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矿产资源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开发区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环境防治与修复是国内外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必须克服的关键研究内容。
关键词:矿山;环境问题;防治修复;体系
1矿山环境问题与调查研究方法
1.1 矿山的地质灾害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绝大多数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同时大规模的开采活动改变了开采区的地质环境,加之这些地方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开采活动就会增加地质环境灾害发生的强度。反过来也影响开采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危及人类生产活动和居住环境。目前,在矿山的地质灾害环境问题的调查上主要有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法、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试验方法和地球物理勘察法等方法。由于每一种调查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在对矿山地质灾害环境进行调查时,要以及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环境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和野外实地调查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来调查研究。
1.2矿山的地球化学环境问题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开采区域的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生物链污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矿山开采产生的“三废”导致的。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地表环境中循环,不断地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迁移、富集。在矿山开采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剥离废弃物、尾矿库和含放射性物质等固体废料。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五大环境效应,包括占地、边坡稳定、淋滤污染、风化扬尘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液体废弃物主要是在采矿和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污染水体的排放会使河流、湖泊和土壤等受到污染。气相废弃物主要是是采矿过程中废气、粉尘等,在气相废弃物中含有TSP、硫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气相废弃物的排放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和空气质量的下降,威胁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1.3水资源破坏及土壤流失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将矿井疏干排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地下水系统的平衡。部分矿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甚至出现河流断流、地表水渗入地下的情况,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水土流失。部分小型矿产开发过程中,由于相关保护工作不到位,地表物质剥离程度较大,矿山植被破坏,山体裸露风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此外生产中尾矿、废矿的随意堆放,也会导致加剧山体破坏,使得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矿山环境防治修复体系
2.1 开展矿山开采与保护的监督工作
在矿山的开采和治理工作中,施行“谁开采,谁治理”制度,要求矿山开采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负主要责任,并且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监督企业是否有效进行保护和治理工作。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治理和保护工作,那么将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停产进行治理。反之,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企业更好地发展。该项监督工作最好由矿山所在地政府主导,要求所有矿山开采企业都参与其中,加强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2.2因地制宜
对于因地层岩性、产状、软弱结构面等地质因素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通过加强监测,及时掌握其变形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到实时预警预报;对存在失隐、滑坡危险的区域实施清方减载、加固等工程治理。对于因采剥排工程造成的影响,则通过优化设计、调整工艺,将影响降至最低。对采场排土场的到界区域,植树造林固土护坡,提高边坡稳定性和避免水土流失;对有复垦条件的排土场到界区域,客土恢复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完善防排水系统,避免水对其的影响;对采场工作帮,不适合建设永久或长期性排水沟,但又急需解决台阶排水问题,采取开挖临时排水土沟疏干排水,是最经济的方法。排土场新到界区域,由于排弃物松散,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先开挖临时土沟疏干排水,易下渗区域辅以防水土工布,同时加强监测,根据沉降监测数据判断排弃物确定永久或长期性排水沟的建设。
2.3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及利用
露天矿山开采,主要造成岩体的结构面破坏、岩体稳定性降低、自然水循环对岩土体侵蚀加剧,这将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目前主要的治理方法有砌筑重力挡土墙、设置排水沟、设置抗滑桩、喷锚加固、设置石笼、主被动钢丝网防护等。此外,露天开采造成大面积的山体岩石的裸露,既影响城市的景观,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因此,矿山开完成后,矿山复绿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治理方法有:①客土喷播 : 即在岩面上制作锚钉网,再将培养植物的配法基材与植物种子的混合物喷射到网面上,通过植物生长达到加固复绿的目的;②骨架植物防护 : 即用片石或混凝土等材料做格栅骨架,在格栅内覆土并散播植物种子,该方法通常适合坡度小于 45 度的山体。③植生槽复绿 : 即在岩石面上植入与岩面成 45 度角的一排钢筋,并制成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养护成型后在板与岩面间填土和基质,并栽植植物,该方法适用于坡面大于 75 度的,但也有显著缺点:施工难度大,土体少,保水不佳、坡面风化、钢筋腐蚀可能造成周边的安全隐患。④植坑复绿法,利用山体自身坡面的凹槽,围砌或下挖形成一定的坑槽,再覆土和栽种植物,这种方法适用坡度 50 度以内的坡体,缺点是受坡面起伏影响较大,绿化不均匀,绿化率较低。
2.4构建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
想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防治修复工作,就必须先从人们的思想上着手,只有人们思想上重视该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构建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防治修复体系,同时制定一定的实施标准,对不按照这一体系进行矿山开采工作的企业进行整治。但是我国矿山资源分布不均匀,统一的保护与治理体系无法适用于每一个矿山,这就需要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当地矿山进行实际考察,了解矿山的具体情况,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系。在体系中不仅要规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还要包括开采废料处理工作以及周边环境的综合管理等,对开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提前预防,降低未来环境治理的工作难度。
2.5增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资金
在矿山地质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政府用于这方面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可以考虑利用一些政策制度向矿山开采企业收取相应的保护资金,如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即如果企业投入更多资金,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很有成效,可以降低对其矿产资源征收的税金等。更多的资金可以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同时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减少对矿山资源的破坏。此外,企业应当具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增加施工成本,把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于矿山的治理工作中,为治理工作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伴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对矿山周围的环境和矿质的影响逐渐凸显。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生产发展重要的能源来源,对矿产的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防治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晓靖 , 赵圆 . 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J]. 财会通讯 ,2016,2(25):77-80+4.
[2] 王高洁 . 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29):156-158.
论文作者:齐清刚,尹,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矿山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废弃物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问题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