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业景观区别于一般观赏性景观,它是汇集了生产、生活、生态、审美于一体的景观。农业景观融入城乡建设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有效手段,它既可通过农业观光减少城市化所侵占的耕地,又可通过农业所带来的生态效应,保护城市和谐的生态系统。这对于缓解当前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景观的形成发展、认知以及价值分析的探讨,为农业景观融入城乡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景观、农业、城市、生态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思路,期望通过绿化来营造“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的花园景象,所以引发大量营建草坪、移植树木的风潮。但这一高消耗、高浪费的举动,既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把目光转向农业,研究运用农作物(如果蔬、稻田、草药等)来替代观赏性的花草树木,继而形成了农业景观的设想——作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与单纯用于观赏的花木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景观形态。
一、农业景观的形成及发展
农业景观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它最初的发展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对城市的污染而提出的一种城市设计方案。19世纪初,英国人E•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之田园城市》,针对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污染,提出了把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将乡村、农业溶解于城市之中。与此同时,美国著名规划师——宾夕法尼亚大学伊•麦克哈格教授在《设计结合自然》中也强调:“设计要将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有机地结合起来”。[1]这些城市设计思路为当代欧美等国家将农业作物作为一种景观形态引入都市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农业景观具备优化生活的功能,正是因为这方面的价值,如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以及纽约、费城、蒙特利尔等都将农业景观与城市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些举措既赢得了公众的一致好评,又推进了农业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
二、农业景观融入城市建设的认知
在城市中发展农业景观,最大的阻碍并不是城市用地、景观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管理以及思想上的障碍。假如让人们普遍接受农业景观并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转变公众固有的思维方式以及施行规范的管理制度:
1、改变对农业的传统认知
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代表,是城市发展的阻碍。农作物只是为人们提供给养的一种植物,而不是可观赏的景观。实际上恰恰相反,农作物是一种汇集了生产、生活、生态、审美于一体的景观植物,在涵养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经济等功能要高于普通的观赏性植物。因而,在城市中发展农业景观,就需要转变人们对农业传统的思维方式。
2、推进审美方式的转变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城市景观就是以各种观赏性的花草树木,农作物只是一种农业植物并不具备欣赏价值。实际上,农业景观甚至优于观赏性植物,如近年来为发展旅游而打造的“桃花林”、“梨花林”、“樱花林”以及“油菜花田”等,农业景观随着季节的改变呈现了春华、秋实、夏韵、冬莹的景象。人们不仅可以观光农业景观,同时还可以通过采摘体验到丰收之乐,让人们从精神上体会田园情趣。因此,发展农业景观就需要通过探索农业与景观的融合来进一步推进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为了能使农业景观健康、有序地融入城市中,就需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划出特定的公共空间来实施农业景观。在管理上,需要有一套科学完善日常维护、灌溉、施肥、采收以及销售等环节上的方案。在农作物的选择上,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存条件和习性,为了使农业生态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还需要深入分析适宜农作物生长地的土地性质、水文条件、光照强度以及空气质量等问题,才能促进农业景观的永续发展。
三、农田景观的观光价值
观光农业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型尝试,它更注重人们的参与性,使游客在农耕中体会劳动所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观光农业改变了仅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传统农业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开拓到关注“人—地—人”的和谐共生。通过一、三产业的融合、渗透,建立起两大产业的互动机制,通过农业、旅游业结合的新模式,创建和谐的生态系统。
首先,农田溶入城市可大大降低城市景观成本、减少拆迁,并通过社区居民对农田景观进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还有助于城市居民的到访和参与,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可减少城郊失地农民的数量,减少就业压力。以侵占大量农田为代价的城市建设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适宜生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把农田融入城市景观既保护了城市农田,减少了失地农民数量,又让农民获取第一产业为城市提供服务带来的收益,第三产业——农业观光获得额外的收入。第三,农田融入城市景观还有休闲和教育的功能。田园民宿、风土人情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神韵和意境。可以让紧张繁忙的城市居民消除疲劳、放松心灵;还可以亲手种植、维护和采摘,体验施肥剪枝的乐趣。“过去,我们曾在乡村里梦想城市;现在,我们在城市里梦想乡村。”[2]除此之外,还具有教育功能,通过耕作活动让青少年认识了解农耕文化的知识,并通过劳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农田景观的生态价值
农田景观融入城市内部,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广大农村的绿色基质扩展整个城市的植被面积,可以维持城市绿色景观的稳定和促进其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农田融入城市还可保留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3]农用地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观光游憩、生态保护、氮氧平衡、粮食供应等保护功能,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承载、支持和美化的作用,最有效地提高了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们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这些往往是城市扩展、生物迁移、调节城市小气候等战略的关键点,必须维护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并加以改善。
农田融入城市,城市融于乡村,是城市化进程可持续的基础。忽视乡村的存在、让城市具有优先发展权、无限膨胀、自由延伸、乡村不断萎缩的城市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城乡是一个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部分,它们只有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融为一体,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结语
农业景观融入入城市建设是近几年来较为新颖的课题,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也开始引入农业景观的概念,但大多是针对城市化而设立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这种“示范园”往往远离市区,很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农业景观远离城市、偏离生活,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引领低碳生活以及构建田园城市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农业景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其次就是要认清农业景观融入城市建设的价值,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和制定规范合理的制度,使农业景观真正地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为营造生态城市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美],伊•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3]周年兴,俞孔坚.风景区的城市化极其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论文作者:赵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农业论文; 农田论文; 农作物论文; 乡村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