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_兴趣培养论文

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_兴趣培养论文

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作文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形势必然会呼唤新的思路与对策,必然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教育者应时时关注: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学生究竟能依靠什么素质应对未来?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师切实应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努力培养兼有各种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关于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求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法国著名学者贝纳尔说:“良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会阻挡才能的发挥。”只有培养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方法,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形成良好的文风。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不强,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适合作文的观察能力,所以没有话可写,久而久之,致使他们对写作文失去了兴趣,提起写作文就头痛。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一到作文课堂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抹几笔,敷衍了事。所以我们要培养小学生系统的观察能力。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全方位观察、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在玩中观察、有顺序地观察、把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

拓宽观察的路子,全方位去观察。观察不应限于看,它还可以是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除了视觉以外还可以利用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嘴巴的味觉,皮肤的触觉等,这样从观察中得到的信息就会立体化。有了选择的余地,写起来也就比较得心应手。如我要求学生观察一个苹果,起先学生只能说一二句话。然后我告诉学生用不同感官去观察苹果,总结如下:

视觉:又大又红,圆圆的。

嗅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触觉:非常光滑。

味觉:甜甜的。

再让学生写,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今天语文课,老师带来一个苹果,要大家观察,我平时最爱吃苹果了,难道对它还不熟悉?可在课堂上还是第一回,就认真地看了起来。这个苹果又大又红,我想应该有半斤吧,显然熟透了,表皮非常光滑,还有些发亮。老师让我上去闻一闻,我凑近鼻子,啊!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最后老师让一位同学尝尝,“嚓”的一声,他眯着眼睛说:“真甜!”惹得我都快流口水了。

写物的过程中,对所写的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一看、尝、摸、闻、听,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观察事物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观察时不突出重点,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结果什么也没观察具体,对什么都没有深刻印象,写起来必定流于空泛,了无生气。学生观察时,一定要指导学生恰当的选择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如学生在写《含羞草》时,则恰当地抓住了含羞草“含羞”的特点。“含羞草,正如它的名字般娇羞欲滴。那一片片碧绿的叶子,一片重叠着另一片,层次清晰,状如织布的梭子。我用手轻轻一碰叶子,叶子马上慢慢合拢,就像一个小姑娘害羞地用手帕半遮半掩起她可爱的小脸。”本文的小作者抓住含羞草“含羞”的特点写了含羞草的叶子,观察细致,语言朴素自然而又亲切动人。

在活动中进行观察,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写一写科学课堂上的实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科学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做实验,学生亲手“搭建河床”“挖掘河流”“人工降雨”等。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再加上老师在一旁指导观察,学生对此次实验有很深的了解,知道了雨水侵蚀土地的过程。在写作文时,学生便有话可写,自己参与其中,真实了解到实验的全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写好作文,还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纵横联系,对于巩固丰富学生的知识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玩中观察,从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写孩子们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孩子们多半会兴趣盎然。例如在体育课上的“跳长绳”活动中,组织学生边活动便注意观察,看哪些同学跳得最好,那些同学跳得不好,自己跳得怎么样;跳得好的同学是怎么跳的,跳得不好的同学问题又是出在哪里;自己在观察别人跳的途中学到了什么……在孩子交上来的作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形容恰当、描写生动的句子:“某某跳绳时像一只猴子一样机灵,还会‘耍杂技’呢——在绳的中间潇洒地转一个圈”;“某某是‘跳长绳大王’,你看他轮到他跳时,他弯腰,轻轻一跳,已经跃入绳内了,我们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跳出绳外了”;“某某老是不会跳,急得他‘抓耳挠腮’,只想着怎么去跳,哪知他是越急越乱,越是跳不好”,精彩的片段让人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写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兴趣,所以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有顺序的观察。世界万物在自然界无论怎样纷纭复杂,观察时都必须有序地进行。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等;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一文时,我从学校找到了《小白兔》的录像。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白兔外形时,录像采用定格,把最能显示小白兔样子的镜头“定下来”。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全身雪白的小白兔,真惹人喜爱。”然后在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各部分仔细观察之后,再把录像完整地放一遍。配上音乐和旁白,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最后训练学生说一说到写下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求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等等进行观察,但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加的知觉进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的过程,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做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如学生看见流星就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每一颗流星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们就像是一条条银链,相衬着光芒闪耀的宝石挂在夜空,又像是一条条银鞭,使劲儿地抽打着寒冷的夜幕,仿佛要把厚厚的夜幕撕开。”学生把观察与想想结合起来描写流星,形象具体,让人脑海里浮现出流星的影子。再如学生看烟花,“空中顿时炸开了一朵艳丽的秋菊,接着四散开来,变幻着色彩,绿的、蓝的、紫的……”,“似一个壮丽的红色瀑布从半空中倾泻下来,又似红色的花粉飘洒而下”,学生通过把观察与想象联系起来,给读者呈现出夜空里一幅幅流光溢彩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画卷。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拘一格,打破常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好处。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同时要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观察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兴趣、观察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作文就能做到言之有物,内容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识社会的兴趣,更直接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标签:;  

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_兴趣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