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_杨聪聪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浇带的留设及施工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或建筑结构平面较为复杂时,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避免因温度、收缩不均匀可能产生的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相应位置设置不同作用的后浇带,后浇带是一种砼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设置柔性变形缝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后浇带是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带形缝。

1 后浇带的留设

1.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地下室底板底筋绑扎好后,按设计图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长线,支架沿止水钢板中心线与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下部用800目的钢丝网贴成双层沿支架敷设并扎牢,止水钢板沿支架中心布置,与钢筋支架焊成整体,施工中注意控制钢板中心(每边200mm)必须在一条线上且必须水平。板面筋绑扎完成后,紧贴止水钢板上部用800目的钢筋网扎紧。

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撑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撑架参与整体支撑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撑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撑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方可拆除。

1.2梁的后浇带

梁施工缝采用800目的钢丝网片叠合两层,用细钢丝绑扎牢固,紧贴钢丝网的外侧用水平短钢筋绑扎在梁的钢筋上,作为背楞。在浇筑梁混凝土时制作隐含施工缝的钢丝网片,短钢筋等材料不再拆除取出。

1.3楼板后浇带

楼板后浇带的底膜与支撑系统和两侧现浇板模板分离。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与支撑系统不得拆除。1)模板支设方式见下图示意:

2)两侧木模采用竹胶合板,加工成锯齿状供钢筋穿过,如下图:

2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后浇带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

后浇带处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模板只能连同其他模板一起拆除,这样导致后浇带两侧结构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了悬挑结构,是施工中最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位置,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相当于在两侧结构施加向下的荷载。若遇到截面和配筋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可能导致整体断裂。监理发现这种问题后,施工单位会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但是拆模后已经改变了构建的受力,再次支顶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后浇带部位施工人员在模板支设时需注意以上问题,对于没有形成独立支撑系统的地方要认真整改。

2.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后浇带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处,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样做容易引起此位置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待后浇带施工完毕后出现贯通的裂缝。后浇带施工时优先采用柔性好、施工方便的钢丝网,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为了方便施工,钢丝网宜在钢筋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钢丝网应就近绑扎在钢筋上,还应在背面设置临时固定结构,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为了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底部保护层部位放一短钢筋。

2.3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对于采用木模的可以采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按照施工规范采取人工凿毛的办法;对于采用钢丝网模的待混凝土达到初凝时采用压力水冲洗,清除表面浮浆,冲洗程度以周围露出粗骨料为宜。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可将钢丝网拆除,并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因此,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要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与终凝时间,使施工缝表面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减小新旧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4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作用不同所需留置的时间也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在主体施工完成后45~60天才能浇筑;沉降后浇带需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或按照结构设计说明执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要严格控制膨胀剂的掺加用量,所用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并适当延长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以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3 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高度重视下列问题:

1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不能留成自然斜坡蹉,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2后浇带现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坚决避免后浇带不设围护,踩弯钢筋、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的现象。3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若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筑,容易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就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通裂缝,极易渗水。4后浇带混凝土一定要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避免因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现象地发生。5后浇带部位的梁,板内钢筋不得切断,该部位梁板内的加强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设置。6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得100%后,方可按从上向下顺序拆除。杜绝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7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捣器距离模板的距离,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严重流失,一般振捣器距离模板控制在40-50之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丝网片及模板处,较深的垂直施工缝处应补用钢钎人工捣实。

8因后浇带砼应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施工前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结束语:

后浇带已经普遍用于高层建筑主体及与裙房的连接部位,对于超长的框架结构,设置后浇带可以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收缩应力。后浇带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留设,宜做成企口缝,并达到浇筑时间后才能进行施工,浇筑前按要求对表面进行清理,振捣过程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施工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总结每次的施工经验,对以后施工就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2018年版

论文作者:杨聪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_杨聪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