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妙”木工工艺公益展厅空间分析论文_徐宏梁

“匠心独妙”木工工艺公益展厅空间分析论文_徐宏梁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353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商品供求的庞大,工厂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匠人精细的工艺反而因为价格和费时而被忽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都讲究效率跟方便,工匠曾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职业之一,中国匠人高超的技术和世代传承的习俗也是中国渊源流传的文化。如今的社会心浮气躁,一味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及时利益,使这种工匠文化与社会脱节。工匠技术和艺术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键词:展厅设计 匠心 木工工艺 中国元素 运用

一、选题调研

1.1匠人在当下社会中的现状

匠人,是在当下经常被提起的一个词汇。“匠人与匠心”都被冠以了巨大的光环,仿佛匠人这个与当代快节奏不同的词语是一种令人向往与憧憬的行业。殊不知,匠人在中国词语中,就是简单的“旧手艺人”的意思,算的上中华五千年最贴近生活范围最广的一个行业,如今变成了好像远离社会,在深山中深造的某种“修炼”。工匠,遍布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小到织布染布、桌椅板凳,大到马车、房屋。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孕育了无穷无尽的工匠技术。

然而如今的科技发展迅速,机械自动化的运用,使日常用品的价格变低,很多像锔瓷、补锅之类的手艺,因为价格与买新相差无几,人们的生活习惯跟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愿意用方便快捷的用品,使得这些匠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以改行,或者不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传承自己的手艺。这种状况说明中国发展迅速,体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一面,作为蓬勃发展的另一面,这种费事费力的工艺也自然会被淘汰。

1.3工匠技术如何得到传承

匠心的传承可以继续,那工匠的技术呢?随着改革开放,无数的国外工厂进入中国,慢慢流水线变成了主要劳动力的需求点,他们不需要什么手艺,只需要千篇一律的如同机械一样重复着自己的工作。那些技术工人慢慢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工人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以走上岗位。一些企业面临的真实的现状是:由于流水线和关键部件的进口化,国外工厂掌握着优秀的竞争实力,技术工人的老龄化,使得当下没有一流工匠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显得乏力。在这种大局下,缺少工匠逐渐成为了当前企业所面对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消费者不再满足与于这些冰冷冷的工厂制品,转而这些手工产品逐渐进入消费者的选择,,木匠工艺和榫卯结构凭着精密和美观,也渐渐的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匠人的工艺不再是成为被现代所抛弃淘汰的技术,反而成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表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有了市场,年轻人们可以大胆的进入这个行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艺术,通过自己的爱好得到别人的赏识,也能拥有自己的一份资产,虽然传承不是为了盈利,但是不得不说如果不能盈利,年轻人生活所迫也很难去静下心来去传承这一份中国文化,有市场有受众才能说明这份技艺被大家所需要,才是值得传承的技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匠心独妙”木工工艺公益展厅设计分析

2.1 “匠心独妙”公益展厅主题的确立

展厅设计围绕“匠心独妙”为主题,将木匠工艺中的榫卯结构作为设计元素,运用榫卯结构的穿插造型构建一个方正静雅的设计空间,展现木工工艺的精妙和匠人的那种坚持与认真,不同结构的穿插象征着木工工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之间继续传承,让人们更好的去了解木工工艺的知识,在聒噪的都市生活中增添一份安宁与平静。

2.2元素符号及展厅外观的确立

这次设计中,通过了解中国木工工艺中众多的的榫卯结构,将不同榫卯结构进行分解和重构,体现榫卯结构的环环相扣的联系,运用榫卯结构构建整个大造型,体现中式建筑的宏伟,运用斜切的处理对不同的榫卯结构进行间隔,打破榫卯结构中过于方正的造型,增加不同的元素。对于门的处理采用了中国文化中的拱门与榫卯结构的穿插感,让整个展厅造型有着耸立的感觉。屋顶的设计选择了开放式的抽象房屋尖顶型吊顶,与展墙中作用到的斜切想呼应,也打破设计中单一的材质感觉。

在展厅外观设计中,将榫卯结构打乱重组,重组过程中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房屋的造型,将榫卯结构组建成半开放式不规则的墙体,整个外观选用木结构,内部使用深色大理石地面和浅灰色墙面,软包装和灯光采用较为柔和的灯光处理。整体设计使用禅意空间设计,在设计中,禅体现为一股清、静、朴、拙的自然之风,成为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和合的高雅寓意。

2.3“匠心独妙”公益展厅的功能布局与空间划分

本课题展厅尺寸长度为21米,宽度为15米,高度为8米,总面积在315平方米左右。在空间上分为一层展示区和二层展示区,一层展厅内部分为木匠文化展示区、产品展示区、洽谈区与资料查阅区,二层展厅分为制作工艺体验区、产品展示区与休息区。一层大厅是开放式的,与二楼相连接,大厅正面采用栅格状隔断来分割一层的展示空间,使用了禅意空间设计元素中经常使用到的栅栏,同时也是起到了中式建筑中屏风的作用,使隔断后面的展厅若隐若现形成空间的链接,屏风后面的设计则是使用了中式建筑中的借景,通过隔断上的圆窗将植物置于圆窗中间形成一幅画,营造出中国国风的装修风格和禅意装修风格。左侧通往二楼的楼梯使用了较宽于接待处屏风的设计,从一楼直通二楼,可以在较小的环境中使观赏者体验到类似中国建筑中天井的磅礴的空间格局。二楼设计风格偏向于匠人日常的工作间,摆设匠人日常所使用的木工工具。走出体验区便是匠人们的产品展示区,二楼的栏杆是采用镶嵌了横向不规则的木条的玻璃,与一楼纵向的栅格相呼应。

功能分区主要以展示区和体验区为主,另有接待区、洽谈区和休息区。

展示区:展示区是展厅的核心展区,主要以木材质的中国式桌台样式的展柜展台和海报为主,以文字形式叙述展品的制作过程和展品的作者简述,通过展柜展台和使用与造型相连接的榫卯结构形成的展台展示木工产品的实体。

互动区:主要为展示木工工艺的制作方式,通过作者现场制作和参观者用简单榫卯结构组建木工工艺品的形式,让参展者可以更直观的接触到木工工艺的流程和操作方式,亲身体验木工工艺技术的不易。

休息区:休息区是展厅的必要区域,通过在休息区进行交谈以及休息区浓厚的匠人工艺氛围使参观者身入其境,本展厅采用了两个休息区,一个在二层展示区,可以在体验过木工工艺之后坐在休息区慢慢观看匠人们精心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及作品,也可俯瞰整个展厅。第二个休息区在下二楼之后的位置,这里有关于木匠工艺历史的大量资料可供查阅。

参考文献

[1] 武志军.匠心之美[J].中国品牌.2016,(7):18-21.

[2] 赵永霞.匠人可遇,匠心难求[J].纺织导报,2016,(04).

[3] 王宏飞.现代设计需要匠人精神[J].装饰.2014,(06):56-57.

[4] 蔡雨蒙,日本的匠人文化.才智Ability and Wisdom[J],2016,(06):178-179.

[5] 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6] 李文赛.禅意空间--论建筑空间设计的禅意美学营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2

[7] 张莹莹.禅意空间住宅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7.

[8] 李晴.浅析榫卯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2015,(01):66-67.

[9] 陆江艳.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0]陈一漪,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卯结构(一)[J].家具与室内装饰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2014,(03):26-29.

[11]徐恒醇.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徐宏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匠心独妙”木工工艺公益展厅空间分析论文_徐宏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