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联纺学周蕾
当今中国教育提出了对人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对其所掌握知识在纵向和横向结构上的综合应用及拓宽能力。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教育方式与多维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素质教育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初中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要改革,要进步,要切切实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就要在素质教育之大环境中,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音乐教学,积极踏实地探索中学音乐教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灵活、多样,寓思想于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过去,为了搞“应试教育”,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以种种理由砍掉音乐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的春天来了,音乐教学受到重视、欢迎,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火热之程度。但是音乐毕竟是一种教学学科,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尤其中学音乐教学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教好,随随便便就可以学好的,而是应该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和音乐教学规律。现笔者结合实际,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1 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2 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表演要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3 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人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30 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已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项课题,方法各有不同。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素质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它对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重视音乐教育方法,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论文作者:周蕾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音乐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论文; 使人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