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不断扩张,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经济往来的常态。交通在其中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交通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公路是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它属于基础设施之一。当今我国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以不断为我国人民提供便利。在公路的施工与修缮中,沥青混凝土是主要材料。要想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有鉴于此,本文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不易被损害,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在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随着祖国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快速增长、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车辆超载等,一些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水平,沥青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推移、车辙、龟裂、沉陷、平整度差、检查井周围破坏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舒适和形象。如某公路“白加黑”路面改造工程中,大部分老路面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这是日益增加的车流量使路面收到过量荷载的表现,但同时也说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不理想。这对公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提出了要求。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①路面开裂。裂缝产生后因受到温度、水浸、环境、荷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变形、松散、沉陷、翻浆等病害。②车辙。该病害的产生多是因车辆长期荷载超过设计荷载造成的,因超载车辆多次反复碾压后,路面结构层破坏、底基层沉降等造成路面产生深浅不一的车辙,破坏路面平整度。③推移,该现象主要是各结构层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在高温、重载等条件下,经过反复的重载碾压,各结构层强度降低,产生推移现象。④坑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和施工工艺控制的不完善,沥青混合料配和比不合理、温度控制不严格、离析、碾压不密实,纵横向接缝处理不到位,防水层破坏等造成路面结构层强度降低,在雨水和车辆荷载作用下,造成裂缝或坑槽现象。因此基于多个原因,在施工使用期间应及时修复,避免病害问题的产生,促进公路沥青路面的有效使用和及时维护。
2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
目前我国的公路绝大部分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沥青质量以及用量多少都会对公路的路面质量造成影响。当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主要影响的还是在具体的施工阶段。下面我们对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其施工质量因素将有利于发现问题所在,不断提高其施工质量。具体来说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的因素大致有:(1)沥青用量的影响。(2)施工质量的影响.
2.1沥青用量的影响
我国的公路在施工建设中绝大部分对加入沥青。沥青在公路施工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粘合各种材料的,充当粘合剂的角色。同时沥青还具有防潮、防水的作用。它是铺设公路时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具体使用沥青用来铺路时,一定要注意其用量以及与其它材料的比例。如果沥青过少,就会导致粘合度不够,不能与混凝土充分混合,使其比较松散。为后期公路的使用造成影响。但是,沥青也不能过量,如果掺入的沥青过多,就会是路面出现光面等情况。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严格控制沥青含量,施工前要进行测试,使沥青用量调试到最佳状态。
2.2环境影响
夏季高温变形和冬季的低温冻胀影响。夏季高温影响下,沥青达到软化点,受车辆荷载的影响沥青路面产生车辙、波浪等破坏;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天气温过低,低温影响下,部分结构、材料强度和稳定性显著降低,随着冻融作用的交替反复,路面也会产生明显的破坏现象。
2.3施工质量的影响
公路施工中,其铺设的质量与沥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同时,与当时具体的施工质量也有这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来说,在进行公路铺设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配合比设计环节。首先就是配合比设计环节。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各种材料的配合比恰当可以使得公路施工非常的顺利,而且在后期的公路使用过程中,公路也非常的耐用不容易出现沥青病害的发生。如果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将会对后期公路的铺设意义使用留下隐患。(2)拌和温度。公路的铺设施工不能离开沥青与混凝土。在铺设公路前要将将两者进行搅拌,在搅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搅拌温度的控制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其搅拌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搅拌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会营养后期的公路的质量,要掌握在一定合适的温度才行。(3)拌和的均匀性。在制作沥青混凝土时主要一个环节就是搅拌。搅拌的主要作用是将各种材料充分分解,搅拌的要均匀,要将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在一起。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上面讲述的都是一些沥青混凝土的一些质量以及准备工作方面要注意的点,下面进行详细讲述具体在进行路面施工时的具体技术以及相关技术需要注意的点。具体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点。
3.1施工准备
3.1.1原材料选择与管控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结果会对后期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产生直接深远影响,是直接导致后期使用性能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决定因素。(1)原材质量控制,原材进场前在料场随机取样进行性能、质量等各项试验,确保进场原材均为合格。材料进场后要在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下按照规定的批量和实验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合格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2)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温度严格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温度要严格控制,在搅拌、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均要及时对混合料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各阶段温度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3.1.2施工仪器校对
校对测量仪器,对施工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再次测验。依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加密和放线,测量核对施工面积、土方量,选择合适的土方调配方案;设计施工图,根据施工现场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对原料进行试验、试配。
3.1.3基础设施预设
提前派遣相关人员前往工程建设地区,布置临时的工作场地、工具材料堆放地,按照规划方案进行调查,排除不合理的方案漏洞,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时搭设供电线路,引入水源。疏通交通路线,确保运输便利。严格控制检查井的品质。必须确保其中的管线回填品质良好,由项目总包机构督查,监理方验收,达标之后才可以进入后续工作,存在问题立即返工。
3.1.4施工工人
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和适应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努力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提高施工人员的福利待遇,将有素质、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才留下来。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环境通常较为恶劣,长期的繁重户外工作难以及工人保持高度的建设积极性。而且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第一现场的作业工人通常是聘请的当地人,管理松散,交替频繁,不利于工程实施的稳定性,对保证质量按时完工有重要影响。
3.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与振捣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首先的工作进行摊铺与振捣。第一,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工作之前,先要检查将要铺设的地点是否符合摊铺的标准。例如,在摊铺前要先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准备好各种材料。另外就是要对路基进行检查,以防在进行摊铺时施工工作不够顺利。第二,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之前的四到八小时要先将沥青粘层均匀地铺设在基层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粘层的强大粘合力来将路面与基层之间牢牢地粘合在一起。第三,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备好充足的混合料,在将混合料倒入摊铺机里时,不能一下子就倒进去,而是均匀地倒入。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料斗中要保持剩余一定量的材料,以避免出现凹坑的情况,相对于刮板传送器的高度,料斗内部材料的高度要稍微高一些,以确保供料的持续性,避免料斗内材料用尽的现象。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后,下面一道工序就是碾压。
3.3沥青混凝土的碾压
在进行摊铺工作后,下一步就是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作。碾压需要反复好几次才能最终成型。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注意的是,几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即合理安排沥青混凝土碾压工作的初压、复压以及终压这几道工序的时间与碾压的次数。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后,就要进行沥青混凝土的碾压,首先进行初压。初压的主要作用是将刚刚铺设完成的混合料进行初步压实。在进行这一操作时,要用到双胶轮振动压路机,在具体操作时也要求缓慢地,匀速地进行。这样可以保证碾压的路面受力均匀。其次进行复压工作。完成初压后要马上就进行复压。按试验碾压遍数确定实际碾压遍数,通常用双胶轮振动压路机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先后进行;最后就是进行最终压,终压的目的是人为地消除一些在进行摊铺时,操作不当造成的一些公路的缺陷,并且有效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除此之外,还注意的是:①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照“随铺随压、循环跟进”的原则;②压路机起动、停止时不得急刹车,要减速慢行;③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没有推移、开裂现象。
3.4施工缝处理
在进行混凝土路面铺设完成并且进行碾压后,基本的工序是完成了。但是整个路面的施工还没有竣工。由于在施工后会有施工缝的问题。还要对其进行处理。施工缝往往是后期路面出现问题较为集中的地点,对其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在接缝地点进行沥青涂抹,然后要将沥青细料进行填补。最后是对接缝进行碾压工作。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铺层移动,伸入轮宽要达到15~20cm,横向碾压结束还有再次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3.5路面维护
施工完成后的路面投入使用后,并不意味着施工工作的完成。公路在日常中都会有损坏,如泛油、裂缝、松散脱皮等,因此要对公路进行维护。公路的养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遵循“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保障畅通”的指导思想。把建设和管理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注意沥青路面成型稳定期的养护。经常保持路面整洁,及时扫除路面上的尘土、污泥等杂物。要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开展养护。工作旱季节,宜开挖路槽处理病害;在雨季到来之前,缝补面层裂缝,疏通整治公路排水设施;高温季节适时处理泛油、拥包、波浪等病害以及中修;冬季及时清除冰块、积雪,纵坡加大地段撒砂防滑。要查清病害原因。产生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路面的破坏,有的是由于面层原因造成的,有的则在于土基和基层。如冻胀与翻浆、基层压实不足或基层出现裂缝,都有可能导致路面破坏,因此,要做好调查研究、查清破坏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要适时进行中修罩面。沥青路面受行车磨损和大气、日光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易使沥青结合料老化,出现大面积的表面颗粒脱落、裂缝等现象。为恢复和改善路面技术状况,应及时采用简易表面处治罩面。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施工完成的关键是施工人员、施工原料、施工设备、管理机制等众多因素合理配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施工环节的漏洞,及时反省总结,合理调度,克服消极的人为因素,大胆尝试创新,重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不能松懈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动态检查管理,严格遵守各种试验及检测的标准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不断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工作,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公路。避免盲目的设备资源浪费,要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最大化最优质的成果,严格把控机械成本预算,统筹各方,从而促进施工工程的完善。在平时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公路的养护,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高雅光.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及其应用[J].交通世界,2018(09):26-27.
[2]王飞.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J].交通世界,2018(07):68-69.
[3]陈旭.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0):311-312.
[4]冀世兵.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5):130-132.
[5]闫斐,王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5):266-267.
[6]李蓉,黄春亮.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设计研究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1):25-27.
论文作者:普晋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8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