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2)05-0050-03
修订日期:2012-04-11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此后,在党的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近30年报纸杂志发表的与之相关的文章中,国内外学者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不尽相同的含义。国内学者的解读包括理想目标、思想理论、发展道路、制度设计等;国外学者则将其概括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北京共识”等。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和科学界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发展脉络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由此,邓小平同志从发展道路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这里,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外部环境、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一国两制”等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展到理论层面。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成果进行了一次整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界定为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概括:“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这段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面貌的科学概括,也是对其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的新阐释、新拓展。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发展基本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四个一”的统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我们党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关系13亿多人民的福祉和未来。旗帜正确就能够取得胜利。一百年前,孙中山曾高举三民主义旗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分子和进步力量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新的一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之上。中国共产党在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面旗帜的同时,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指引、凝聚党和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旗帜问题上的新觉醒,标志着我们党开始探索和确立新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题目就有所体现:1987年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92年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年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02年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充分说明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宣言,旗帜就是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发展道路问题上经历了三次选择:第一次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道路选择。第二次是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从而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十七大报告从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奋斗目标等六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的新概括:“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作为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制度文明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四个一”的统一也有其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形成理论体系还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践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结果,从制度上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鲜明地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课题而开创的壮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双重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们也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产生的两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那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课题而进行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功典范。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转变,在这些转变过程中,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状况。而发生在20世纪末期的苏东剧变,又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处于低潮。一时间社会主义失败论不绝于耳。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军突起,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探索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果,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国家探索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尝试。当今国际社会只有40多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其他国家和民族都在寻求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和规律。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国都在进行调整,寻求更好的发展良方。全球化并没有给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人带来福音,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繁荣,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苦难。同时,马克思当年关注的诸多社会问题依然存在,仍然影响着人类发展,如贫困、经济危机、环境、能源、生态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丰富且发展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虽然西方国家抱怨中国在推进民主改革方面步履缓慢,但却无法掩盖中国人比批评者更具竞争力、更有效率、更能适应非洲商业环境的事实……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总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的概括和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学理范畴,而是要在实践和现实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