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方式论文,产品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了载人飞船、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歼10战斗机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形成了一批处于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我国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重要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为什么我国在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上能取得很大成就,但在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上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这实际表明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区别。
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1]。仲伟俊提出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概念,指出了载人飞船、青藏铁路等均是公共产品,重大工程中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属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范畴;手机、计算机等属于私人产品,企业进行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属于私人产品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范畴。这两类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面向公共需求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为目标,而企业技术创新则是面向市场需求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3]。两类创新之间还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两类创新的相互促进。但是,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到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作用发挥。
虽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活动长期存在,但从学术角度看,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极少研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问题,也极少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问题。科技创新领域相关研究主要有公共部门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以及政府采购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等。首先,公共部门创新(公共服务创新)方面,Walker分析了公共部门创新的类型[4];Moore研究了公共部门创新的目的、创新过程模型[5]。但是,公共部门创新实现的路径是多样的,有些是体制和机制创新,有些是管理创新,有些则是依靠技术创新,不分清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很难深入和具体。其次,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方面,Cohen等人、Agrawal等人研究了公共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的路径[6,7],Este等人研究了公共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8]。实际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究极大地支持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但是,由于过去缺少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概念,所以无法研究公共研究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无法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再有,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直接采购企业已经生产和在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所谓的政府技术采购,即对市场还没有出现的新产品,公共部门直接委托相关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9]。部分学者研究了将政府采购作为鼓励创新政策的合理性、政府采购的程序设计、政府采购可以发挥的作用等[10]。目前对政府采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政府需求拉动的角度考虑了政府采购产品和技术两种情况,而没有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出发,研究企业究竟可以在什么条件下、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鉴于此,本文在提出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特点,为企业有效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2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及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2.1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定义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2,3]是指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公共需求,研发和应用各种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开发新的公共产品,从而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资源消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过程。显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是以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手段、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过程。
2.2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
私人产品技术创新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和应用各种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开发新的私人产品,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产生经济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过程。对照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实际上私人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致的。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都是科学技术发展,都要运用新知识和先进技术,但是它们分别满足不同需求,具有不同的创新规律,是存在本质差别的两类技术创新活动[3]:一是需求对象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企业技术创新是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产生效益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产生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主要是经济效益,直接反映在企业的利润上。三是面临风险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仅面临技术风险,不存在市场风险,而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有技术风险,而且有巨大的市场风险。四是创新投入的主体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政府,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企业。五是持续创新的难度不同。由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政府,投入上能得到比较好的保障,持续创新的难度较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某个产品创新失败,很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再进行新的创新投入,持续创新的难度比较大。
2.3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联系
虽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首先,目前许多高新技术既适用于企业技术创新,也可以应用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与美国商务部列出的关键高新技术重叠的比例高达80%左右[11],共同的技术需求把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紧密联系起来。
其次,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公共部门都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公共部门通过各种市场化制度安排方式(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助等)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委托给企业提供[12]。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提供国防安全保障这一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将大量新武器的研发和生产交给企业,让企业参与提供国防安全保障。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促使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更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内外科技政策关注的重点之一。公共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离不开通过政府采购获得的企业供应商提供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通过政府采购与企业技术创新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提供已经成为国内外广大企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2.4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作用
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支持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先进的企业技术引入公共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可直接或稍加改进地采用,减少前期预研开发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降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成本;缩短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制和生产周期,降低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风险;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人才资源,促进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整合度,提高规模经济,提升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效益等。
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支持企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研发经费,增加研发投入;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形成一块相对稳定的市场和利润来源;更多的研发经费和利润积累可以用于科研的再投入,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能力,为持续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改善品牌形象,给企业增加无形资产,提高经济效益等。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 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进行分类:一是按照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企业在什么阶段参与;二是分析企业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以什么途径参与。
3.1参与方式划分的依据
3.1.1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可以用图1描述[2,3]。首先,政府有关部门从国家的战略需要和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已有的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识别新的社会公共需求和新的技术机会,形成新的产品构思,确定需要开发的新产品及其技术开发方案,并进行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将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和消费。该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水平。因此,一般而言,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和生产、产品运用和服务提供等三个典型阶段。
图1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
3.1.2参与途径
按照企业与公共部门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的不同,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途径包括转让、委托、联合等方式。所谓转让,是企业将其拥有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通过许可或出售等方式提供给公共部门。委托是公共部门明确提出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生产或新服务提供要求后,通过合同外包方式委托有能力的企业完成。联合是企业与公共部门联合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甚至新服务的提供。以上三种途径,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逐次提高。
3.2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与特征分析
基于上述讨论,以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和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参与途径这两个维度进行组合,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非常多样,有:技术转让、产品转让、委托技术研发、委托产品生产、委托运营、联合技术研发、联合产品生产、联合运营(见图2)。
图2 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方式
3.2.1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即企业将自己拥有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的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以契约的方式将技术使用权转让给公共部门。企业前期已完成了技术原理的可靠性研究(如小试样机等),公共部门可以直接采用或者稍加改进后进行试制和生产制造,并将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和消费。如,法国的“太阳神”军事侦察卫星就是利用了马特拉公司为商用遥感卫星开发的技术研制而来。这里,企业先进的信息技术转让给国防部门,国防部门将技术改进后应用于国防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该模式一般适用于技术成熟的项目,即市场上已存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对成熟和完整的技术。由于企业在研发阶段的技术风险已基本消除,所以有利于减少公共产品的技术风险,但需要公共部门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该模式既有利于短期内促进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使企业迅速获得收益,也有利于公共部门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新技术,减少技术风险,加速新产品开发和缩短新产品提供的时间。
3.2.2产品转让
产品转让,即企业将自己拥有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新产品,以契约的方式转让或者出售给公共部门。该模式中,企业已进行了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并进行了批量生产和制造,形成了创新产品,并将产品出售或转让给有需求的公共部门,由公共部门进行产品运用。该模式类似于一般的政府采购,但采购的是创新型产品。如,德力西集团是酒泉发射中心输配电设备生产供应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7系列产品服务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这里,公共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引进企业先进的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对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而言可能是最终产品,如某种新型疫苗、新型环保设备等,公共部门可以直接加以运用和提供给社会公众;也可能是中间产品,比如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所需要的新型材料等。该模式具有权责分明、容易操作的特点,一般适用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新产品已经存在的情况,有利于公共部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产品,将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和消费。
3.2.3委托技术研发
委托技术研发,即公共部门根据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需要确定研究开发的内容,委托有能力的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其中,公共部门提供资金,承担技术风险。企业获得科研经费,依托技术积累,围绕技术研发任务深入研究。公共部门与企业就技术应用本身开展技术人员交流与培训,为技术开发和将来的应用打好基础。技术开发成果完成后移交给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再进行后续的生产、制造及提供给社会公众进行消费。如,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冻土固化技术是一项重大技术难题,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委托拥有多年热管技术积淀的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来解决这一难题。中圣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开发设计能力研究出新型的热棒技术,从而满足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的需要。这里,公共部门委托企业进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模式不像技术转让,其科研成果一般已初具雏形从而技术风险较小,委托技术研发有一定的技术风险,由于公共部门提供全部的研发资金,所以主要由公共部门来承担技术风险。通过这种途径,公共部门可以在自身没有能力的条件下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该模式适用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明确,要求和标准能够被清楚地表达;公共部门不具备研发相关项目或者产品的能力,但又有潜在的社会公众需求;企业研究基础好,研究实力强,有能力独立完成技术的研究开发的情况。
3.2.4委托产品生产
委托产品生产,是公共部门明确提出新产品生产的要求后,由公共部门提供资金,通过合同外包方式委托给有能力的企业进行生产。该模式下,企业在公共部门的合同委托下进行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并进行生产和制造,形成创新产品,并将符合要求的产品移交给公共部门,由公共部门进行产品运用并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和消费。公共部门的责任是确定需要委托企业生产的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要求、数量和质量标准,通过招标活动,与中标的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并负责监督合同的履行。企业通过竞标方式与公共部门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的要求进行研发和生产。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核心设备制造和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通过竞标,碧水源参与了众多国家水环境重点治理工程,承担了多个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和新建工程。这里,公共部门委托企业进行公共环保服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该模式适应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明确,要求和标准能够被清楚地表达和界定,存在几个潜在的竞争者,已经存在或可以创造并维持一种竞争气氛,公共部门能够有效监测承包企业的工作绩效的情况。
3.2.5委托运营
委托运营,即公共部门将某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通过合同外包方式,委托有能力的企业完成,公共部门明确提出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的技术创新要求、数量和质量标准,企业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公共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并提供给社会公众消费,公共部门按照合同的规定付费给承包的企业,或者对于可收费的公共物品,企业通过对消费者收费的方式来获得收益。其中,特许经营是委托运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提供某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13]。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可收费物品,其收益来源可以是直接向用户收取费用,也可以是政府部门直接付款与用户直接付费相结合。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物理外围及责任边界比较容易划分,同时其运营管理需要专业化队伍和经验的基础设施。如,温州东庄垃圾发电厂是国内第一家垃圾处理由民营企业(温州市伟明环保工程公司)采用BOT方式投资营运的厂家。其中伟明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烟气处理系统技术及设备填补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的空白。这里,公共部门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委托企业进行公共服务项目(垃圾处理)的运营。
3.2.6联合技术研发
联合技术研发,即根据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要求,公共部门投入资金、技术、人力,企业投入人力、技术、设备等,双方共同参与,共同进入整个或某一区段的开发过程,属于并行式开发。双方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对方资源,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提高双方的研发能力。此模式下,一般需要开发的技术较为复杂,技术风险较大,但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单方风险有所降低。合作经费由公共部门支付,合作成果由双方共享。这种模式适用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需要开发的技术较多、难度较大,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完成的情况,需要公共部门具备一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能力。如,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课题,该疫苗为防范禽流感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这里,企业与公共部门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攻关项目,进行联合技术研发。
3.2.7联合产品生产
联合产品生产,即公共部门与企业共同投入各项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共同进行某项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或者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该模式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合理分担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风险分担的原则就是将特定的风险交予最适合评估、控制和管理该风险的部门来承担。该模式可以将公共产品或服务合理地划分成几个部分,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别承担其适合生产或建设的部分。该模式也可以由双方联合投入各项需要的资源,联合进行某项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该模式一般适用于公共产品生产和制造的难度较大,所需的各项资源分别分布在公共部门和企业,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完成,只有双方联合投入、共同参与才可以完成。如,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全部建设内容被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的投资和建设,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代表政府)来完成;B部分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的投资和建设,由“港铁—首创联合体”组建的京港地铁公司来完成。这里,企业和公共部门采用了联合产品生产(联合建设)的方式。
3.2.8联合运营
联合运营,即公共部门与企业共同出资组成合营企业,由合营企业来进行公共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直至提供给社会公众消费。该模式下,企业与公共部门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和成本、共享收益,双方结合度最高,抗风险能力最强,是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最高级、最紧密的形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与公共部门在风险和利益特别是长远利益上的共享,很好地保障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该模式不但引进了企业的资本,也引进了企业的先进技术、生产能力以及管理方式。如,负责运营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京港地铁公司由香港地铁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代表政府)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成。四号线建成后,京港地铁公司负责运营管理,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投资。这里,公共部门与企业共同出资组成合营企业,联合提供公共服务。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种方式的特点见表1。
4 结语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进行分类,一是按照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企业在什么阶段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一般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和生产、产品运用和服务提供等多个阶段;二是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企业均可以采用转让、委托和联合等不同的参与途径。以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和企业参与途径这两个维度进行组合,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非常多样,有:技术转让、产品转让、委托技术研发、委托产品生产、委托运营、联合技术研发、联合产品生产、联合运营。当企业拥有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对成熟和完整的技术和产品时,企业一般采用技术转让或者产品转让的方式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当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需求明确,要求和标准能够被清楚地表达且公共部门可以有效监测承包企业的工作绩效,或者公共部门不具备研发和生产相关项目或者产品的能力,但又有潜在的社会公众需求时,则可以采用委托研发、委托产品生产及委托运营的方式。当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需要开发的技术较多,难度较大,所需的各项资源分别分布在公共部门和企业,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则应该采用双方共同参与的联合技术研发、联合产品生产、联合运营的方式。本文分析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种方式的特点,通过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促进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标签:公共产品论文; 公共部门论文; 技术风险论文; 技术合同论文; 政府采购合同论文; 合同风险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社会风险论文; 公共资源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运营风险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产品研发论文; 政府采购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