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24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是保障其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行政管理作为基础工作,其执行力决定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着企业内部的整体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当下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提升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策略。以期能够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执行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路径
引言:
行政管理是对企业、单位内部的全部基础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比如内部文化建设、社会公共卫生等,可以说是贯穿到企业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起到一个整体的调整和控制作用。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针对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通过全面分析和调查,从而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以促进企业内部每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执行力的培养,是当下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内部,不太重视日常工作事务的监管。比如,办公用品纳为私用,不懂爱护,企业的费用和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难以找到明确的负责人,职工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内部会议还是对外会议,旷工迟到的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影响了企业整个工作的进程,更有甚者会降低公司形象,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因为企业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建立,所以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相关的条例和规范,长此以往,员工也就忽略了制度的约束性[1]。
(二)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企业在实行内部管理时,都会根据实际的运作情况来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但是如果方式不科学,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者或者老板,在用人方面还比较欠缺,无法有效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和职能,事事亲力亲为,反而会使工作更加混乱,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会逐渐削弱。行政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连接高层和中低层管理者,做好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从企业整体上来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三)员工培训方式比较落后
在很多大中型企业内部,新员工替换老员工,老员工培训新员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而新老员工之间在工作方式、理念、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很容易出现一些矛盾和分歧,导致员工培训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老员工可能在企业不断更新的管理理念上还存在排斥或者不理解的现象,这也是企业内部新型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启动和实施的重要原因。所以,企业内部如果一味依赖老员工来进行员工培训,将会提高公司的人力成本,阻碍企业的建设。必须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培训方案,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来制定科学的培训机制和方式,以最短的时间让员工熟悉企业工作和相关事务,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才是最终目的[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执行能力的路径
(一)健全管理机制
首先,在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管机制上,要不断完善,根据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一方面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定方向,另一方面也能约束工作人员,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其次,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对日常工作制定详细规范的制度,并由行政管理人员来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上,完善监管机制。包括日常卫生、物品使用细则、设备设施使用或者调用等,明确责权利制度。然后,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宣传,对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信息保密管理等工作都要传达给每一个员工,提升员工的重视程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二)完善个人管理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是推动且实现高效运转的主要动力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才能完善管理工作。因此,行政管理人员自身要不断提升自己,不仅要加强日常行政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极总结和积累经验,分析自己的行为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结合自身的管理知识,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建议。面对管理中的问题时,行政人员要积极思考,与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找到问题所在,按照企业发展需求和工作目标,及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才能提高执行力,促进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3]。
(三)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专业化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生活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涌出。作为企业,要寻求长远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把握新思想和新技术,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要提高其执行能力,就要做好针对性的培训,明确工作重心。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和公司,人员和级别较多,部门分类众多,在任务的下达上,都是按照级别来分别执行,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公司内部岗位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将人员进行科学分组,在对日常事务的执行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从而有效简化管理人员的工作,加强日常的监管。
(四)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
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单位阶段性的工作和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可以根据日常成本费用、工作完成效率和质量以及业绩变化等数据,结合行政管理科学的方法对每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同时也对行政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出具详细的审核报告和结果。另外还要建立业绩激励机制,利用评价和考核来帮助管理者掌握单位内部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再利用激励机制来提高行政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执行力。通过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来明确单位的发展目标,提高对细节和标准的控制程度,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为自身执行力效果的最优呈现良好保障[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明确自身的目标,就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管理科学化以及评价体系等各方面,不断的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促进人员通过自我的学习、提升,加强对执行力的重视程度,更好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振涛.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8(2):14-14.
[2]吕倩.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9):94-95.
[3]杜心怡.浅议企业内部如何提升管理执行力[J].科技风,2018(3):222-222.
[4]杨军.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7(19):176-176.
论文作者:张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行政论文; 企业论文; 执行力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内部论文; 员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