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医医院? 150600)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临床治愈26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目前还没有发现无效的患者。中医治疗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等明显优势,其临床使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按摩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6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受外伤等原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临床治疗上,传统的药物内治、外治、推拿和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 56岁。病程0.5~10年,平均4年。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病变部位:腰3~4 2例,腰4~5 22例,腰5~骶11 5例,两个节段及以上1例;单纯腰痛7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28例,腰痛伴下肢麻木5例。
1.2 方法
1.2.1中药治疗
根据本病的演变特点,可分早期、发作期及晚期3期进行辨证论治。
1.2.1.1早期
督脉经输不利 腰脊酸软无力,腰背部疼痛隐隐,有时牵及臀及下肢。痛无定处,喜按喜温,反复发作,逐渐成持续性腰痛。伴畏寒怕冷,面色咣白或色黯,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迟缓或沉迟无力。病久者亦可见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苔白少,脉沉细数。温通督脉,生精养髓。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阴虚有热者,加知母、生地;心烦失眠者,加黑山栀、炒枣仁、远志;凡属阴虚者,当去桂枝、附子,或用左归丸加减。
1.2.1.2发作期
本病的发作多存在外邪侵袭,或扭伤劳损等诱因。此时应当针对病因,重视标证的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者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佐以补肝益肾。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1.2.1.3晚期
肝肾阴虚治法滋水涵木,生精填髓。方药虎潜丸(《丹溪心法》)加减。气血不足治法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方药归脾汤(《正体类要》)加减。
1.2.2针刺治疗
主穴:阿是穴、腰夹脊、肾俞、大肠俞、腰眼、委中。配穴:臀部疼痛者一环跳、秩边;大腿后侧疼痛者一承扶、殷门;大腿外侧疼痛者一风市;小腿疼痛者一阳陵泉、承山、昆仑[2]。
1.2.3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攘、按等手法治疗,然后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按揉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拿下肢肌肉,弹拨患处肌肉。做腰椎斜扳法、拔伸法等被动手法。拍打腰骶部,小鱼际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患者仰卧位。做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与屈髋伸膝的被动活动,并压腿。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恢复功能。好转: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下肢仍有麻木感。
2.2 治疗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临床治愈26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没有确切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证”等病证的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有多种,主要是因为腰部用力不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一方面因为中老年人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中老年人缺钙明显,骨质疏松症状严重,青少年患者也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于青少年自身活动时,活动量加剧导致腰椎受力不当,或者是腰椎受外力撞击等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中医按摩为主,配合中药治疗。而中药治疗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痿蹙、腰部及下肢的活动受限。其中疼痛是引起后二者的直接原因;痿蹙与活动受限二者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临证中对于上述症状要从多方面辨析,例如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是单纯的腰背部疼痛、臀及下肢疼痛,还是多部位的复合疼痛;痛时喜按还是拒按、喜温抑或喜凉;发生于下肢者,是单侧还是双侧;活动受限的范围、下肢无力及肌肉萎缩的程度、突然发生还是呈渐进性,等等,把握上述内容对于全面了解病情,分析病机并进而确立治疗的总体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必须注意:手法正确纯熟,做到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加强手法的正确练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经筋关系密切,经筋具有“起、结、聚、布”的特点,且循行和本经路线一致,在临床上应注重对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其经筋部位的施治,所以软组织推拿手法就显得十分重要[3]。正确的、充分的软组织推拿手法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根本上说是机体生物力学异常改变的结果,改善脊柱的平衡尤为重要。重视脊柱推拿手法的运用,是取得推拿疗效的关键,但绝不是因此而忽视软组织推拿手法,符合要求的推拿手法操作应是软组织推拿手法和脊柱推拿手法的有机结合[4]。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胡梅芳,袁宣勤.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42-43.
[3] 陈祖平.夹脊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3,16(8):505.
[4] 张铁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康复治疗.中国康复,2002,17(3):163.
论文作者:张祖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下肢论文; 手法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