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主流与地方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化论文,京剧论文,主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549(2003)03-0026-05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索,是从2001年12月在南京观摩第三届中国京剧节时开始的。后来 陆续看到《中国戏剧》杂志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一是2002年第9期乔嘉瑞的《振兴京剧 与乱标派别》,文中对一些地区“搞了一出或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新编剧目就冠以 ‘某派京剧’的称谓,如‘蒙派京剧’‘西部京剧’等”提出了质疑。二是2003年第3 期乌兰娜与之商榷的文章《“蒙派京剧”的由来》,文章用大量篇幅讲述了40多年来, 内蒙古京剧团是如何致力于“蒙派京剧”实践的过程。他们的讨论再次触动了我的一些 思考,原来还有很多人都在关心京剧的所谓新生派别问题。我认为,所谓蒙派京剧、西 部京剧、云南京剧(关派京剧)……,笼而统之都可以称之为地方化京剧,而与之相对应 的以京津沪为代表的京剧则可以称之为“主流京剧”。下面仅就20世纪中后期以来出现 的“京剧的主流与地方化”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就教于读者。
一、主流与地方化是当代京剧发展的不同趋势
京剧不愧为国剧,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从整体上代表着中国当代 戏剧发展的最高水准,其流播地域的辽阔以及演出团体的众多,至今是中国第一。历史 的功绩姑且不论,仅就21世纪以来,京剧在传统艺术的继承、新剧目的创作、舞台艺术 的革新、后继人才的培养诸多方面,与一些地方剧种相比可谓遥遥领先,为全国各地方 戏剧种在继承、革新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但也应当注意到,由于其历史的悠久,覆盖地域的辽阔,全国各地的京剧发展并不同 步,具体体现在剧团生存状态、剧目创新能力、观众的接受程度等方面,比如四川省, 80年代以前几乎每一个地区或者城市都有一个专业京剧表演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重 庆京剧团(历家班)、成都京剧团。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四川省仅存成都市、攀枝花市两 个京剧团。类似情况决不仅存在于四川。同许多地方剧种一样,京剧的领地也在缩小。 在现代社会当中,传统戏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对于曾经流播 全国的京剧而言,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建国50多年来表演艺术团体生存区域的固定化, 一些边远省、区的京剧团远离本土,更多地汲取着地方文化的营养,因此,大一统的京 剧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向。从四大徽班进京到京剧的形成历时不到半个世纪,那么一个 京剧团在异地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砺浸润,在艺术形态上出现地方化趋势是完全不难 理解的。
从第三届中国京剧节上演的24台剧目并联系到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2001年第七 届中国戏剧节推出的京剧剧目,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京剧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一是以 京、津、沪为代表的包括华北、华东地区的主流京剧;一是边远省、区的地方化京剧, 二者各具不同的表象和特征。
以京、津、沪为代表的京剧传播的腹心地区,拥有代表国家水平的如中国京剧院、北 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大剧院,他们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首 先,或植根于京剧的原生土壤,或具有深厚的传统积累、雄厚的艺术实力,编、导、演 、音、美人才济济,名家荟萃;生、旦、净、末、丑各行均有一批代表剧种发展高水准 的表演艺术家,且多有各自的师承流派,近年来又充实了一批受过高等戏曲学院严格训 练甚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演员,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其二,这些大剧院地处中 国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创作经费相对充裕,物质设备优良,参加各种全 国性演出及开展国际艺术交流的机会较多,因此其演出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唱做规范 ,台风严谨,场面宏大,制作精良,讲究舞台整体艺术效果。其三,具有把握重大题材 、推出优秀、精品剧目的艺术实力。如第三届京剧节演出的上海京剧院的《贞观盛事》 、北京京剧院的《洛神赋》、《蔡文姬》、中国戏曲学院的《杜十娘》、天津京剧院的 《华子良》、《金·断·雷》,以及近些年来上演的《曹操与杨修》、《骆驼祥子》、 《宰相刘罗锅》等,甚至中国京剧院改编移植的滇剧《瘦马御使》,都显示出一种大剧 院的艺术风范与气派。不论京派、海派,虽有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但其成就和影响都是 全国性的,他们是京剧发展的主流。犹如长江、黄河一样,都是华夏文化的标志,都代 表着中国京剧发展的高水准、新趋势,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国剧艺术的精神风韵,引领着 京剧发展的时代主潮。
而地处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京剧,则显而易见地出现了一种鲜明的地方化倾向。 仍以第三届京剧节为例,来自黑龙江的《完颜金娜》、内蒙古的《草原母亲》、甘肃的 《西域星光》、云南的《凤氏彝兰》、四川的《她从雪山走来》等剧目,便向观众展示 了一台台带有浓郁地域风味的地方化京剧。究其根源,这些京剧团一般都是建国初期留 于当地,内蒙古京剧团则建团于1958年,在远离京剧土壤的边远省份扎根半个多世纪, 生存环境的变异,观众需求的不同,地方文化艺术的元素不断渗透到京剧中,使这些地 方的京剧染上了不同程度的地域文化色彩。尤其是在一些新创剧目中,传统京剧的某些 元素逐渐减少,非京剧的、地方性的艺术元素明显增加。而且,对这些远离京畿的京剧 的改造,几乎都是在服务地方观众的思想指导下,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是当地京剧人一 种自觉的行为,因而,其成效也十分明显。
二、地方化京剧的标志及特征
这些所谓地方化的京剧,一般来说并不回避自己与传统京剧的相异之处,通常在宣传 说明书上旗帜鲜明地标示出自己的地方性,比如上述蒙派京剧、西部京剧、滇派京剧等 。它们虽然散布于祖国各地,甚至处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但也可以看到它们所具有的一 些共同特征:1.戏剧题材的地方化,除一些保留传统剧目之外,地方化的人物、事件成 为新创剧目的一个重要题材来源,上述剧目均属此类情况。2.地方民俗风情入戏,扩展 了京剧的表现范围。《完颜金娜》一剧,通过表现修建著名的卢沟桥的过程,第一次正 面塑造了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大金国女贞贵族形象,剧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大萨满的跳 神、戴面具的“玛虎戏”乃至女贞族“血泪”送葬仪式;《凤氏彝兰》《西域星光》等 也较多地展示了少数民族奇异的风俗。3.唱腔京味趋于淡化,各地民族民间音乐渗入皮 黄,尤其是在背景音乐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用于烘托地域文化气氛,如湖南的 京剧《天家孽》中融入了花鼓戏的音乐;《草原母亲》的背景音乐中大量使用了马头琴 风味的曲调;《西域星光》则有意识地糅进了西部艺术的诸多因素。4.舞台艺术风格及 表现手法明显受到地方艺术的影响,来自黑龙江的《完颜金娜》的群舞中,吸收了东北 二人转的表演身段和技巧;《凤氏彝兰》将彝族舞蹈与戏曲程式有机融为一体;《草原 母亲》则将蒙族的摔跤赋予京剧武打的韵味,用蒙古舞蹈来丰富京剧的表演,使该剧的 舞台呈现更加绚丽多彩。5.探索京剧与多种艺术融合的新形式。成都京剧团演出的歌舞 京剧《她从雪山走来》,是一出致力于形式创新并以此吸引青少年观众的新京剧。该剧 取材于四川藏区小姑娘丹珠的真实故事。丹珠当邮递员的父亲遭遇雪崩殉职,她被迫回 家牧羊种地,同时顽强地坚持自学。为了参加考试,她骑着牦牛在暴风雪之夜赶往县城 ,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进入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以京剧反映现代生活本来就有 一定的难度,演出儿童剧难度就更大,要让现代青少年花两个小时去欣赏一出原汁原味 的京剧,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该剧的编剧、导演主动放弃了传统的老路,在艺术形式 上大胆创新。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主线、副线相结合的方式,主线人物丹珠和奶奶以具体 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副线人物则采用了男女歌舞队的方式,一群载歌载舞的演员,一会 儿是高原上的青稞幼苗,一会儿是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一会儿是丹珠的同学、一会儿是 丹珠幻觉中的老妪,同时还是叙事歌队。而两位主要人物的唱腔却是地道的京剧,京剧 音乐、唱腔依然是全剧的音乐基调。该剧既是京戏又是歌舞剧,两者的衔接十分自然, 可谓京剧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现在已上演70余场,这在成都京剧 团来说是不多见的。
这些地方化的京剧剧目,决不仅仅停留于实验性剧目的阶段,还出现了一些艺术质量 上乘的优秀剧目,它们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京剧艺苑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新景观, 成为当代京剧创新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为戏曲理论界提供了新的话题与启示 。
三、主流京剧与地方化京剧的相得益彰
地方化京剧的出现并不初始于21世纪,至少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甚至更早时 间。云南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一系列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阿黑与阿诗玛》、《黛诺》 、《多沙阿波》、《佤山雾》、《娜蒂秀》等剧目,就是不断探索京剧与地方民族艺术 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的成功之作。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甘肃省京剧团、黑龙江省京剧院 、重庆市京剧团等在地方化京剧的创作演出方面也都有突出的成就。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许多剧团对于探索京剧地方化道路的艺术实践,是在明确的主体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请看以下例证:
甘肃省京剧团的《西域星光》,其演出说明书剧情介绍中说:“在艺术手法上,立足 京剧的优秀传统,展现了西部文化特有的雄浑大气的风格,在表现手段上糅进了西部艺 术的诸多因素,对京剧艺术如何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云南省京剧院《凤氏彝兰》说明书情况简介中说:“敬爱的周总理1964年看完《黛诺 》演出后,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在云南,适合演民族戏。’我院正是遵照总理的这一 教导,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严谨 的舞台作风和完整的演出艺术,形成了以‘关派’为代表的云南京剧的艺术风格,成为 全国京剧界的一支劲旅。”
笔者还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京剧节24出演出剧目的座谈会,记得在讨论黑龙江京剧团演 出的《完颜金娜》时,有代表发言认为剧中一些民俗表演显得多了一点。当时该团一位 同志回答: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戏来向观众介绍黑土地的民俗风情。可见,《完颜金娜 》的创作者们将地方特色赋予这出戏完全是有意为之。而乌兰娜同志在其《“蒙派京剧 ”的由来》一文的结尾,更表示了他们的心愿:“为促成‘蒙派京剧’,内蒙古无数同 仁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使京剧艺术的艺苑再绽 放一朵奇葩!”也许正是这种主观上的努力,进一步加快了地方化京剧形成的进程。
地方化京剧的形成,固然与半个世纪以来政治文化体制的制约有关,但也是京剧艺术 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是京剧繁荣兴旺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早在20世纪初逐渐 形成的“海派”京剧,不也是一种与北派京剧有较大差异的地方化京剧吗?至今内行的 观众也不难分清北派与海派的区别。当时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或轻蔑其为“外江派” 。时值今日,谁都不会否认海派京剧对于中国京剧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再也没 有人指责其不正宗。因此,对当今京剧舞台上出现的地方化趋势,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 。
主流京剧的高层次发展显示了京剧的主干粗壮,地方化京剧的繁荣则表现出京剧的枝 繁叶茂,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地方化京剧于主流京剧绝无伤害,反而有利于现行 社会体制下京剧在边远省、区的传播。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吸收、生根发展,对京剧的普 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重庆京剧团在80年代创作演出的《渝州盗》,讲述一个发生在重 庆的传奇故事,在音乐上加入了川江号子和川剧灯调,用于点染地域风情,拉近四川观 众与京剧的距离。又如上述成都京剧团歌舞京剧《她从雪山走来》,为京剧在青少年中 的传播普及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剧团开拓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何况地方化的京剧也有高 质量的剧目,远的不论,来自西南边陲的《凤氏彝兰》不是被许多专家誉为“第三届京 剧节的一匹黑马”吗?蒙派京剧《满都海斯琴》不也初步入选国家的精品工程吗?
作为一个西南地区的热爱京剧的观众,为了21世纪京剧在祖国各地的发扬光大,希望 有关方面能给地方化京剧以新的定位和更多的扶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