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马靖 300191
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留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心理、新的人格取向、文化冲突等方面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学生出国的心理调试与教育对策:一是加强对学生出国前心理准备的教育;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完善制度;三是国后的适应技巧;四是学校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学校的外事工作人员及教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本着平等信任的原则,做好出国学生的思想教育,用真诚的感情感染他们。同时,出国学生本身也要对两国的文化持乐观的态度,对文化差异持宽容的态度。
关键词:文化差异;出国学生;心理影响;建议
一、引言
文化适应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初。人类学家Kalver Ober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冲击”理论,指出当人们从一个文化迁移到另一个文化,成为旅游者和居住地之间的文化接触时,他们将面临许多变化和冲击,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如心理稳定性丧失,导致各种心理和行为变化。和情感障碍,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住院率。作为出国学生,中国的留学生正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差异及教育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文化差异对留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1.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刺激
当外国学生初次来到一个国家或城市时,由于文化的不同,他们在心理上不能适应,这包括外国人与本国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很容易引发人体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产生兴奋情绪。但是这种兴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般在几天或几个月左右,就相关心理学家研究表示,此兴奋期最长不会超过六个月。当然,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刺激与消费刺激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星巴克和肯德基等一系列西方品牌的营收年年增长。现在,许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喝咖啡而不是茶;即使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也要吃奶酪和冰激凌;在这个经常被老人告诫不能喝凉水的国家,许多人都已尝试喝冰镇汽水。说明一些西方企业争取中国消费者的努力也是有所成效的。
2.文化差异引发心理刺激
中国学生刚到外国留学时,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鲜感。中国学生开始了在国外学习新的生活,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段时间后,学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学生们容易感到不安和抵触,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这种情绪会愈发强烈,一不小心便可能演变出各种不适应的症状,不利于我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在此时期中,大多数留学生均会通过自我调节,成功渡过这一时期,但也会有小部分学生无法克服紧张情绪,最终在心底形成障碍。在国外,我国留学生想要更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他们及时的对新文化进行了解,求同存异,以此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留学生们会将外国习俗当做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利用平常心去看待周围事物。因此,我国留学生在面对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刺激时,千万不能太过激进,保持一颗平常心去慢慢适应,才能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3.文化差异产生新的人格取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出国学生基本了解了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并根据所处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认知判断,此时,外国学生将在心中发展出一种新的人格,并开始与他人交往。新环境下的第二社会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存在差异性,完成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最终所产生的人格也不一样。其中常见的人格取向有以下几种:进取型、守旧型、边缘型、附和型等。
进取型人格:这种类型的人,更注重自我的成长,并相信成功是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节,如果没有成功也不会为此而抱怨,耐心的积累,并享受其中的过程。守旧型人格就是不够灵活,有明显的惰性。由于不够灵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时间。惰性使他们的创造性差,比较守旧。边缘型人格,人格障碍的一种。特点是情绪不稳定,因生活小事可出现愤怒.遇事常冲动.缺乏理性思考,故而经常与人发生摩擦。丰要表现:(1)情感方面,易抑郁、焦虑,易激惹、冲动,只有短暂的欣快感,常感觉空虚厌倦,遇外界刺激可有短暂的精神失常。(2)行为方面,放纵自己,挥霍、赌博、吸毒、偷盗、眭放纵、贪食等。附和型人格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表现为: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有一种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这害怕被别人遗弃。
4.文化差异引起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也被称为文化冲击。比如,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和集体的重要性,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人着想,珍惜友谊和家庭。个人主义追求个人的需要和幸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在西方,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拥有世袭贵族体系外,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家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座位安排上也没有辈分与地位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刺激的兴奋性逐渐减弱,文化差异的心理影响就会显现。这一阶段发生在出国三个月至八个月后。在这一阶段中,留学生的情绪将会不断降低,直到最低点。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留学生在异国很难第一时间找到一个谈心的朋友,更不会有人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将心中的孤独全部激发出来。其次,由于自己本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会得到认同,自身想法也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
三、学生出国的心理调试与教育对策
1.加强对学生出国前心理准备的教育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外国文化的心理不适是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两种文化的差异越大,心理文化冲突越大。第二,克服文化冲突的过程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形的和强迫的。这肯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留学生必须对这个过程做好思想准备。再次,是要加强对目的国文化的全面了解,从心理上衡量自己对目的国文化的承受能力。最后,要端正对异国文化的态度。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其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生存环境的发展相互适应的,文化的差异性不能说明文化的优劣性。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出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日常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思想教育的好坏,也决定着出国学生的管理成效。好的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去适应新环境。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要遵循不强加于人原则,我国文化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区别,在政治观念和行为标准等环节上也存在差异,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不能要求他人完全认同,或者观点一致;其次,其次,要遵循求同存异原则,出国学生要了解或寻求与异国文化共通的文化基础,在融入异国文化时,既能保留母文化,也能吸收异国文化的精髓。
3.从心理层面关注学出国后的适应技巧
到达国外后,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尽快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一般来说,有效的方法是:1)进一步加强对目的地国文化知识的理解。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区分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正确理解外来文化。2)尽量和当地人打交道。个人和集体活动应尽量邀请当地人参加,这可以提高语言技能,但也消除孤独感。3)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身在异国,首先要解决好吃和住,住房要尽力选择使自己感到舒适的地方和环境,饮食应注意营养,还要充分休息。4)同家人或密友保持必要的联系并让他们分享你的感受。熟人特别是家人或密友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适应异国的文化,也有助于减轻由于与原籍国的朋友或家人失去联络而带来的痛苦。5)为自己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去熟悉异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提高自己在异国的生存能力和自信心,但不能好高骛远。6)尝试用异国文化的视角和价值观念,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及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举止,解释各种不符合本国文化的各种现象。
4.学校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
在适应国外的生活习惯后,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牢记出国留学的目的和目标。一方面,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过早否定或批判外国文化。这可能导致与外国文化的心理冲突,不利于外国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外国的跨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异国文化盲目地崇拜和追随,而使自己有可能在异国文化的潮流中迷失自我,成为具有附和型人格取向的人。对待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心理上的宽容接纳,要用欣赏和容纳心情对待异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帮助自己以一种愉快心情在异国生活和学习。要努力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用乐观的心理看待两国文化差异,从心理上包容两国文化的差异。要用积极向上的心理对自己进行再社会化,通过心理控制,使自己成为既能在本国积极进取,也能在异国努力向上的“双文化”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会严重影响出国学生的心理,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本着平等信任的原则,做好出国学生的思想教育,用真诚的感情鼓励他们。同时,出国学生本身也要对两国的文化持乐观的态度,对文化差异持宽容的态度。此外,出国学生还应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融入社会,努力成为合格的“双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家丽.中韩留学生教育发展现况及政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0):105-112.
[2]刘传清,郭煜.留学生拒绝语习得偏误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6):55-58.
[3]马红,刘巍.新媒体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独特优势[J].人民论坛,2018,(10):134-135.
[4]纽尔衮.中国留学生对俄罗斯高等学校满意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5]范引光,潘发明,邹延峰等.临床专业留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需求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3):453-455,458.
[6]侯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41-45.
论文作者:马靖,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文化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心理论文; 留学生论文; 异国论文; 学生论文; 人格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