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沉默论文,现象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4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6)02-0048-03
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一直都深受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少年生理上日趋成熟,认识和情感飞速发展,理想信念与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意味着从一个依赖于成人抚养教育,主要按照成人所制订的规范生活的未成年人,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家庭沉默”现象较为常见。所谓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就是青少年与同龄的同学交往时活泼开朗,但在面对家长时却沉默寡言。“家庭沉默”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的和谐幸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长期处于“家庭沉默”状态,既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也不利于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分析“家庭沉默”现象的成因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沉默”现象的产生原因
1.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是出现“家庭沉默”现象的首要心理原因。人在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极其复杂,青少年期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共存的错综复杂的时期。斯普兰格则把青少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其首要表现就是自我的发现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自我的发现使青少年产生了独立性意识,“成人感”日益增强。他们强烈要求独立自主、自我解放,开始具有自己的活动目的,并且不希望被他人干涉。他们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方面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限于自身的发展水平,这种调节能力还不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实际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在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相处中,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闭锁性”和“开放性”矛盾共存的格局。随着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增强,青少年渴望从成年人那里获得平等的地位,他们也试图努力与成年人进行思想交流,但由于自身经验阅历、思维能力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形成“代沟”,他们的“独立要求”和“平等意识”无法得到成人的认可,这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敏感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而不再愿意向成人敞开心扉,导致与成人交往的“闭锁性”。与此相反,在与同龄人交往时,由于可以获得心理上“共鸣”的满足感,则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倾心交流,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性”。这种现象与鲍尔斯关于青少年发展研究的结论相吻合。[1] (P.30)鲍尔斯把青少年阶段划分为4个时期:潜伏期、青少年前期、青少年期和青少年后期。青少年前期(约14-18岁)强调同性友谊和同辈群体,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常常采用与父母相对立的价值观念,因为他们认为父母的价值观念不再像权威那样总是正确。由此,不难理解孩子为何在同学面前无话不谈,而对家长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青少年期的情绪多变性也是产生“家庭沉默”现象的重要心理原因。在情感发展方面,由于青少年青春期生理成熟过程运行急骤,受内分泌腺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在特定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刺激下,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很强的波动性。由此,青少年期可以说是一个情绪多变的不稳定期。如果成长环境不适宜或教育方式不妥当,青少年就不会乐于主动与父母沟通,接受父母的教导,而经常用固执、沉默等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2.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绵延不绝,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宗法观念浓厚,民主与平等观念缺乏。从文化的价值趋向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2] 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这种宗法等级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强调等级关系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这种文化心理的作用下,家庭生活中家长多强调自身的权威地位及子女后辈的绝对服从地位。这种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道德规范,在当今对家长家庭教育作用的信念仍保持强势地位。“父为子纲”、“父命难违”尽管作为封建消极文化遭到猛烈批判,但是意识形态的迟滞性使它在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中仍拥有相当的市场。而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青少年受到西方文明民主自由、强调个性的思潮影响,往往容易与处于家庭主导地位的父母长辈发生冲突,产生抵触情绪。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及苟安的社会心理,使大多数青少年不愿亦不能与父母长辈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多选择抵抗方向较为模糊的沉默行为。
3.家庭生活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缺少共同话题、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及家庭气氛紧张都是产生“家庭沉默”现象的原因。
青少年与父母缺乏共同语言。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父母同孩子谈话多涉及学习,一味要求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而对孩子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影视明星、流行音乐等多不以为然,甚至扼杀制止。父母与孩子关注对象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双方无法找到畅快交流的共同话题。因此青少年在学校能说会道,但是回到家里就只能选择“沉默”了。研究表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乐于与同学交往。在2004年9月对江苏省2005名中学生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当问及“暑假开学后最令你高兴的事是什么时”,67%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能和好朋友一起学习、谈心交流、娱乐是令他们感到最快乐的事。[3] (P.31)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教育方法与父母的教育风格密切相关,家长教育风格有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3种。[4] (P.118)专制型教育风格的家长用打骂、斥责的方式教育孩子,放任型教育风格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问题。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会使青少年感觉自己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结果导致青少年与父母感情上日益疏远、冷淡,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家庭不和或家庭缺损。父母不和、经常争吵,会导致家庭紧张气氛,父母分居或离异导致家庭的残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的缺失,必然给青少年带来紧张感和孤独感,他们逐渐会对父母产生失望、怨恨、厌恶和排斥等情绪,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对父母相向无语、保持沉默。
以上简单地分析了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的成因,其中,有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有家庭生活环境上的原因。“家庭沉默”现象尽管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但长期处于“家庭沉默”状态,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易产生冷漠心态和孤独感等心理障碍,同时造成青少年对父母感情上的隔阂。在重视这种现象的危害的同时,应该指出,“家庭沉默”现象有其积极意义,只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积极的态度来加以引导,就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起稳定的心理系统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克服“家庭沉默”的不利因素。
二、“家庭沉默”现象的积极意义
“家庭沉默”现象也具有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家庭沉默”现象体现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
青少年对父母权威地位产生了怀疑,有主见,以“沉默”方式表达了对于成人管教方式的反思,充分说明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性的增强。此时,青少年已不再是处处需要成人呵护和照顾的孩子,他们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希望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去思考和成长锻炼。他们已形成了自我评价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评价标准体系,开始以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这是青少年独立性的可贵的萌芽。
2.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家长反思家庭教育。
当家长面对青少年的以“沉默”反抗时,应冷静反思一下家庭教育中的不当之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能正确地对待青少年迫切的心理自尊需求,没有能形成民主、向上的家庭气氛,压制青少年渴望独立成长的要求,不能为孩子提供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之处。前面也曾分析,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全归咎于青少年。作为家长应多做一些反思。
三、青少年“家庭沉默”的引导对策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回避的,作为家长和教师,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
1.家长应认识和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人对于尊重的需要。对于青少年的“独立自主”和“平等对话”的心理需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并通过构建民主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为孩子保留独立的空间,让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当愿望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自信、自爱的情绪体验,感受到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家庭沉默”状态可以自我化解,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一种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2.教师要与青少年学生建立相互信任感,从各方面关心青少年。
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沟通,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教师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教师一方面可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各种心理反应,一方面教导学生理解父母,正确对待父母的关心。必要时可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润滑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助于“家庭沉默”的化解。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是青少年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它体现着青少年期既是一个危机期,但同时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和独立性增强的一个宝贵时机,只要家长和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恰当的策略去引导青少年,必然会发挥青少年“家庭沉默”的积极作用而克服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