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科学史的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议论文,科学论文,DN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DNA分子的复制”是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版本教科书一般仅选取1958年梅赛尔森—斯特尔(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尽管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但是,教学过程略显单调,在培养学生实验分析与探究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所以将“DNA的复制”相关科学史筛选、重组后进行教学预设,不仅可以提升能力培养的层次,更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思维过程,领悟实验设计的巧妙及科学家过人的智慧,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是不可行的。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都达不到,二是超出了课标要求。所以,本节课应该以科学史实验为背景,创设学生探究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和领悟科学家的实验思路为主,兼顾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关于DNA复制的研究,有多种假说提出,多位科学家参与研究,历时20余年,经历了:提出假说→质疑→(原核细胞)实验研究→验证假说→(真核细胞)实验研究→确立观点,体现了科学观点的可变性与发展性,并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质疑能力。科学史资料的选择与运用既要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又要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的呈现,同时还要考虑适合学生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所以,本节课主要选用Meselson和Stahl的“大肠杆菌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以及Herbert Taylar的“蚕豆根尖细胞DNA的标记实验”设计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兴趣,促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科学史背景 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于1953年4月25日在《自然》杂志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阐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且提出了DNA分子复制的可能机制:“亲代DNA分子的2条互补且相互缠绕的多核苷酸链首先分离,然后才能得到它自己的复制本,2条亲代链皆可作为模板合成它自己的互补子代链”,这就是著名的“半保留复制模型(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odel)”。可这仅仅是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对复制方式的一种推测,并没有实验证据的支持。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借助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这一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成功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并分离了复制所需的酶。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酶促合成”,他也因此荣获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恩伯格认为,既然细胞内可以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必有相应的酶存在。于是他利用大肠杆菌制备抽提液,加入DNA合成的原料——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再加入极微量的“模板DNA”和镁离子,保温30 min,发现有新DNA分子的合成,因为“放射性标记”已进入了DNA。提纯这些DNA分子并测定其碱基组成,发现它们同“模板DNA”非常相似。 当时研究人员对半保留复制模型是持怀疑态度的,因双螺旋模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双链如何打开的?其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Watson和Crick也承认这是“最大的问题”。研究者为了避开“如何打开双链”这个难题,又提出了全保留复制(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odel)和弥散复制(dispersive model)2个模型。 1957年,M.Meselson和F.W.Stahl采用稳定的同位素作DNA标记,会导致DNA分子密度显著增加,使-DNA和-DNA以及-DNA的密度不同,这样就可以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上述不同的DNA分子分离开来。将大肠杆菌放在培养基中生长15代,使DNA被标记后,再将细菌移到只含有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0代、1代、2代、3代的细胞,提取DNA,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离心速度:60000 rpm,离心时间:2d,使离心管内的CsCl溶液形成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密度梯度)。离心后不同密度的DNA分子就停留在与其密度相同的CsCl溶液处。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纯-DNA密度较轻,会停留在离管口较近的位置;纯-DNA密度较大,会停留在较低的位置。Meselson和Stahl的实验结果显示,亲代DNA离心结果只有1条带位于离心管底部;子一代DNA离心结果是只有1条带位于离心管中部。这样的结果可以排除全保留模型,却不能排除弥散模型。再取子二代细胞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是在离心管上部和中部各有1条带,这个结果完全符合半保留复制,同时也排除了弥散复制模型,因为如果是弥散复制,子二代细菌的DNA离心后仍为试管中部的1条带,只是比第1代的离心结果区带略靠上一点。 1958年,Herbert Taylar用蚕豆(2N=12)根尖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也符合半保留复制模型。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胞染色体DNA(标记双链),然后让细胞在不含的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经放射自显影显示实验结果。该实验方法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到染色体被标记的情况。在第1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的2条单体都被标记;到第2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仅1条单体被标记。这一结果和预期的情况完全符合,证明了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复制也符合半保留模型。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一种新的染色体处理技术——姐妹染色单体色差法(sister-chromatid differential staining简称SCD),Kornberg等改进了这一技术,并用于DNA复制的研究。5-溴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一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类似物,简称BrdU,当细胞在加有BrdU的培养基中进行分裂时,BrdU能取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新复制的DNA子链中。在第2次细胞分裂的中期,每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内,一条链含有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另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内,2条链都含有BrdU。2条链都含有BrdU的DNA分子具有螺旋化程度较低的特性,在热盐溶液中受光的照射后更易于水解,从而影响了与Giemsa染料的亲和力,染色较浅。只有1条链含BrdU的DNA分子则着色较深。根据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显示的深浅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其中所含DNA分子的2条链含有BrdU的情况,实验结果的观察也更为简单和直观。Kornberg等人利用这种实验技术证实了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三、科学史材料的选择 科学史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学生兴趣的养成、能力的提升、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达成教学目标等是必须要考虑的。根据这些因素,考虑选择下列科学史材料,从不同角度设计教学过程,以期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建议与设计 教学过程以科学史背景为基础,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可以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其顺利进入科学探究的状态。 1.将“Kornberg的DNA合成实验”作为小资料,以问题串引起学生的思考 呈现材料:科恩伯格的实验过程(见上述科学史背景)。 根据上述过程分析:①该实验的结果能说明DNA可以复制吗?为什么?②大肠杆菌抽提液起到什么作用? 上述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DNA复制到底是怎样进行的?介绍3个模型(见上述科学史背景),并出示模式图(见图1)。 2.引导学生分析Meselson-Stahl的DNA复制实验,提升分析与推理能力 先向学生介绍2种技术:①同位素标记技术;②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见前述科学史背景)。再介绍Meselson—Stahl(梅赛尔森—斯特尔)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解决相关问题。 实验讲解结束后,不能只让学生分析实验结论,使教学过程简单化,思维容量缩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应转换角度,对实验的各个步骤进行分析,从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相关假说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才能从实验的设计者角度深入理解实验的推理过程,并得到推理训练。 问题①:第2步实验结果足以否定“全保留模型”吗?足以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问题②:第3步实验结果足以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实验结果支持3个模型中的哪一个?问题③:如果实验继续进行,在14N培养基上得到子三代,提取DNA离心后,离心管内会出现几条带?该结果和第3步实验结果完全一样吗? 上述3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度反思,不仅找到假说和实验结果的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从实验设计者的高度思考如何否定其他2个假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利用Herbert Taylar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 1958年,Herbert Taylar用蚕豆(2N=12)根尖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胞染色体DNA(标记双链),然后让细胞在不含3H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经放射自显影显示实验结果。请学生根据下列问题预测实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及DNA分子数量的关系,弄清楚每个复制后的染色体都含有2个姐妹染色单体,而每个染色单体中都含有复制来的1个双链DNA分子)。 ①第一细胞周期的中期,染色体被标记的情况如何?(染色体是否都相同?每个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想一想:你推测的结果能否定全保留复制模型吗?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②第二细胞周期的中期,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何?想一想:该结果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③请在下图中用阴影表示染色单体被标记的情况。 不要小看问题③,即使前2个问题解决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动手绘制染色单体的标记状态图。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既可以学习实验思路和方法,又能够促成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也训练和提高了分析与推理能力。 4.总结归纳,促使概念形成 通过实验分析的过程,学生顺利掌握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突破了难点。再结合细胞分裂,通过DNA复制的时间、场所、原料、酶、能量、模板、特点等的总结,促使学生形成概念。 五、教学反思 科学史素材的使用要结合教学目标筛选,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其对学生智力和兴趣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史原材料的转化则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将科学史素材转化为适合课堂上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化分析、提升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科学史,有助于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DNA复制中科学史的分析与教学建议_dna复制论文
DNA复制中科学史的分析与教学建议_dna复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