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Gui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irit Civilization in Deng Xiaoping#39;s Theory,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Reconstruction论文,Guiding论文,Spiri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研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树立“一体论”观念
“一体论”观念的涵义在于:以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理论为指导,从宏观上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系统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
(一)充分认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指针。邓小平同志曾阐明“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同时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根本方针,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开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来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不可须臾离开,“一手硬一手软”必将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任何认识上的偏差都会使两者关系受到干扰和破坏。建国以来的历史都可以证明。1957年,由于“左”的思想抬头,使人们精神生活和生产力发展背道而驰;“文革”十年,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灾难性破坏;80年代,由于忽视对全体人民的思想教育,在强调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十年前说过的那样,“就全国来看,至今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全党没有认真重视。……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所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为思想基础,提出在改革实践中“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懈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把两个文明建设看成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这既是中国社会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现实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方针,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深刻提出:“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印时说:“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认识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飞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两个高度文明”为主体和保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政治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这是早在十年前党中央就作出的科学创新。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不是体现在具体的物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在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发展经济的手段上,体现在共同富裕的最终发展目的上,体现在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以及由此决定的意识形态上,体现在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道德建设上,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人民的觉悟、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一个整体上。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丢掉了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特征,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或者至少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忽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能不能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会不会迷失前进方向的重大政治问题。
(三)深刻领会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彼此碰撞,历史和现实表明: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总是在不断进行的。所以,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如果我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就必然会在思想道德领域和社会风气方面,遭到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就会使我们的社会风气受污染,人民的思想受毒害,甚至动摇我们社会主义的根基。即使经济发展了,形势喜人,但社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巩固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观念。
坚持“深层论”体系
精神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文化、艺术、科技、教育以及人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等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内容。从邓小平理论来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所以,在总体上,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上升到理论体系的高度予以探讨,要注重解决深层次问题,就是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社会心理等三个方面为支点,初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论”体系,以指导建设实践,实现在造“物”的同时大力造“人”,着力解决好“塑造人的精神,丰富人的头脑”等深层次问题。
(一)思想境界的高层化。
邓小平在阐述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时,就提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由此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有较高精神境界,较高精神追求的新型公民,而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就是具有高尚情操,富有理想和现代化理性意识的现代人格。这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具体表现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点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是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此基础上,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最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实践中,要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的要求,注意概括并强化宣传能够体现凝聚人心、激励人们奋斗的地区精神、城市精神、行业精神和企业精神。在当前要特别重视和提倡五种精神,即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敢于竞争的开拓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和为民造福的公仆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和集体的利益,区域的进步、国家的兴旺联系起来,开展教育,从而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在人们群众心目中树立起精神支柱,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刷新人们的思想境界,促进人和社会的现代化。
(二)道德水准的文明化。
道德水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素之一,也是思想境界的现实体现。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不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人们的思想现状来看,道德建设应成为人的现代化中的重点工程抓紧抓实。具体地说,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三个方面,基本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道德评价约束和严格制度管理相结合,逐步确立与现代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是社会公德建设。要积极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和强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此前提下,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舆论导向,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强大的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发扬互助互爱,见义勇为,诚实守法,扶贫济困的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横行霸道的思想和行为,反对封建宗法观念,破除迷信,加强反腐倡廉和法制化教育,以党风建设为龙头,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重点,促进社会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是职业道德建设。要提倡敬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制定和实行具体的行为规范,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和不道德行为,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把敬业和创业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落到实处,做出成效。就现代企业而言,要本着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尽快建立以“利益协调意识,回报社会意识,讲求信誉意识,以人为本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道德观念。
三是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伦理观中的新问题、新取向,着眼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逐步确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形成孝敬父母、夫妻互敬互爱、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民主、平等、和睦、稳定的新型家庭关系。尤其要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作为子女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中,家长要以自身爱国、爱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良好行为促进新一代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
(三)社会心理的现代化。
要实现社会心理现代化,必须通过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和文艺倡导等形式,灌输现代意识,重点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以全局意识为核心的主人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长远观念、效益观念、争先观念,即一切从国家、人民、集体的利益出发,国家、人民、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邓小平文选》中,这一内容占有突出地位。第一,一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第二,一切有利于安定团结。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搞好反派性斗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以维护全社会的稳定。第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全局出发,注意培养年轻干部。邓小平同志说:“问题的关键是老同志带头,真正要开明,真正要从大局着眼”,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第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维护大局的根本问题。“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老祖宗不能丢啊!”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大局。
实施“渗透论”战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以各种教育阵地、具体活动为载体,运用“渗透论”战略,使精神文明渗透到物质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保证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一)发挥阵地作用,净化人的思想。
1989年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并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把教育问题摆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把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列入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一,开展各种内容的学习活动。目前,理想淡化的现象确实存在,所以要充分发挥各类学习阵地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专题培训,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帮助人民认识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第二,突出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阵地,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发扬自尊、自强、自信精神为主题的“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民族的爱国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在改革实践中继承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提高其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第三,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市场经济对人们灵魂的冲击不能低估,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要以机关、企业、街道、农村兴办的橱窗、宣传栏为阵地,以个人谈话、交流思想为手段,对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引导人们自觉抵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强化舆论宣传工作。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基本的任务,要为群众提供更多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感染性,蕴含着丰富精神文明内涵的东西。特别要注重宣传内容,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要突出宣传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开拓进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予以适当的曝光,以此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
(二)采取切实措施,扭转社会风气。
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富而思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整治社会风气的力度。首先,通过忆苦思甜,在群众中开展“过去和今天的生活”对比活动,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倡导俭朴之风,引导人们适度消费,反对赌博、迷信、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愚昧习惯,形成将多余的钱入股投资或储蓄的习惯。其次,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倡导正当健康的娱乐活动,用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占领思想阵地,使整个社会环境保持健康向上的势头。再次,着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步伐,为青年人多读书、求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实施文明工程,美化生活环境。
人民群众有了好的环境,看到了变化,就有信心,就高兴,事情也就好办了。各级党委要把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以赢得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依赖。第一,实施城市文明建设工程。我们的城市需要建设,搞下水道、房屋、交通,办学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美化、绿化城镇环境,而且要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广泛开展以加强职业道德和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为内容的“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建文明城市”的思想教育活动,推行文明市民行为规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第二,实施行业形象工程,树立良好的职业风尚,使人们生活在一种比较良好的道德氛围之中。第三,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系统、文明家庭等活动。要坚持每年进行评选,使创建活动从乡镇到农村,到机关到基层,从企业到家庭全方位进行,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创建出一批环境清洁卫生、社会秩序稳定、服务功能良好的“双文明单位”和生活关系和睦的“双文明户”,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水平。
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就抓住了最根本的问题。其一,要提高党性修养。领导干部应该自重、自省、自励、自警,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全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其二,抓好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其三,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如果身为党员干部,不好好学习,不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分不清丑和美,这怎么能向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呢?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就没有讲话的权利”。所以,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关系到能不能树立良好的党风民风,关系到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健全“制约论”机制
为了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落实,必须辅以健全的“制约论”机制。
(一)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秩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理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没有法制不行”,“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是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以法制建设为保证,建立社会治安的约束机制,保障社会秩序。其一,抓好法制教育。邓小平同志认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纠正不正之风中属于法律范围、社会范围的问题,应当加强法制和社会教育来解决”。而且,要常抓不懈,以此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免疫力。其二,加大执法力度。如果还是软弱无力,处理不严,坏人的气势还会上来。要在坚持法制建设和法制教育的同时,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市场秩序、扫黄打非等问题,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严打”开路,真正贯彻依法“从重从快”方针,破大案,打团伙,追逃犯,打击犯罪不手软;坚持重点整治,专项斗争,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个地方严重就整治哪个地方,准确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只要坚持这么干,情况一定能好转”。
(二)严守党的纪律,保障党风建设。
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党风……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首先必须搞好党风”。这说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的关键,党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改革成败。腐败现象虽然只发生在极少数领导身上,但它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干扰、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强化党性锻炼。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要结合改革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如果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身败名裂。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以《党章》为准则,以党纪为准绳,防微杜渐,自觉拒腐,永葆革命青春,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四个现代化才有希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各级监督约束体系。没有约束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我们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要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在研究制定、执行党政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党政机关勤政廉政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自查自纠,搞好重点治理,纠正一切不正之风,切实加大惩处力度,对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者,绝不可姑息养奸。
(注: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
标签:社会风气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政治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