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里士多德论文,德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麦金太尔出版了一部名为《追寻德性》(After Virtue)的著作以后,西方伦理学界似 乎有了一种较为有代表性的思潮,那就是认为: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道德学派众多,各 领风骚,从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到新功利主义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等,注意了分析道德语 词,描述道德现象,提出新的道德计算方式,并着力思考社会正义问题,但是,个人的修身 成德、人格的塑造成型等重要的伦理学问题却被淡忘了。我们注目于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正义 秩 序,却把如何培养善良而公正的人看作一个过时的古典心性论的形上话题搁置起来。基于这 种认识,德性伦理学在西方大有勃兴之势。他们都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那里去吸取营养 。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确实有着巨大的原创性和罕见的理论力度,对现代人的德性 理论的建构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 什么是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上持一种目的论的观点。目的论可以导致一种德性论,因为目的是将 然,而不是已然,所以实现它需要人发挥自己的功能,当然是要追求发挥得优秀、杰出—— 这正是“德性”的本义。但是,各种德性都要受到整体理性的规导,因为一般功能的发挥既 可 以有益于生活,也可以有害于生活。比如,一个人有计算精确、意志坚定、孔武有力这样一 些优秀的生命素质,就既可以很好地实现善的目的;但是,如果这个人要做坏事,那么他就 比一般的坏人更加可怕。所以,优秀的生命素质需要由整体理性来规导之,使之不会危害生 活,包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秩序,而让它们来促进生活目的的实现。而且,各种德性(mor ality)要成为真正的德性即美德(virtue),都必须禀有人的灵魂中的最优秀和最高级的部 分——理性,否则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优秀,也谈不上美德。对德性加以这个规定,能避免《 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阿伽门农“虽然很杰出,却也很无耻”这样一种道德二歧化。道德上 的目的论追求的是道德的统一。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指肉体方面的优秀。他说:“我们 的生活不是依靠任何其他东西,而是靠灵魂”,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1](24页)
灵魂有两个部分,即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非理性灵魂中有一部分为一切生物所共有— —营养和生长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为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欲望。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 理性灵魂,可以对自己的非理性部分产生作用,即是说,我们的非理性灵魂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分 有理性。比如,在欲望方面,一些人不自制,而另一些人却有较强的自制力。自制是人的非 理性灵魂分有了理性成分的表现。当然,反过来,这也表明人的灵魂中有一种反理性的东西 ,因为有些人会不听从理性的指挥。所谓道德德性,说到底是非理性灵魂与理性灵魂相互协 调、融通,前者接受后者的指导。自制就是人接受理性的约束,而“至于那些审慎、勇敢的 人对理性则更是百依百顺,因为他们与理性本是声气相通的”。[1](27页)从这一论述可以 看出,亚里士多德对德性问题所持的观点是确当的,即认为人的德性是指人的灵魂处于一种 “好”的、优秀的状态,也就是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的融合和化通,而这是需要经过长期 的教化才能达到的。在这个意义上,他纠正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 美德离不开知识(理性),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美德与知识(理性)却不是完全等同的。他 认为有一类德性就是针对非理性灵魂的。让非理性灵魂与理性灵魂相互融合,就是我们道德 教化的任务。这就避免了这样的道德现象:即由于理性与非理性灵魂彼此互不相干,即使一 个人智力高超,而欲望和情感却仍可能处于粗鄙和狭隘状态,这样,他所犯的道德过错比一 般人可能更大;或者把非理性灵魂看作是根本不道德的,由此,在提出道德规范时,要求人 们鄙夷甚至摒弃情感、欲望等世俗生活的内容,在道德修养上,则要求一种苦行主义。所以 , 亚里士多德响亮地提出,所谓道德就是要实现整体生活之“好”、自足,即幸福。这就要求 情感、欲望能够获得一种普遍的理智形式,即具备美好的情怀。也就是说,所谓德性,就是 情感、欲望由理性来指导,或者有着理性的成分,否则,一个人的生命能力即使再强,也谈 不上“优秀、杰出”,即不能说有道德德性。当然,纯粹理性灵魂的优秀也是德性,而且是 最高的德性。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出现了两种德性:一种是人的非理性灵魂接受理性的指导、约 束,与理性相融合而成的心灵状态,如温良、谦恭、慷慨等,这叫做“伦理德性”;一类是 纯粹理性灵魂自身功能的优秀,如明智、智慧、谅解等,这叫做“理智德性”。这些都是 可贵的品质。
二 伦理德性
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的一项成就,或是通过教导、培养起来,或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 来,即在风俗礼仪的熏陶下,人们通过重复练习而成为习惯而形成的。天生的东西不需要教 导、培养,也不可能通过练习、习惯而得到改变。德性是有教养的标志。当然,我们通过努 力能获得教养,能具备德性,就证明我们有着这种潜能。潜能并不就是德性,德性必然是某 种现实的东西。
德性是在灵魂中生成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灵魂中,只有三种东西是“生成”,这就是 感受、潜能和品质。就感受自身而言,如快乐、痛苦等情感感受,我们不说它们是高尚还是 卑下,所以它们不是德性。德性也不是潜能,所以,德性就只能是某种品质了。而所谓品质 ,是指人的自然状态的情感、欲望、智力等等先天素质,通过练习、陶冶而相互协调、涵容 、化通,从而达到了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状态,这就是品质。亚里士多德对德性作这种界说, 从伦理学上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实际上指明了:伦理德性是人的非理性灵魂获得了理智形式 ,是人自我塑造、受到教化的结果,这能使人的情感感受、欲望倾向受到正确理性的指导, 从而得到了改善。由此,他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德性思想作了发展。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 识等同,这是认为,德性只存在于理性灵魂中,非理性灵魂中根本就不存在德性,也就是说 ,他不认识伦理德性;柏拉图的德性论倒是包括了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是他却把德性与 善相混同,这是不够恰当的。因为善是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即能够成为自身目的的 东西,而德性则纯粹是一种品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虽然从价值论上说理智德性高于伦理德性,但就人的生活而言,人们 生活于其中的正是伦理关系,所以,如何获得伦理德性是伦理学理论所必须加以更多关注的 。揭示伦理德性与知识(理性)的关联和不同,对我们理解伦理德性的特点、获得伦理德性, 使 人们能够过一种“好”生活,行为高尚,心灵美好,是一种很好的指导。伦理道德是关于具 体的行为和感受的,所谓伦理上的“好(善)”,就是指在行为、情感感受上的正当、得当、 合宜。说到底,所谓伦理德性,就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受到社会共同体的行为方式、价值 态度的熏陶,而形成的对人情事理的敏感的、合适的反应品质。
的确,理性是灵魂中的一个高级部分,德性就是这个高级部分向相对较低的非理性部分融 渗的结果。一旦得到了融渗,则非理性灵魂就获得了以前所不具备的某种普遍性的理智形式 ,这表明人的心灵品质得到了提高。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虽然亚里士多德对此没有给 出明晰的解答,但是,他的学说背景却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路径。
首先,伦理德性是通过社会习俗的熏陶而来的:“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 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ethike)’这个名词。”[1] (2 9页)所以,伦理德性的达成必须具备社会习俗的背景。在这里,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对人 们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规范和精神氛围——风俗、惯例、礼仪等——是很尊 重的,这一点与柏拉图颇为不同。在柏拉图看来,社会风习由于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因 而必然有惰性,其中必然包含着迷信、经不起理性批判的惯例、成见等不合理的东西。他认 为,这种风习对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因而他主张要建立理想国,对传统习俗一个个加以严格 审查,甚至对作为希腊儿童教本的《荷马史诗》也大加删削,并主张把诗人赶出理想国等等 。其实,这种做法在政治上是专制的,在哲学上是一种抽象的理性主义,即从纯粹形式理性 出发,来设计一种完全合乎理性的生活。它一旦化为政治、伦理要求,就必然会造成让生 活削足适履,或者把生活连根拔起的后果。这就是道德学中的“建构理性”。建构理性诚然 显得高迈,但却脱离生活,不顾及人性和人的生活的特点。真正说来,道德理性应该是一 种“教化理性”。亚里士多德对此是有充分自觉的。他认为,由于社会生活的延续性,传统 风习其实是个人生活的背景,它规定着人的精神的开展方向。他明确说:“祭坛”,风习是 人际交往规则、行为的共同型式和共同的价值态度的总和,它对人们有着强大的归融作用, 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习俗其实是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内在统一性和结构性,即人格的 社会环境基础。一个民族的风习本质上是普遍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 的,并由许多人在实践中践行着、维持着,它若无普遍性,或者全然不合理,就不可能持存 下来。风习的普遍性就是人们在交往中所形成的一些大家都遵守的规范、惯例的普遍性,在 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理性,但它是一种“演进理性”。这种理性,当然不像纯粹的建构 理性那么理想,那么形式化,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具体的理性,其中必然有保守的因素和相 对来说的惰性。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熟悉、认同进而禀承这种普遍性,以使自己能自立于 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对它持一种批判态度,革新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保守因素,但 仍然要立足于民族的传统风习之中。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纯粹建构理性的狂妄。
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德性看作是由风习沿袭而来的,就是认识到了社会生活的礼仪法度能够 化民成俗,当然这需要培育一种较为优良的风俗习惯。在这种风习的熏陶下,人们的心灵就 将受到教化,就会去除情感、意志的任性和欲望的胡作非为等个别性的气质,这样,他的情 感就既不会过度,也不会不及,而是可以达到某个中和点,这就是所谓“中道”。中道所体 现的理性,是一种“情感之理”,即情感感受分有理性而受到了塑造,从个别性情欲状态被 提升到了普遍性情理状态,因而不再会走极端。
在灵魂内部,理性虽然不能直接对欲望、激情等起作用,但是它的功能表现在如下两点上 :一是可以对观念、概念、思想等进行思考,即“对思想的思想”,这是自为对象的思考; 二是对社会习俗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即对优良习俗的普遍性质及其对人的生命的塑造,对习 俗中的人性化的范例进行确认,对习俗中某些强暴、惰性、保守的成分保持一种理性的警 觉。由于习俗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所以,这种理性的警觉可以使得人决心将非 理性冲动置于理性的指导之下,并使理性因素融渗进非理性灵魂之中,这样就能使伦理德性 塑造成型。
总的说来,伦理德性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这也是它之 所以被称为“伦理德性”的原因。它培育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并启 发对人的善意、尊重之情。温良、谦恭、慷慨等都是高尚的,因为它们有着普遍的性质,站 在另一个人的立场上,也是可以受到赞扬的;而尖酸、刻毒、独占等则是邪恶的,因为它们 是狭隘的、个别性的,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才能存在,而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则会自我取消 。第二个特点是:它不是指某种知识(即不“以静观、以理论为目的”),而是指要生成优良 的品质,能够行为正当。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 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1](36页)而品质则一定要通过进行现实活 动才能形成。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做事中做人,只有经常做勇敢、节制、公正的事,才能成 为勇敢、节制、公正的人。
三 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是指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杰出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又可以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察那具有不变本原的存在物,另一部分是考察具有可变本原的存 在物。”[1](37页)前者是一种科学认识,后者则是对可变的事物进行推算或考虑,因为谁 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不可改变的事物。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 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
要理解理性何以存在并能发挥其优越功能,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人 能够掌握一些普遍而抽象的几何知识和数学知识,并能自己进行推演和运算,这表明人是有 理性能力的;二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欲望有趋避,可以明白人们必然有一种进行肯定 和否定(即进行判断)的理性,也就是说,理性可以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对欲望和情感起到指 导作用。由此,我们将可以把人的理性分为两大类,即思辨、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思考。所 以,亚里士多德说,在人的灵魂中通过肯定和否定而取得真理的方式有五种:“技术、科学 、明智、智慧、理智”。[1]在这些方式中,既有理论理性,又有实践理性。
先说理论理性。它有“科学、技术、智慧、理智”等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明显地 是理论理性的功能。因为“能被科学地认识,当然是永恒的东西”,“出于必然的东西”。 [1](124页)也就是说,科学的对象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东西,它既不生成,也不灭亡,它 是抽象而普遍的,所以它有可公度性,从而科学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要形成科学知识,首先 要通过归纳,所得到的东西是一个普遍者,然后把这个普遍者作为起点,合乎逻辑地进行演 绎,得出结论。于是,科学有可证明的品质,原因在于它是合乎形式逻辑的。
至于技术,它是关于可能改变的事物的,因为技术就是制作。在这里,我们必须明了技术 与实践的区别,因为实践也是关于可能改变的事物的。亚里士多德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就 在于它们所包括的理性品质不同。首先,没有理性品质,当然不可能有技术,比如说,建一 座 楼就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并进行规划、计算等。所以,所谓技术,就是要创造一种东西,促 使它产生。于是,“进行技术的思考就是去审视某种可能生成的东西怎样生成”。[1](125 页)也就是说,技术的开始之点,就是行为者的内在素质,有技术,就意味着自己的心灵能 力得到了很好的塑造,能够做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即能实现自己的意图。所以,有技术 对人来说,是一种幸运:“技术依恋着幸运,幸运依恋着技术。”[1]
但是,技术的创制活动毕竟与实践不同。技术的目的在技术过程之外,比如造桌子的目的 是为了能读书、写字,但是“良好的实践本身就是目的”。[1](122页)可以说,实践是人生 意义和价值的始点和终点。道德实践之不同于技术活动就在于此。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具体 的技术活动或一般的生产、生活行为之外还有一种道德实践,而是说,只有当这些行为活动 具备了道德性,即具备了自成目的性时,它们就成为了道德实践。
要使一种行为成为实践的,就是要使它的理性品质成为道德性的理性品质。理智德性正是 在 这里表现出了它的本质特点。明智(审慎)就是一种典型的关于实践的理智德性。它与技术的 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在技术中有“善于”或德性,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说,一个人在技术 上擅长,还可以从他的工作中看出他的技术是否高超而优异,即技术中的德性;而在明智中 则没有善于或德性,因为明智就是一种德性,不明智是一种相反的品质,这里不存在程度问 题。另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可以获得,也可以被遗忘,这表明它们是某种特定的获得性知 识;而明智则不可能会被遗忘,因为明智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 良好心灵情感倾向和精细的理性素质,成为了人的性格中的东西,所以明智不可能被遗忘。
理智是指对科学认识的开始之点进行把握,即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普遍知识的把握,比 如说,科学要从某个普遍的原理出发,进行推论,才能得到,理智就是要通过归纳来得到一 种普遍的原理作为科学的前提。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有理智之德的典型;而 智 慧则是指在技术和科学、理智中的卓越,比如那些技术娴熟的人被称为有智慧,最精确的科 学才被称为智慧。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只是有科学知识的人,即由始点引出结论,而 是还要有关于开始之点的真理性的知识。一句话,智慧在纯粹理论、思辩理性的德性中,居 于最高地位。它可以超越实用,而专注于对与人的生活无关的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 。在这一点上,智慧与明智有着较大差别:明智只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 、善、益处。
次说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在明智这一理智德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明智与伦理事物的关系 十分密切,要理解明智,必须考虑它与伦理德性的关联。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然是 种选择性的品质,而选择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欲望。”[1](124页)我们知道,伦理德性指的是 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优异品质,但它却必须经过选择,而选择本身是有理智性质的,因为要 选择,就表明欲望中有趋避,所以,对应地,在理智中就有肯定与否定。动物没有理智判断 能力,所以它们就“与行为无缘”。从根本上说,理智是人的本质之所在。有伦理意义的行 为就要把理智的普遍素质融渗入感性欲求之中。于是,所谓理智德性,实际上也要从为伦理 行为提供正确原理的角度加以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所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欲 望和理性都是正确的,但是理性是统率,只有理性正确,欲望才有可能正确。当然,如果正 确的理性没有融渗入感性欲求之中,那么,欲望就是难以正确的;而与感性欲求相融渗的正 确理性就不再是一种思辨、理论的思考(它只有真假,而不造成善恶),而是一种实践的真理 (既关注判断,又必然与善恶相关)。从本质上说,实践理性思考的目的就是要使欲望正确。
所以,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说:“所谓明智,也就是善于考虑对自身的善以及有益之事,但 不是部分的,如对于健康,对于强壮有益,而且对于整个生活有益。”[1](131页)明智就是 善于考虑,能审慎而恰当地选择。明智也是与可以变化的事物相关的,人们不会考虑那些不 可改变的事物,一句话,明智的人总是那些审慎地考虑促使好的结果或秩序出现,而避免坏 的结果和秩序出现的人。所以,明智是实践的,是关于对人的善和恶的真正理性的实践品质 ,这样,明智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技术、理智、智慧,而是一个在实际事务中慎思明辨、聪 明能干的人的德性,故而善于处已和善于从事政务的人都可称为明智的人。比如说,一个节 制的人可以被称为是明智的,原因在于,一个人能进行节制,就肯定不会任意妄为,而是有 着 对好秩序和善的价值的考虑和向往,并能深思明辨。明智的人所作的判断,当然只是关于行 为的,与情感感受(如快乐和痛苦)相关的,比如有人会为了追求快乐、避免痛苦而伤天害理 ;但科学、技术、理智、智慧等就与情感感受没有关系,比如一个人在科学认识中,得出“ 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的定理,就与情感感受毫无关系。实际上,所谓明智,就是 对行为的良好目的的考虑,因为行为良好就是目的本身,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忍受痛 苦 ,不畏艰难地如此行动,并以此为荣。如果只凭感性情感而行动,那么就证明自己没有培养 起正确的好恶情感,即情感没有得到理智化或普遍化,这样的人就是被痛苦和快乐所败坏了 的,他一开初就是邪恶的。
明智是世间之德、生活之德。它不是要求人们通晓普遍知识,而是要求人们通晓个别事物 ,因为明智的表现是在实际行为中较为能干,能慎思明辨,是关于行为目的的正确理性,所 以,在这方面,没有知识的人可能会比有知识的人干得更为出色,即有经验的人更为占先。 但亚里士多德又说,这中间还有一个“匠心”,单纯的经验不足于说明明智之德。在他看来 ,明智(审慎)之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智德性。他认为,科学(比如算术、几何)可以为年轻 人比较快地掌握,并且他们在这方面可以成为有智慧的,但是我们并不说,青年人是明智的 ,原因在于,明智是由经验造成的,而青年们所缺乏的正是经验。这是我们理解明智之德 的重要基础。从这里出发,他认为明智至少有如下两大特点:第一,明智是一种普遍的感觉 。因为经验是具体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它最后 并不是以形成某种普遍知识为目的,而是要明白怎样把手头上的事做得恰当,能较好地处理 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明智的对象始终是个别事物,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与理智相区别,因 为理智以一般定义为对象。所以,明智不是科学,而是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不是某种感官所 固有的,而是通过经验、训练、培养起来的一种普遍的感觉。它能对某些普遍事物有一种感 觉,比如能感觉出行为是否合乎正确的道德原理。行为是个别的,但是道德行为必须体现出 普遍的道德价值和意义。第二,明智是“好的谋划”。所谓“好的谋划”,就是某种谋划的 正确性。但这种正确性,不只是指谋划的手段与目的的适合性,而更是指谋划的目的和手段 有着善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谋划就是要以善为目标。如果只是谋划有效的手段来实现 目的,那是不能保证行为的道德性的,即不能说有明智之德性。比如说,坏人也会树立一个 通过推算和谋划所应达到的目的,这种推算和谋划若是精确的,那么所成就的坏事就更大, 原因在于,他的目的是邪恶的。好的谋划也就体现了中道原理:“是对有用事情的正确谋划 ,对应该的事情,以应该的方式,在应该的时间。”[1](132页)明智就表现为这种好的谋划 。
体谅也是一种理智德性,因为在其中也有某种理智上的判断:“体谅是对平等的正确判别 。”[1](133页)体谅感从本质上说,就是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就是能从一个可能的他人 的立场上来看待自己和别人,于是他将产生一种公平之心。体谅或者宽容就是指能对公平的 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可以说,体谅就是公正之德性。如果说,一个社会制度的正义秩序只是 体现了一种正义的原理、原则的话,那么,体谅就是一种与之相应的情感品质、性格气质。 公平是一切善良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共有的,而在邪恶的人中间是没有公平的。所以, 能体谅的人是一个好人。
总之,明智和体谅等实践理性方面的理智德性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在这种事情上,应该去 感觉。这种感觉有着普遍的理智成分,能在处理具体事情上有良好的感觉,情感合度、选择 得当、行为合宜。显然,这不是单靠发挥理智能力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通过经验、训练,方 可达到。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学思想:富于经验的人、老年人和 明智的人的意见和主张,“虽未经过证明”,但其重要性决不亚于那些通过证明的,因为“ 通过经验,人们长上一双看得正确的眼睛”。[1](36页)
最后,亚里士多德对理智德性的作用作出了解释。对人来说,所有的德性没有理智就不能 生成。伦理德性看起来是天然的品质,但只是在有了理智之后,它们才能成为德性。比如说 ,野兽具有某些自然的品质如威猛、气血两旺等,但由于没有理智,它们是有害的。在道德 领域中,行为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因而有德性就表现在行为适当、合宜、优美、高尚,一 句 话,值得称赞。因此,伦理德性实际上都是以明智为基础的,否则,它们将不成其为德性 。在诸种理智德性中,只有明智(审慎)与伦理德性最为密不可分。它不是那种可证明的、抽 象的、永恒的知识,而是关于实践的正确原理,它靠经验、训练而形成。所以,明智(审慎) 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四 几点结论
今天,我们重温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会得出一些明确的看法。
第一,目的论是导向德性论的逻辑入口。道德论的最高使命是追寻那“自成目的”的东西 ——幸福。所谓“自成目的”是指在现实活动中能够保持自我同一的东西(这种行为的目的 在自身之内,而不是为了行为之外的其他东西,这种行为是自身就好的行为)——而非概念 的“自我同一”。所以某些自身就好的东西,比如德性,就不只是一个认识、醒悟问题,而 是一个经训练、经验、习惯、熏陶而成的问题。
第二,情感主义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情感或情感的表达问题,是对道德基础的一种误置。实 际上,德性是一种现实的品质,而不是一种情感。一般的情感表达并不涉及道德问题,道德 的任务之一是培养起一种正确的好恶情感,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人的稳定品质的外在表现。一 个人任由自己的自然情感冲动,那么,他就必然会被痛苦和快乐的情感所败坏,因此,亚里 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要培养人们正确的情感。这一点与我国古代大儒荀子的“礼以养情” 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外在的道德规范与德性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之处。道德规范只是一些做事的规矩或规 则,数量众多,且不可能强求一律,而德性则是心灵的品质,获得德性,是我们在道德上的 真实成就。亚里士多德告诫我们,许多人做着公正的事情,却未必是一个公正的人。
第四,德性的真义在于:它是一种情理,即情感之理,也就是渗透到人的心灵情感感受中 的理智普遍性。
所以,德性是人心灵中的理智、情感、意志等在现实活动中相互融渗、涵厚 和化通的结果。伦理德性就是“有理智的欲望或有欲望的理智”,所以人能合乎正确的理性 而行动,能做到恰好、合宜。这样就是心灵美好,行为高尚。这一切,大大有助于我们深化 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