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趋势使然,与此同时,在九年义务制教学任务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提高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此,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课题,教师应加强研究,以此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54-01
引言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先进的教育工作者也正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已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任务与要求。在初中阶段,进行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时,应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实情的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及技能,丰富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从而促使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一、教学语言轻松风趣,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技能,提升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语言的巧妙应用,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针对基础的教学内容已具备自主消的能力,但对于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很难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找一些有生活性质的案例,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例如,在讲解有效信息获取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雷锋的活动为切入点,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与图片,与此同时,为增添教学趣味性、配合教学语言,教师还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强对雷锋事迹的了解呢?”在问题提出后,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通过查阅书籍的方法来增进了解,借此,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在机房上课,有没有什么更方便、简洁的途径呢?”于是学生便会马上想到,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来检索信息,进行相关信息查阅,这样以生活常见的事例作为课堂导入,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烘托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注意力,还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感更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促使课堂更加有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进行任务驱动
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任务驱动成为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在一定学习环境下,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完成某一类学习任务,并有强烈的问题动机性,这要求学习者认真研读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任务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进行策略性学习,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例如,在讲解《数据处理与统计》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据处理与统计方面的技能,教师便可以设计任务驱动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做好学生学习引导。首先,设置探索发现环节,引导学生点击桌面上教师为其提前准备的成绩表,观察每个表格中的内容,并提出问题,“1)找到H2、H3、H4等表格,并说明表格中的内容是什么?2)编辑栏公式在哪里体现?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两个问题引导下,让学生对本节课程有深入的思索,并在翻阅信息课本资料及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公式及输入位置,进而形成规律,做好公式总结,这样层层递进式的任务驱动式问题形式,能让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理解更透彻,记忆也将更加深刻。所以,在巧妙的任务驱动环节中,学生的思维调性被极大利用,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率的完成对信息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进而达到学习目标。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初中信息教学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提高信息操作技能,这便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正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组处理前后的对比图片,并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学生找出二者的区别及不同,以此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时教师再引出本节课程的重点,并向学生演示图片处理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去学,随后,再为其布置课堂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图片处理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巡视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给予点播,促使学生顺利完成本节课程目标。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方式,也是当前新课改教学形式下执行的重要教学举措。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技术教学效果,让网络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助力,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在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进.“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6).
[2]葛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助手”软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8(1):157-157.
[3]张建.“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分析[J].新课程(中),2018(12).
论文作者: 赵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互联网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论文; 教学效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