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若干问题论文,跨世纪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教育问题,从80年代以来,就普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1世纪,人类社会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回答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中,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从事教育工作的,理所当然地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在进入21世纪时,面临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在21世纪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教育自身在21世纪将会经历什么样的变革?它如何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变革来回答21世纪的挑战?我想,这是教育界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必须共同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战略,也就是为21世纪作准备。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它是教育工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施工蓝图。第三次全教会全面布置跨世纪的教育,特别是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的战略重点。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这些精神,为21世纪作准备。
一、新世纪教育面临的深刻变革
(一)世纪之交,人类正迎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即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前的三次革命。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把科学看作是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起革命作用的力量。现在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流方式,以至思维方式。高科技在军事领域方面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作战方式,正在引起国防战略的调整。高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也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发展。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恰好搞文化大革命,丧失了机遇,从而加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时,如何抓住机遇,这就要求教育要能够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时代要求的人才,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二)高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在发达国家,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己成为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这预示着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主导型的经济形态,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这种趋势,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即对物质资本的依赖越来越少,而对智力资本、对知识、科学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知识和科技的进步将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尽管中国离知识经济时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加强,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现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80%以上,我们现在是32%,如果我们不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那么我们的经济始终摆脱不了这种粗放型模式。
(三)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和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国际竞争的格局。国际竞争从对自然资源的争夺越来越转到对高智力的争夺。现在国际竞争中,只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在最有竞争力的是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创新能力。这就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调整发展战略的新课题。在制造业时代,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和本国自然资源便宜的优势,引入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而在“知识”份额越来越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优势在国际上已经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知道,80年代出现了亚洲四小龙,90年代出现了亚洲四小虎,90年代以来,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当快,有人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认为世界经济重心将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将从欧美转向亚洲。在1994、1995年世界对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片乐观中,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很有见地的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21世纪是亚太世纪吗?”副标题是“亚洲神话的破产”,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亚洲经济增长快是事实,但这种增长是一种“追赶型”或叫“派生型”增长,它是依靠引进技术和利用本国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这种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问题。他认为,到21世纪,经济必须要依靠“质量型”增长,即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没有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在21世纪的竞争中,是不会占主导地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证实了他的观点。有人预测,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上可能出现两类国家,一类叫头脑国家,它是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一类叫躯干国家,它只有身体,脑袋是人家的。现在世界上技术创新能力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有的发展中国家整个的科研开发经费还不如一个跨国公司。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如果抓住机遇,早做准备,通过发展高科技可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失去了这个机遇,其结果只能使差距拉大。
中国的情况是,8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我们的先进技术,基本上是引进的,国家科委调查了我们引进的2300个项目。大多数没有消化吸收,还在不断地引进,这样,就只能拉大差距。所以,江泽民同志反复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不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竞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仍然用传统的发展战略,仍然单纯地靠引进技术,一味靠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参与竞争,这样我们只能耽误时间,只能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为什么把科技问题、创新问题提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我想这与知识经济在国际竞争中所引起的这种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尽管中国现在仍然还没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但我们看到了这种趋势,我们要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四)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满足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而要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21世纪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现在知识更新可能是5年或者是7年一个周期。所以,《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提出,大学生进大学时学的知识,到他毕业时,其中有一部分可能已经陈旧了,像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的更新速度更快。有人讲,高科技的竞争是争夺制高点的竞争,我们若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就不可能抢占制高点。
(五)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周期缩短,这就使教育和科技、经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从电的原理的发展到电的使用经过了几十年,电视也是如此,但现在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特别短,很多高科技产业一年研究,一年马上投产,它是教育科研一体化的产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打破一个封闭的状态,更深入地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象牙塔式的高校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了。哈佛大学的前校长伯克前几年写过一本书,题目叫《大学与美国的未来》,他讲到一个观点: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中心机构。他说现代发达国家的发展,依靠三个因素:一个是发明创造,一个是专业知识,再一个是训练有素的人才。大学理所当然地为提供后面两个因素做了很多工作,同时也在越来越多地提供发明创造。我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大学则是知识传播、生产、加工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而且还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辐射源。因此,大学理所当然地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六)开放的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新的、多方面的影响。教育面对着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中国的教育,如何引导我们青少年在开放的环境中,正确地对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是我们教育在文化方面面临的挑战。经济的全球化已打破了国界,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四个流动:产品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人才流动。那么这种信息和人才的流动,不只是经济上的,还是信息和文化的交流、碰撞。世界观在处于一种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哈佛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著名的比较政治学家塞缪·亨庭顿前年发表了一部著作叫“文明的冲突”,引起了世界强烈的关注。他分析了冷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在文化形态中,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下降,但是多元文化构成了世界冲突的根源。他认为,文化、文明的冲突可能会是影响21世纪政治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这种开放的全球性环境中,我们青少年面对的是多种文化,而且他们很容易接受“快餐文化”,也就是说容易接受麦当劳、牛仔裤、爵士音乐这些生活上的东西,但是他们不能深刻地理解这种文化的内涵。而中华传统文化面对着西方文化,面对着现代化的新环境。所以,在文化上我们面对的这种环境,也是我们教育界在教育青少年时需要面临和回答的一个新课题。
(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引起教育手段方式、教育过程、师生关系、教育组织结构乃至于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传递,那么,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递上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同样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现在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它传递的信息量大、面积广、速度快,利用信息的便捷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正在建第二条信息高速公路,它的速度比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快一百到一千倍。所以,我认为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快、量大、范围广。有人说15世纪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独占和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将会打破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的垄断。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未来的教育将会突破现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资源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我们可以实行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教育和学习。所以有的国家在制定21世教育规划中讲到,要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学习任何课程。网上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上的变革,但现在还刚刚开始。在此也反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有了互联网教学以后,学校就可以不要了,老师也不要了,我们不赞成这个观点,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哈佛大学现任校长罗登斯庭教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互联网和大学:珠联壁合”。我认为他的观点是比较客观的,他认为互联网在大学的应用,是20世纪科学技术对大学所产生的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变革。他说这种影响还刚刚开始,因此,他充分估计了信息技术对21世纪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教育不仅仅只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它还要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人的情感和人的价值观。这些功能是计算机不能替代的,它必须是人和人的交流。所以,信息技术将会引起21世纪教育的革命性变革。但是学校和教师仍将发挥它的作用,只是作用有所改变。
(八)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改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必然会影响教育体制,教育运行机制,以致人才培养的深刻变革。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源的生产部门,教育为社会提供的是最重要的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是通过计划配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将会进入市场配置,这样,教育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它是间接地受到市场的影响,不受市场调节,是政府行为。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就直接受市场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基础科学研究,国家文化建设,如考古文物这些是由政府保证的,不能由市场调节。还包括一些艰苦行业、贫困地区的人才需要不能完全以市场需要来调节。但是高等教育的大部分是由市场来调节的,所以,我说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不同级别类别的教育,所受市场调节的程度和范围是有区别的。因此,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性的问题,下面三个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
第一,教育市场和市场化的问题。教育存在市场,它有生源市场、有技术市场、有毕业生就业市场,这些是和教育直接相关的。许多国家到中国来争生源,看好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所以,我认为教育存在着市场,但我们不能笼统地提市场化,因为教育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只是在某些方面、某些范围内才发生作用,不能把教育整个地置于市场调节中。美国有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受三种力量的影响:一是市场的力量,二是学术的力量,三是政府的力量。在美国市场化程度这么高的国家,它的高等教育还不是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是由三种力量相互作用。按照世界银行关于市场发展的一个报告中讲到的,在市场经济下,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要去干预,政府要保证的是市场作用不能影响的地方,它认为,教育是市场发挥作用比较少的地方,政府应给予更大的保证。所以,在我们国家,笼统地提教育市场化是不妥当的。
第二,教育产业和产业化。从产业意义上讲,教育是第三产业,这一点是明确的。现在问题是讲教育产业,是否把它看成是一种生产性的事业来对待?要这样来界定教育的话,我认为它既是公共事业,又具有产业属性。对于政府来讲,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但具有产业属性,因为它是人力资源的生产,有生产属性,它不是完全的消费性的,教育的投入不仅有社会效益,而且有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经济效益不完全反映在教育系统内部,它很可能反映在教育系统外部。从整个社会来讲,教育的投资又具有经济效益。所以,从产业属性和公共事业这两方面来讲,是比较客观的。教育不仅只有经济功能,它还有政治功能,有培养人的功能。如果我们把学校完全作为一种生产性的单位,笼统地提产业化是不可取的。
第三,公平和效益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收入的分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现在行业的差距在四倍以上,地区之间、省与省之间的差距也在四倍以上,县与县之间的差距在十几倍以上,乡与乡之间是100多倍。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在工业化过程,在经济起飞阶段,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收入分配拉大在教育上的反映是社会不同阶层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层对教育会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群,会提出一些原有教育体制下无法满足的一些要求,它必然要求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现在我们的择校生,高收费,高价民办学校等现象,都是和收入分配拉大相关的。所以,社会需求的变化,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将打破原来过于呆板单一的发展模式,增强教育的活力,也有利于尽可能地多方面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效率的角度讲,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它会带来教育政策选择上公平和效率的两难选择,因为如果你单方面地满足这种教育需求,那么导致的结果便是交得起钱的人可以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而家境贫寒的学生无法得到这种机会。从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原则来看,就是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机会不均等。所以政府既要鼓励各方面对教育增加投入,同时又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该提供基本公平的教育机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提供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使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能够享受比较公平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九)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现阶段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到201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全面完成工业化,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的二、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在全国的大多数地区,现阶段并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现实条件,发展知识经济至少有三个前提:一是完成工业化,二是比较高的教育普及程度,三是比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现在还未实现工业化,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业化。但中国的工业化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环境下推动的,所以,中国工业化是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平行发展战略,我们不能等完成了工业化再去推行信息化,而是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所以,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发展高新技术,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水平。在此情况下,我们教育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既要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人才和知识准备,又要为发展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作好准备。尤其是中国的教育,在转型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受人口的制约,人口带来了就业和失业的双重压力。中国现在的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还要达到13亿,人口总量在今后的30年内还有增长。计生委估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会达到高峰,估计是15亿或16亿。中国是个年轻型的人口结构国家,所以,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是很重的,中国的教育既要为创新服务,又要为创业服务,如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不能解决就业这个突出的问题。这两者是有矛盾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节约劳动力的,科技越进步,用的人就越少。上海宝钢第一期工程具备4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有职工25000人,二期工程800万吨,职工15000人,三期工程1000万吨,职工人数还要往下降。电力部说,30万千瓦的发电厂,在老的装备技术下,编制为4000人,用新的装备和技术,只要480人。所以说,技术进步必然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问题会更严重。中国今后面临两难问题,产业结构要调整,技术要进步,结果是一大批人下岗。所以,中国转型时期是一个大调整的过程,一方面要调整人员的素质,才能适应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时代,我们的教育如何为技术创新服务,为创造工作机会服务。《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提出,高校毕业生应该从找工作转向自己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中国的大学生要从等待安排工作到自己去找工作,再到自己给自己创造工作机会。我们的教育如果能既为创新,又为创业作出这样的贡献,我想我们就能够促进两个转变,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中国是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从“六五”计划以来,地区间的差距在拉大。“七五”以后,调整了区域发展战略,注意缩小东西部差距,注意了向西部地区的倾斜。所以,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减,但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区位的原因,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存在。所以,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该实行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它的发展目标、教育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实现当地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循环,然后逐步使区域之间协调、均衡发展。
二、跨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趋势
(一)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规模问题,从90年代初到现在一直存在着争议。1994年“全教会”提出了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所以,从1994年以后,出现了有控制地发展高教的趋势。对这个问题,我提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从8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快。1980年到1990年,普通高校数从600多所增加到1072所,在校学生从100万增加到206万,加上成人高校的大约有367万,也就是说,整个80年代,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数翻了一番。加上成人高校的学生,发展速度就更快了。中国8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补偿性的。进入90年代后,在1992、1993年曾出现过一个超常规发展现象,1993年比1992年增加了近20%,所以1994年以后,采取了控制发展的方针,即使是这样,到1998年,全国高校的在校生仍然达到了622万,从发展速度来看,自80年代以来,是比较快的,年增长率在6%以上。但是,毛入学率偏低,按1998年的统计结果,老口径(只统计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毛入学率是7%,新口径(电大注册视听生、把自考拿到文凭的和军事院校的加到里面,党校除外)毛入学率为9.1%。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的毛学率平均是13%,世界上是17%,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是比较低的,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教的需求。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特点是需求不断增长,供给能力相对有限。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至少受四个因素的拉动:一是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对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会更高。二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是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三是人口基数大,独生子女比例高,这样会对高教的需要产生巨大压力。四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比较偏重学历的用人制度,更加刺激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高教的需求仍然会持续增长。但在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经费投入的制约。中国政府的财政性经费中,高等教育的经费原来占24%,现在降为20%,这个比例是偏高的。联合国教科文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超过20%的只有30多个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在20%以下,有的国家更低。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扩大到现有的模式和体制下,势必会挤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影响普及教育。所以,政府承担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要扩大高校规模势必会裁减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现行制度,政府对学生包得过多。一个大学生的成本(政府投入的)原来曾相当于120个小学生的成本,现在下降到20多个小学生的成本,相当于9.7个中学生的成本。国际上,一个大学生投入的成本,相当于7个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的成本。美国大学生的生均成本为13000美元,中学生6000美元,小学生是5000美元。我们的这种投入格局,势必使高教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个制约就是就业的制约,现在高教已开始突破,但没有完全突破毕业生当干部的教育制度,考上大学要转户口,变身份,这样把大学生的就业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了。如果这个制度不改变,将来招生越多,政府要承担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这就制约了高教的发展。
第三,调整高教的发展方针和目标。以前规划到2000年,本科的在校生是630万,现调整为660万,研究生人数为20万,现在调整为25万,到2010年,高校的毛入学率要达到15%,即是说,到201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在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从很多国家的发展来看,大多是基本实现工业化才开始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的。到201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1700美元。这样一个阶段,为我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需求和供给关系上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基础。
第四,推进高教大众化。在高教制度上需要进行改革,我想主要有两项,一是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实行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即依靠各方面力量,积极发展高教,满足社会需求。因为精英教育阶段,政府承担这份责任已经非常困难,如果进入高教大众化,更大范围内地进入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财政来支撑是比较困难的,这个问题不仅我国如此,外国也如此,许多欧洲国家高校里原来是不收费的,现在英国也收费,德国也在发展私立学校。故要推进高教大众化,必须要改变政府单一办学模式。另外要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要实行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同时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要面向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面向基层、农村、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很多国家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培养的大学生可以去从事管理工作、技术工作,也可以去从事操作。将来在就业上,蓝领和白领的界线要打破,白领就业者的比例要上升,蓝领要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干部、工人身份的这些矛盾,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随着择业结构的变动,应该会慢慢解决的。这种改革,我认为是高等教育机制的变化。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现在的行政计划来调节,逐步转变为政府的宏观指导,通过市场来调节。所以,我国的高教发展,机制上的调整就是政府提供信息宏观指导,学生根据市场和个人的选择作出决定,我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需要这种调整来实现。
(二)改革和调整高教的结构和布局,促进高教的多样化。大众化必然带来高教的多样化,因为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主要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所以它比较雷同,但是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以后,它是面向各种职业岗位的,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和类别的。现在我国有两个因素要求调整我国的结构和布局:一是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高等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这两年来,我们的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的。另外,随着今后就业结构的变化,高教的服务面向也会调整。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只面向管理层,而且要面向操作层。另一方面,布局的调整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高教的办学主体下移了。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我们的企业都是在中央部门,因此中央部门办的高校很多。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存在着更大程度的区域化,这要求我们高校的布局结构要有所调整,高校要分层分类。从大的方面看,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理论型的,一类是职业应用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两类叫A类和B类。这两类高校的培养模式和目标是不一样的,专业设置也不一样。我国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上要放开一点,同时,要办好一批研究型大学。这样,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别上办出特色和水平,来满足社会的多种需要。大量的是应用型的,同时要有一批成为研究型的,它是教育和科研的中心,要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现在实行的“211工程”,争取建成几所世界性一流的大学,这也正是在向着高教的这种趋势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既要为工业化提供人才,又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这样就存在着资源配置上的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问题。因为建设世界一流性大学需要大量投入。印度是个很好的例子,印度整个教育基础比我们落后了10~15年,但它有5所国家办的学校在班加尔高科技区,它的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印度尽管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并不高,但它的某些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软件是接近世界水平的。软件行业印度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这表明,尽管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可以集中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在某些领域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可以带动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我想多样化办学,包含了这样一种意思:高教要实行三级办学,中央办、省级办、中心城市办。
三级办学能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高教体系,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全国互补。管理体制改革以后,省级政府对高教的管理权会加大,一般的大省应该能够培养本地区通用的、普遍需要的人才,而一些高层次的,某一学科领域的则由中央向全国提供。总之,高教的布局需要国家来统一规划。另一方面,各地区在良性循环中形成高教和区域经济互补的结构。
(三)加强高教和经济、科技、社会的结合,推进高教的社会化。高教的社会化直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校的科研要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要加快这种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第二,推进产、学、研结合,在体制上打破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分割。我们高校应如何解决分割问题,使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可以在学校里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学校也可以到企业内建立生产力发展中心。我们现在提出来的“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发展中心”等,就是要解决科研和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科技成果的转化就会非常困难。我国现在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3,工业领域里也如此。为什么呢?我们缺乏一套运作机制,包括风险基金、经营运作、中介机构、以及高校师生创办企业的各种相关条件。我们讲结合,一个是体制方面的结合,另外,没有人也不行,没有中介机构,没有资金来运作也不行。我们需要这样一套机构,使得高教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出去。这些需要一整套的人才来适应高教和社会的结合。这里讲的大多数是研究性大学。就一般的大学,也存在这个问题,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校园和社会的结合,也是提供知识贡献,知识贡献不仅是高科技知识,也包括基本的救命的知识。去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一篇报告,题目是“知识与发展”,它说,现在人们越来越看到知识对经济的作用,现有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相当快,但是还有一批偏远地区的人,他们仍然得不到最基本的知识,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发展。所以,我们高等教育既要为社会提供高科技的成果知识贡献,也要把基本的实用技术扩大应用,产生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体制上、机制上、中介机构、风险资金以外,还有一条就是高校师资队伍的调整。高校的教师,要到生产第一线,要积累经验,不但要具有理论知识,而且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和经济、社会脱节的问题。
(四)加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推进教育管理的非集中化。无论是布局调整,还是社会和高教的结合,必须解决一个体制上的障碍,就是过于集中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核心就是放权搞活,这里我主要讲两点:第一,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的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实现条块分割。中央只管少数影响全局的,地方不便举办的学校,绝大多数是省级管理。这里一个非常明确的举措就是国务院授权,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由省级政府来统筹管理,包括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的设置、审批、专业设置、招生考试、毕业生就业这些由省级政府来管理。这样就使省级政府能够统筹本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第二,要依法扩大高等教育的自主权,实行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同时建立学校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机制。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这样学校既扩大了权力,也加重了责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靠自己主动去适应社会的需要,将来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恐怕也是必然的。政府提供一种制度化环境,政策性环境,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但学校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包括学校内部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后勤的改革等。
(五)要推动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办学体制将进一步放开,也就是说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因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叫做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叫三改,一补是指少数部门办的职业技术学校。现在再加两点:一是本科院校可以自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它可以民办机制运作;二是社区可以举办综合性的、社区性的职业学校,相当于社区学院。另外是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团体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放开。第二,要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第三,实行成本分担原则。在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收费适当放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在经济结构上,世界性的趋势是政府投入比例下降,其它方面的比例上升。中国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1991年总量是731亿,其中财政性教育支出占84.46%,财政拨款占62.84%,学杂费4.42%,1995年教育经费增加到1878亿,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5.1%,财政拨款占54.36%,学杂费占10.17%。1998年学杂费上升到12%。可以看出,从1991~1995年,财政性教育支出下降了9%,财政拨款比例下降了8.0%,而学杂费到1998年时,上升了8个百分点,这是投入结构的变化。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学杂费的比例应该更高点,结构的调整还应进一步加强,调整的趋势是在总量上政府的投入继续增加,但政府投入的比例会继续下降,社会投入和学杂费的比例还会继续增加,有人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有的专业可按成本收费,但同时建立学生资助制度给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以同等教育机会。
(六)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而且将会改变教育模式。应用网络操作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提出,要建设现代化软件教育网络,这个网络和卫星视频系统连接后,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软件网络,提供各种教育服务。这样我们高校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它的利用率。
2.建设校园网。要求在2000年,国际互联网进入5万名教授家里,所有的高校都上网,1000所高中学校要进网,要实现网上录取招生,提供网上高等学校毕业生服务。
3.开发教学软件。现在是高速公路建成了,但没有货,各学校上网后,没有什么内容。有人说,中国的教育软件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许多计算机公司都看好这个市场,教育部门怎样利用超前意识,来开发适合中国的教育软件,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4.要建立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来开发适合中国的教育软件。即网上学习所得的学分要得到承认。
5.开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和网上课程,提供各种教育服务。
6.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利用好网络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会用网。
(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育目标的综合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现在高校都非常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在分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的趋势,很多新兴学科是多种学科综合的结果。美国许多大学,它成立的学院是综合性的,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像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学院等。
其二,当代许多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性的。单一的知识常常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其三,社会职业的变动,需要的人才要求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知识面宽,则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就比较强。特别是有几组关系需要重视:
1.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呈现出一种越来越融合的趋势。
3.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4.创新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