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林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奶瓶龋是儿童龋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幼儿一旦发生奶瓶龋,会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及消化吸收,从而影响全身发育,还会导致恒牙列排列不齐。而且,龋病一旦发生,缺乏修复和自愈的能力。因此,预防奶瓶龋的发生,对幼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 奶瓶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61-02
龋病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龋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而且还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龋病分为很多种,而奶瓶龋是两岁半左右的幼儿最常见的牙齿疾病。
奶瓶龋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缺乏自愈能力)[3]。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预防奶瓶龋的发生,降低奶瓶龋的患病率,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奶瓶龋发生的原因
1.1 长期使用奶瓶进行人工喂养,在幼儿吸吮时,奶嘴紧紧贴附于上颌乳牙前。
1.2 使用奶瓶喂养,多喂食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
1.3 乳牙萌出不久,乳牙的牙体组织薄、矿化程度差,表面结构不成熟, 抗龋力弱。
1.4 人工喂养时,吸吮动作不如母乳喂养者活跃。
1.5 婴幼儿长时间叼着奶瓶睡觉,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吞咽功能减弱。口腔的自洁、稀释、中和作用均下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滞留在口腔中,并环绕在牙齿周围,很容易发生龋齿。
2.奶瓶龋的主要特点
2.1 主要发生在上颌乳前牙的唇面,与奶嘴贴附于上颌乳前牙唇面有关。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波及乳尖牙和乳磨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少见于下颌乳前牙,可能与吸吮时下颌、下唇运动、瓶塞所贴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等因素有关。
2.3 发展较快,可较快发展为广泛性龋。刚萌出的乳牙钙化程度低,牙质软,又是多个牙齿同时浸泡在奶液里,故龋坏速度快,龋坏牙数多。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奶瓶龋发生在幼儿,在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奶瓶龋家属都表示非常愿意了解相关知识,有极高的求知欲。在临床健康教育中,带动和发挥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让家庭成员参与到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对预防和治疗奶瓶龋都非常重要。
3.1 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奶瓶龋多由喂养不当引起,所以对幼儿家长进行宣教,更正其喂养方法很重要。首先应戒除幼儿用奶瓶吸奶诱导入睡的习惯,可以采取以下办法:用温水取代瓶中的奶以逐渐稀释的方式,这样既给幼儿补充了水分,又清洁了口腔,一举两得。随着幼儿生长需要,调整饮食成分,逐渐添加辅食,并注意控制幼儿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限在10~15分钟以内,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1岁以后应减少使用奶瓶喂养,喂养后应及时清洁口腔,可以慢慢训练幼儿用杯子喝奶,喝完后再喝少量白开水,晚上刷牙后不再喂食。
3.2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乳牙一旦萌出,在每次哺乳后,家长就应把纱布套于食指上或用指套牙刷,用清水擦洗牙面。随着乳牙的陆续萌出,先由家长代为刷牙,并培养幼儿对刷牙的兴趣。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家长的帮助和督促下使其逐渐正确的掌握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三岁以下可用清水刷牙,三岁以上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3.3 饮食管理
儿童不宜过多摄取蔗糖。一日饮食中应控制点心和零食的次数和量,以仅占一日所需能量的10~15%为宜。要注意从小开始控制进食糖量,不允许临睡前再吃糖果点心等不良习惯出现。不要饮用碳酸软饮料,因为饮料中含有磷酸,可减少牙釉质的钙含量。
3.4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通过医生的帮助,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并学会正确而有效的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利于维护口腔健康,而不是已经发现有问题了才去就医。定期检查的时间,一般来说,每隔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3.5 合理使用氟化物
使用氟化物是预防龋病非常有效的方法,氟化物涂布于牙面,因其能增强牙的抗酸性,对龋损再矿化有促进作用,又因能抑制细菌及酶的作用,进而抑制口腔内产酸等,对龋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早已被肯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口腔局部使用氟化物,并且三岁以上儿童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4.结语
每个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本性,但很多家长缺乏相关的口腔保健知识。牙齿是人们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失去了就不会再有。有的家长往往认为,反正乳牙还要换的,即使坏了,也不用管。这种意识是极其有害的。奶瓶龋的发生与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有关,与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和儿童防龋措施的落实有密切的关系。家长应了解到儿童时期牙齿的特点以及重要性,了解有关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清洁口腔的方法,理解实行龋病防治措施的必要性。对家长进行全面、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使家长对奶瓶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以达到预防和减少奶瓶龋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等.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88.
[2]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等.3~4岁儿童龋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31-232.
[3]郑艳.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16-117.
[4]刘玲.健康信念模式在难治性溃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0-12.
论文作者:张钰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奶瓶论文; 口腔论文; 乳牙论文; 幼儿论文; 家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儿童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