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 江苏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R81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26-02
《医林改错》是清代富有革新思想的著名医家王清任的代表著作,该书以特有的瘀血学说而闻名遐迩。其中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瘀血症的证治。王清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在这一思想主导下,结合古人的理论和其自己的实践经验,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地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补气活血和祛瘀活血等治疗法则,把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在古方的基础上,创制了三十多首方剂,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全书列方33首,其中除2首外用方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剂有22首,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
《医林改错》所述祛瘀活血法中,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还有“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等,各方都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活血逐瘀、止痛作用。此五方至今仍临床应用甚广,而在组方和功效、主治上又有所侧重和不同。
1 通窍活血汤
方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组成。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通经,祛除瘀滞,是一切血瘀症通用的基本药物,也是王清任在各活血化瘀方中的必用药;赤芍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与桃仁、红花配伍用于瘀滞重者最为相宜,但方中用量仅只一钱,说明王清任用之重在辅佐活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且赤芍味苦微寒,借以缓和方中其他药物的辛温之性;川芎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与桃仁、红花、赤芍配伍使用,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与麝香合用,可以增强通窍之力,所以朱丹溪认为它有“通阴阳气血”之功;方中麝香性味辛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兼以活血散瘀,尤其与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相配,更能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王清任强调指出“此方麝香最要紧”;葱姜辛散,能通达上下、表里之血脉,故为通旭活血之品;姜枣配合,可以补脾益胃,缓和方中其他辛香过烈之性;大枣甘缓,能益血止血;酒乃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如汪昂所说:“用为响导,可行一身之表,行药至极高之分。”通窍活血汤是以方剂的主要功能而命名的。可治疗脱发等十四种病症。这些病症症状表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病机却都是瘀血。如“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是“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眼疼白珠红”是因“血为火烧,凝于目珠”;“耳聋年久”乃“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所致;“糟鼻子”、“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青记脸如墨”等都是皮里血瘀;牙疳是血瘀牙床;出气臭是血府血瘀和血管血瘀;妇女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症等皆是周身血管血瘀。总之,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面出现的各种病症,都是通窍活血汤的适应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瘀血表现的特点有:(1)局部颜色的改变,如“白珠红”、“糟鼻子色红”、“牙床紫”、皮肤青紫、皮肤白斑、青筋暴露等;(2)发热,牙疳、劳病等皆有发烧,其特点是外无表症,内无里症的午后发烧至夜晚加重;(3)血管异常,如青筋暴露、酒糟鼻鼻表面出现的高低不平,状似赘瘤,紫印脸成片凸起等;(4)毛发枯焦脱落;(5)月经紊乱;(6)自然界气候变化对病证复发或加重等影响;(7)其他如眼疼、心烦急躁等。
2 血府逐瘀汤
药物组成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配合当归、生地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血府),又能开胸膈滞气,宣通气血,有助于血府瘀血的化解与运行,与枳壳、柴胡同用,尤善开胸散结,牛膝引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使气血更易运行;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从所治症目来看,王清任列举了属于血府血瘀的病症有头痛、胸痛、噎膈、不寐、多梦、呃逆、心悸等十九种,这些病症虽然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瘀血证据可查,就可以使用本方。王清任根据临床经验,提出血府血瘀证的特点有:(1)疼痛。如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的头痛,忽然胸痛等。(2)胸部的异常感觉。如用归脾安神等方药百治不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等。(3)情志的改变。如瞀闷、急躁、肝气病等。(4)睡眠的异常。如夜睡多梦、不眠、夜不安等。(5)发热。如身外凉,心里热、晚发一阵热等。(6)其他如食自胸右下、饮水即呛、干呕、呃逆、天亮出汗等。
3 膈下逐瘀汤
其组方有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其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结之力。其所主治之证为:膈膜以下,上腹部血瘀的积块,以及因血瘀在膈膜以下脏器而出现的“肾泻”、“久泻”等六种病证。王清任认为肚腹积块都是气血运行不畅,血管内出现瘀血所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本方所治的腹泻,应有瘀血表现,均应有腹痛拒按、痛处不移的症状,且经屡服健脾和胃、理中消食、温肾固涩等方药不效者。
4 少腹逐瘀汤
其药物组成有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灵脂。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尤其对妇科的多种疾患,如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的痛经、月经不调,以及慢性盆腔炎、肿瘤等,均有较好的疗效。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引起原因较多,情志变化、风冷寒凉、饮食劳倦等等,都可以造成经期腹痛。其中以情志郁结、肝血瘀阻,或风冷寒邪客于胞络,使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导致疼痛者居多。因而王清任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少腹逐瘀汤。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元胡、没药行气散瘀,消肿定痛;蒲黄、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其中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瘀,灵脂用炒,重在止痛而不损胃气;当归、川芎乃阴中之阳药,血中之气药,配合赤芍用以活血行气、散滞调经。全方能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适用于虚寒性血瘀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如经期错后,或数月不行,经量涩少,紫黯有块,少腹冷痛,舌质淡,舌边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象沉迟、沉涩、沉弦。
5 身痛逐瘀汤
药物组成有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王清任认为,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遂用滋阴药,又不效。”为风、寒、湿邪阻塞了气血通行,造成气血凝滞。此与历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惟在治法上,以活血化瘀为重点,与祛风寒、除湿热等治疗方法结合起来配伍使用。
论文作者:龚雪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川芎论文; 赤芍论文; 桃仁论文; 气血论文; 红花论文; 瘀血论文; 当归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