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南经济特区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海南论文,经济特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6年来所走的道路是艰辛曲折而又不平凡的,海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199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陆续出台,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转入根本性的结构调整时期,发展速度相对减慢,发展目的从追求高速度转为追求高效益,即所谓由“泡沫花”经济向“金刚石”经济转变。这种调整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影响颇大,同时使之处于一个相对低落时期。一些短眼公司看到炒房地产、做投机贸易等已暴发无望,就急忙抽走资金,撤走人员,给结构调整时期的海南经济发展形势散发了烟雾,使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对海南经济发展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在这样严峻的时候,作为海南本土的企业家,我认为有必要对海南经济特区再做深刻的研究分析,进行再认识,以期能达成对海南经济特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共识。
一、对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战略意义的再认识
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伊始,我们就认为,凭海南岛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中央赋于海南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海南的经济一定会有腾飞式的发展,事实上这6年来,海南的经济发展的确是超常规的,但由于这次全国性的宏观调控,使海南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暴露无遗,这就使我们必须对中央决定创办海南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进行再认识。如仅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海南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并无重要地位可言,这是因为海南创办经济特区之初的经济发展只占全国经济发展总量的0.5%,经过6年来的努力,也不过将这一比例提高到0.68%。可见,即使海南的经济仍将以高速度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回顾6年来的实践,我们对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的再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海南岛地处南中国海,位于经济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的西太平洋环形带上,是从东北亚通向东南亚的中心枢纽,具有极大的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区位优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虽然如此,但要使海南的经济发展上新台阶,还必须用好海南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领会吃透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论断。其次,要把海南的经济建设搞好,还必须依靠海南的土地、热带气候、热带生物作物、海洋、矿产和旅游资源等优势;依靠强化内外资,特别是外资的吸引;依靠各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依靠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引进等手段和方式,才能变资源、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海南省委确定的力争用2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海南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可见,上述目标的实现,有可能使海南在21世纪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新的经济中心之一,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南中国海和平合作共同繁荣的重要基地,真正起到中央所期望的,在中国对外开放总格中所不可取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应该依照中央关于“海南的改革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的指示精神,充分运用国家授予海南省人民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赋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很大的立法权,将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些、更快些,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试验基地,肩负起超前的示范作用。
海南建省创办特区6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主要的优势是打时间差,即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等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种要素市场得到进一步发育;给企业下放权力,发展股份制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等,为把企业推向市场做平等竞争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努力转换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要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两大宝岛中,海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岛的自然条件也相似,在本世纪末前后,海南能否缩小同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的距离,是我们必须用事实回答的问题。6年来的的实践证明,海南在吸引台资,发展对台经济合作方面做出了成绩,促进了台湾同大陆的经济联系,起到了以“一国两制”方式实现和平统一的其它地区所起不到的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上面情况的论述,我们认为海南创办经济特区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并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海南的经济发展虽在全国经济发展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在经历这次的宏观调控后,会继续高速发展下去的。
二、对海南经济特区与其它经济特区异同比较的再认识
海南经济特区与其它4个经济特区相比,有体制上,政策上和发挥对外开放“窗口”作用等方面的共性,但也有不同于其它4个经济特区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深圳、珠海是现代城市化的经济特区,而海南却是一个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也是罕见的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比例大、农村面积绝对大的城乡型经济特区。
2.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是在一片空白的纸上描绘出建设蓝图的,而海南是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创办经济特区的,这就必然要一面搞新的建设,一面要对原有基础进行调整、改造和提高。
3.深圳、珠海作为我国最早创办的经济特区,国家给了大量资金上的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得好,投资环境优良,而海南创办经济特区时,国家只给政策,建设资金须自筹,在起步时似乎就先天不足。
4.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紧靠香港和澳门,对吸引外资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着特殊的优势,而海南在这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差。
5.海南经济特区不仅自然资源较其它4个经济特区丰富,而且劳务资源也有很大的优势。
6.海南在创办经济特区的同时升格为省建制,中央给予了海南省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自主权。
7.海南经济特区比其它4个经济特区晚办8~9年,由于时空不一样了,无法照搬其它4个经济特区的模式,只能在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进行大胆的探索,走出自己的路子。
通过上述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海南经济特区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魅力,这必然会使海南的经济发展走出这次宏观调控中的相对低谷期,继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对海南经济特区本质特征的再认识
海南经济特区的本质特征可用三句话来概况:起点低、目标高;跨越快、反差大;困难不少、优势很多。
1.起点低、目标高。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前,基础设施很差,基础工业甚少,贸易近于空白,农业发展缓慢等;而在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时,中央就明确规定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用3-5年的时间,达到国内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这第一步发展目标已在1992年如期实现了,第二步发展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国内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步发展目标是再用一段时期赶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跨越快、反差大。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在短时间内就要完成从半自然产品经济跨越到较活跃的商品经济,建立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特区经济,由于跨越的节奏快,这势必会造成某些局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配套以及一些人心态失衡的反差;二是海南从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建制迅速跨越成为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较其它省拥有更多自主权的省建制,这势必会造成由于行政升格,权力加大而对机构设置、职能转换、人员素质、工作运行提出新要求的反差。
3.困难不少,优势很多。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时的困难是指资金短缺,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人才少且层次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优势是指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对外联络优势等。
通过以上对海南经济特区本质特征的再认识,我们认为,近几年海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仍是“用政策、打基础、抓落实、求效益”,仍需务实地抓好海南经济特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以使海南的经济发展能较快地步过这次宏观调控的低落期,迎来海南经济特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的新时期。
四、对海南经济特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再认识
海南经济特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机制发展不平衡、不健全,科技意识淡薄,经济效益不高,资金短缺,政府职能转变迟缓,人的整体素质不高等,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呢?经过6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应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海南经济特区必须实行更加自由的优惠政策,应全力吸引资金并逐步实现建设资金由过多地依赖内资转为重点吸引外资。
2.海南经济特区由以前过多依赖国家赋于的优惠政策转为依靠旧体制加速转化后的新体制。
3.海南经济特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区。
4.海南经济特区的各类企业,必须依据国家颁布的《公司法》,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以便能有力地推进海南经济特区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论述,我们看到,海南的经济发展由于这次宏观调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好的。
五、对海南经济特区发展前景的展望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出现,随着中国“复关”的实现,海南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将会削弱甚至逐步消失。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广东考察时就明确指出: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要通过增创和充分发挥特区的新优势来发展特区的新特色,特区还有“特”。这番话说到我们企业家的心里了,使我对目前海南的经济发展在这次宏观调控中暂处于低落时期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再认识,对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更加憧憬。
总之,通过以上五大方面的再认识,我们坚信,海南经济特区今后仍将是国内外上瞩目的热点地区,仍是众多有志之士的国内外投资和开发建设者看好的有着高回报率的地区,海南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