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并且强调“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注: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9-9.)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是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及本质特征的全新概括,把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教育创新,是贯穿于江泽民教育论述中的主线,是其教育思想、主张的精髓。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其中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以及与时俱进的品格。
一、知识经济、高科技革命呼唤教育创新
在世纪之交,为了赢得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动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筹划21世纪科技、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方案。党中央深刻洞察、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英明决策。江泽民同志在一系列有关论述中精辟而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创新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性。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全党全社会对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党中央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他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号召全党全社会要进一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注: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5-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对知识经济、高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重心不断地快速提升,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迅速替代低技能职位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者将占到劳动者总数的80%以上,劳动者的素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国大力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使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而且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国教育和人才培训必须作深层次的改革,把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地位与作用已为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世界潮流中,投资于人的人力资本理论被各国政府所重视。为了把国民培养成具有竞争能力的人,许多国家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基本建设优先投资的领域,对国民经济中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投资的比例作了重大调整。我国政府对教育科技的投资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后不断提高,也是基于对这一世界潮流的认识和把握。
1992年5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与首都应届高校毕业生座谈时指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核心,而各种方式的教育则是保持和加强这个核心的最重要的手段;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经济繁荣和竞争力的投资,也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前途的投资。我觉得这些认识是有道理的,也应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过去我们在这方面认识不够,做的也不够,现在认识了,就应当急起直追”(注:江泽民.在与首都应届高校毕业生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2-5-2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教育投资的渠道大大拓宽,投入的领域也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拓展。这种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知识经济对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知识创新则是知识经济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要提供人才支持,而且要提供知识贡献。提供知识服务,关键是提供具有创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并使之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转化的重要方式是,由具有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一代的产品,再由新的产品带动新的产业。教育是否能为知识经济服务,不仅在于它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而且还在于它是否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是否能建立从知识生产、传播到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发挥高等教育在知识生产、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方面的特殊作用。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加快,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国教育的发展不仅要继续注重发展过程中的规模问题,而且更要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一次号召:“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9-9.)。这昭示着,推进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关键和保障。
二、建设一流大学的主题是创新
自1995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在为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题词、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和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都重点强调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问题,要求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成为强大生力军,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奋斗目标指向了“一流大学”,并在优化教育资源、学校体制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在高校科技产业等方面,提出了质量、规模、层次和规格上的新要求与新标准,形成了一股建设一流大学的改革热潮,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龙头,能不能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既取决于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数量,更取决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以实现我国大学质量升级,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江泽民同志从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我国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作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其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1995年,江泽民同志为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这一题词,是江泽民同志首次以“一流水平”的要求对我国大学寄予厚望。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并且强调“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注: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5-5.)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要求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注: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5-5.)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新局面,一个关键的精神就是创新。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改革,重要的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一是提高人才的质量,二是提高知识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流大学的提法,乃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改革思路,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思想作风。
江泽民同志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突出强调教育创新问题。1998年11月24日,他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讲话指出:“新的科技革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他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
“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教育质量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看法。教育水平,尤其是大学的教育水平必须提高,才能为现代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源头的创新,才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原创力的走在科学发展前沿的拔尖人才,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表达了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水平的期望。他说:“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注: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5-5.)这四个“应该”,揭示了一流大学水平的基本特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以高新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代表先进文化并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作用。
一流大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也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培育和提高我国大学的创新能力。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建设一流大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注: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30.)
这一条,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办学思想”、“办学系统”、“办学风格”、“优势学科”、“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五个方面,是办好一流大学质量指标的重要内容。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这是办好学校的灵魂。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3月4日召开的政协教育医药卫生界联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大实施科教兴国的力度,坚持三个面向,继续推进改革和创新,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注:江泽民.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联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3-5.)这里关键要“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于一所学校有没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家或勇于在教育思想理论创新方面积极探索的管理精英群体。先进的办学思想总是与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联系的,学校领导班子,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解和执行水平。
我们在今天要建设一流大学,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大胆地革新教育观念,在教育理论上有创造性的突破。
第二,“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是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注: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30.)
从这一论述中可以作出这样的一个判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利用学术创新的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生力军,是科技源头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进步的知识源、智力源。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使教育与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紧密结合起来,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成果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学要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使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辐射,从而推动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大学应建立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或科技创业基地,凝聚创新人才、营建创新网络,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特殊辐射中心。
第三,“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注: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30.)
大学既是文化传播的摇篮,更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更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一个国家的大学教育水平与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的政治家素养和国家政治水平。一流的大学,应当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政治人才。大学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所具有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化修养、世界观、人生观、道德感的养成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与影响。正是基于这些事实,江泽民同志在北大、清华的讲话中都把学生的修养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予以系统的阐述和强调。
一流大学建设,必须重视文化创新,而且必须成为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我国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借鉴、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实观文化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并以此来主导和影响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30.)
一流大学必须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关于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作了系统的阐述。在北京大学,他提出了“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得到体现,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清华大学,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就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等,作了深刻的说明,为我国一流大学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一流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一流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一流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一流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一流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建设一流大学的主题是创新,它包括教育思想、办学体制、价值观念、办学风格、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体系的全面创新,真正树立起高水平大学的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一流大学论述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大学水平如何,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建设我国的一流大学,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需要广大大学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一流大学”是一个质量、水平、能力、效益的综合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比较的价值标准,其核心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大学建设必须以创新为主题,只要努力地不断地坚持创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必将崛起在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上。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
江泽民同志大力倡导科教兴国和教育创新,为我国素质教育注入了创新精神,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改革高潮。教育创新不仅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开创了新局面,而且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999年6月,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指明了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标与任务。
在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分析了当今国际竞争的特点。他精辟地指出,今天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不再是直接争夺工业化必需的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的市场,而是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争取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机遇,必须大力改革我国的教育,焕发出教育创新的活力,大力提高我国知识和科技的创新能力,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知识、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措施。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这一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作用,为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功能与意义打开了新的视野。
江泽民同志尖锐地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暴露出来。”(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矛盾的焦点正是创新问题。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
如何改革我国的教育呢?江泽民同志从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他的创新观点和主张。他说:“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这就是说,要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旨趣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就是充分开发学生的天赋和潜能,把他们培养成创新人才。
为此,江泽民同志要求我国教育改革,“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单一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估制度,缺乏个性的教育教学传统,注重的是知识数量的增加、考试技能的训练以及人才标准的千篇一律,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潜能,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助长了“应试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弊端,必须革除。否则,要实现教育创新是没有可能的。
江泽民同志对我国教育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这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第一,江泽民同志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对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使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应该考虑未能上大学的学生求职创业的知识技能学习,着重培养他们能够通过掌握运用知识技能立业创业,提高他们在社会的生存能力。江泽民同志说,这“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第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首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如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的教育,必须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学校中,对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等知识的教育要重视,对上面讲的这些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三,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江泽民同志主张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要运用积极的观察发现法,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观点,对我国大力提倡学生主体观念,大力改善师生关系,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积极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江泽民同志指出:“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一次讲到:“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注: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9-9.)具体地讲就是学校要向社会开放,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使学校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创新为主题,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使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指导思想的突破,开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它具体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考试制度的改革均以创新为灵魂;教育资源开发与重组受到普遍重视;各地出现了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和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布局的新的办学热潮;终身教育制度的建设开始起步,一些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进一步加强了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联系,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以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等有了巨大的进展;高等教育的科研、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蓬勃开展,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创新紧密结合,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成果。
四、为教育创新大力加强课程改革
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注: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9-9.)。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要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在素质教育上有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加强课程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实施创新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这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论述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行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首先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与地位所决定的。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方案的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依据。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无不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尤其在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认真反思本国教学的弊病,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本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要求,并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课程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焕发民族原创力。面对世界教育在课程改革领域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和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必须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
其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必须改革。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已经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改革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了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观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对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制约和不良影响,故推进课程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34个项目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实施中的重点项目。改革的目标旨在建立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的课程体系。
2001年6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7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课程实验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
《纲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政策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原则和规定,是我国新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纲要》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以人为本的目标,不仅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论述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基础教育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民族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要改革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推动高中阶段的教育进入研究性学习,使高中阶段教育与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机地衔接与沟通,教育部在2001年组织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改革也全面开展。2001年教育部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精神,突出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强调了课程与专业结构调整及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的联系,明确了大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路和工作任务。
新世纪学校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由于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因此,这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
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大批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要求“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注: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9-9.)
在今天,创新不仅成为推动科技、经济前进的动力,而且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既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因此,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正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标签:大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北京大学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