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柳,李文庆

杨柳 李文庆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血液肿瘤科 163000

【摘 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化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安维汀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观察组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应予以及时的预防并治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安维汀;化疗;临床效果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非小细胞肺癌则是肺癌的一个种类,约占总比的80%。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为化疗,但治疗的效果不尽乎人意。随着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血管的形成是肿瘤发展的关键步骤,因此将抑制血管的生成作为治疗肿瘤的新方向[1]。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表明,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将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化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数为40,其中有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为(56.3±3.4)岁。其中有21例为鳞癌、10例为腺癌、9例为腺鳞癌。对照组的患者数为40,其中有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56.4±2.7)岁。其中有20例为鳞癌、9例为腺癌、11例为腺鳞癌。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将合并原发疾病、心脏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精神意识严重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参与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较无显著差异,无碍对比研究的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时做好药前的注射准备,在治疗开始前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并同时做心电监护,将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为最佳。然后使用100ml的生理盐水稀释安维汀,将输液仪器准备完毕后进行输液,开始前要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来保证药液足量,静脉滴注给药,在给药时尽量保持平衡匀速,避免震荡摇晃,在给药的过程中观察药物的颜色及颗粒的变化。在给药的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首次静脉滴注安维汀的时间为90分钟,若第一次输液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则第二次输液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上。若第二次输液患者的耐受性依然良好,则第三次输液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上。输液结束后患者接受化疗[2]。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3-4]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等综合评判治疗效果,将病灶全部缩小,维持的时间超过四周为完全缓解;将患者的病灶缩小大于30%,维持的时间至少四周为部分缓解,将患者的病灶缩小20%或出现新的病灶为进展,将介于缓解及进展之间的为稳定。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为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2来检验计数资料,以t来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一及表二为具体数据。

3讨论

安维汀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紧密结合,有很高的亲和力。还可明显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分裂,通过阻止和减弱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和生长因子的结合,阻断血管的形成,达到很好的抗肿瘤的作用。但是应用安维汀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易引起高血压、胃肠道穿孔等,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积极的治疗。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使用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有效率高达87.5%,远高于单纯化疗的67.5%(P<0.05)。但使用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27.5%,高于单纯使用化疗的10%(P<0.05)。

综上所述,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应予以及时的预防并治疗。

参考文献:

[1]吴云珊,刘艳,毛晓华,等.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用药观察[J]. 全科护理,2013,11(12):1113-1114.

[2]张淑玲,鲁瑞珍,张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用药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41-143.

[3]李森. 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学研究,2015(24):45-46.

[4]谷宁,李志刚.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20-121.

论文作者:杨柳,李文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柳,李文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