凭据不正确,会致使数据精准性、规范性程度达不到高要求,由此出现倒闸误操作,从而引发不应该出现的操作麻烦。在变电运行中,变电数据管理人员不能准确的掌握倒闸操作阶段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据变化,变电倒闸操作人员依据数据进行操作过程中,无法掌控变电内部电流输送情况,倒闸闭合时,内部电流突然中断产生巨大的电流冲击,不仅变电电路受到影响,同样也对倒闸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二)防护措施的正常运转作用失灵
我国电力供应系统庞大,为了保障变电系统中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对变电系统中进行附近安装了防护检测措施。受到自然环境中暴晒、雨淋、氧化生等长时间的侵蚀,导致部分地区变电倒闸的自身保护措施失灵,防护系统无法发挥倒闸保护作用,对变电中电流的维护控制作用不强,使变电系统中容易产生倒闸误操作的事件发生。
(三)变电管理制度的应用程度较低
对变电人员操作管理制度的管理明确性不高,一方面,变电倒闸安装人员的安装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正常安装程序进行安装,为变电运行的后期操作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变电管里制度中对变电倒闸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贯彻不深入,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性较低,容易凭借“经验论”进行倒闸控制,从而增加了变电运行倒闸误操作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的机率,对定力供应系统的平稳发展造成影响。
(四)操作作业本身难度带来的危险
电气操作作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变电站的日常作业操作,尤其是对于倒闸操作,其难度大、操作步骤多等都给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对其操作难度进行风险评估也十分必要。如对于多电气单元的操作,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大型电网的运行本身就存在风险,所以其操作难度及风险发生概率也非常大,需要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以及执行应变能力;另外,对于变电站中的单一单元的电气操作,以往这类操作在出现故障时,带来的风险危害不大,值班人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不加重视,一旦危险加大,极易酿成安全事故。
二、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的控制措施
(一)做好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票编制与控制
操作票编制也会影响到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情况,所以在实际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电网实际情况的联系,如果电网操作难度较大,就要先设置好主接线图与继电保护等,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理清编制思路,防止漏项的出现,并注意专业术语的应用,增强专业性;②做好定值区计算,减少计算错误的出现;③严格审核操作票,在审核的过程中务必有专业且拥有丰富操作经验的操作人才参与,如果在审核中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更正,防止恶性事件发生;④做好继电设备等的防护,为保证编制内容切实可用,相关工作人员在编制前应做好实地考察,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追问,真正做到制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操作票内容的可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定期检修更新,确保设备安全
设备的陈旧老化极易发生带来操作危险,因此定期对使用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严重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新升级,确保设备运行的绝对安全。设备检查检修要认真规范,如在检查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时应以设备的实际位置为准,在无法确定实际位置,应参考多项指标进行确认,不能仅凭经验;在操作完成之后还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装设围栏、挂标示牌、接地线等方面,设备要符合检修的要求,不达标准不能投入使用。
(三)制定值班员的作业规范
值班员的工作目前出现有比较随意的情况,这都是由于值班员的作业规范没有制定明确所造成的。目前,电网的相关部分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以母线PT投退为例子,探讨制定值班员的作业规范的重要性。母线PT投退一般有四种方式。第一,是先断开母线上所有出线后断开PT。第二,是要先断开PT,然后断开出线。第三,首先要将母线上部分出线断开,其次,是将PT断开,最后,要将剩下的PT断开。第四种方式,是先将母线上的出线断至只剩一根,之后再断开PT,最后将剩下的一根出线断开。这四种方式都可以实现母线PT的投退,这就给值班人员提供了非常多的选择,这就使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生随意使用的情况,但实际上,这四种方式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起到的效果虽然类似,但是,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还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要对值班员的作业进行严格的规范,防止他们因为随意性而导致变电站出现事故。电网相关部门要根据值班员的具体工作,制定好作业的规范,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并以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值班员的手中,让他们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来进行作业,不能随便的更改操作规范,从而提高值班员的倒闸规范性操作水平,有助于更好的保障变电站值班员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四)强化技术保护
由于设备技术也是促使倒闸作业误操作产生的要素,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强化技术保护,经常检查倒闸操作设备,定期做维护,如果发现设备中存在问题,就要立即采取维修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异常问题。在高压开关柜单间隔停送电操作时,如果不能保证母线停电,可以先将主变跳需操作间隔所在母线段总路及分段(母联)的后备保护时限压缩至0.2s,再进行进、出小车或者分、合隔离开关操作,操作结束后恢复主变后备保护时限。这样除了可以因设备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而能更快速地切除故障点,还可以更有效减少因误操作而导致的对人身和设备的伤害。在倒闸作业中,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工作,并注意操作的应用,按照操作票上的内容操作,杜绝跳项或漏项的出现,如果实在需要跳项等,应先让专业人员检测,经过批准后再实施。同时,在验电等工作中,一定要佩戴绝缘手套,尽量避免在雷雨天作业。此外,在还要做好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让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定期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做考察。这些都是有效减少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有效措施。反复审核操作票的正确性,复杂、大型操作要反复模拟操作的正确性。倒闸操作关键在于多练,严格按照程序演练,通过反复练习,使规范的操作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操作完后每位倒闸操作人员都要进行评价。然后每个班次都要进行演练,并多次反复,不断提高。
(五)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
之所以变电运行倒闸作业中经常出现误操作,引发一系列风险,主要是由于缺少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的约束,为降低风险发生几率,构建完善规章管理机制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明确指出操作流程,指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其对应的整改措施,要求所有操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该规定工作,如果实在有需要改正,就先向上级申请,经过审批后再执行,同时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构建规章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还要设置好奖罚机制,对工作积极者加以奖励,对工作懈怠者进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倒闸作业,减少误操作的出现。
三、结论
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工作是其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要着力提高他们倒闸工作的规范性,通过培养他们的意识,培训他们的能力达到既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霄.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强化措施探析[J].低碳技术,2015(5):40-48.
[2]蔡周.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4(7):23-25.
[3]林威.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科技技术应用,2015(9):67-71.
论文作者:郜亚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操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作业论文; 值班员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母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