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 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见性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42-02
由于骨质疏松、肌肉韧带强度下降,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且由于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1]。我院对我院收治的部分老年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老年患者比较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中有男25例,女13例,年龄范围62-87岁,平均年龄(71.2±6.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5例,钉固定21例,皮牵引2例。实验组中有男24例,女14例,年龄范围63-86岁,平均年龄(71.8±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8例,钉固定19例,皮牵引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了解患者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如吸烟、高龄、卧床、外伤及手术应急、疼痛、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既往有脑梗等血栓形成病史等。通过健康宣教对其中的可控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2)术后患肢抬高20-25度,防止受凉,并定时给予下肢静脉脉冲气压治疗仪由远及近间歇性充气。
(3)麻醉清醒后就指导和协助患肢进行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4)密切观察患肢变化,定时查看患肢末梢血运、温度、感觉及测量患者周径,并进行腓肠肌扪诊,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早期治疗。
1.3 观察指标治疗和护理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并于出院时让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及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疗效评价标准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主要为:(1)患者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2)患肢有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临床表现;(3)深静脉彩超证实有血栓形成;(4)排除骨折治疗前已经存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1.5 统计学处理对本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053 讨论如何降低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是骨科医师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我院在对38例老年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6%,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发生率13.2%,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但缺少远期随访对比观察,有待各位同仁进一步研究。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把疾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高危因素进行预见性评估,从而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并发症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如本研究中了解患者有无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吸烟、疼痛、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既往有无脑梗等血栓形成病史等,通过健康宣教对其中的可控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预见性护理关键是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依据病情变化,有预见性的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主要基于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事先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从而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通、生活指导、主动锻炼及药物治疗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及其高危因素[3]。预见性护理将事后护理变为事前护理,使用简单有效的计划性干预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时阻断病情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了医患关系[4]。
综上所述,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刘惠勤,魏万梅.预见性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8):1242-1244.[2] 谢命莲.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40(34):3532-3533.[3] 李玲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14-315.[4] 祁静, 蔡洁, 陈莉莉.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护理学杂志, 2010, 25(20): 81-83.
论文作者:阮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静脉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实验组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