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有效的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切实提升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对此,相关电力工程企业在现有的智能化控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智能管控系统建设,推进电力工程的控制管理向智能化、实用化方向发展,力求在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生产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智能技术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指的是在电力系统各个部分全面运用自动调整与控制技术,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增强。其中,配电自动化、发电控制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都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通过自动化控制发电、输送等各个环节,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自动监视,科学调度与协调电力设备,促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目标得到实现。
1.2 智能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智能技术的发展基础,智能技术具有较多的接口,每一个接口的学习、适应能力较强,能够科学分析并学习产品、生产和生活过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完善措施,促使传统控制漏洞得到解决。如部分工作处于较低的状态下,传统控制技术无法发挥作用,那么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即可对周围状况、实际问题等综合分析,结合实际需求,做出科学的反应与决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技术,能够促使电力生产效率、控制精度等得到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无需构建模型,操作简单快捷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还不能全面、精准掌控相关机械设备。传统控制模式下的控制对象不断变化,因其变化的复杂性,在对相关控制对象实施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相应模型,操作时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控制水平有限,控制精度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在不构建模型的前提下,实现控制对象的精准控制,能够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实现控制目标。
2.2便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调整优化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有助于电气系统调整和控制目标。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调控相关控制进度,真正实现自动化控制目标。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开展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很大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而采用智能控制技术能克服这些困难,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借助智能化技术,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远程控制电力系统,实现无人值守,通过智能操作,解决更多的自动化控制问题。
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专家系统
作为智能程序系统的一种,在判断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过程当中,专家系统通过依靠大量的专家经验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这对于相关管理人员决定的正确性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从根本上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专家系统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在有效调试电力系统状态的同时,还可以快速排查所存在的问题的故障。因此,为了可以让电力系统自动化向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提高对专家系统的研究,让专家系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在自组织学习、非线性以及并行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表现,所以其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关注。现阶段,在社会当中对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不管是在结构模型的构建方面还是在算法学习方面的效果都很好。再者神经网络控制对简单神经元进行了大量的应用,这些神经元在权值连接的郭晨当中对一些信息进行了隐藏,由此形成了神经网络,通过对算法的不断学习,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权值,而非线性映射的构建则需在两种不同维度的空间神经网络之间。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讲,不管在是具体应用方面还是在今后的发展方面都是制备相应的神经网络硬件制备以及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等。在发展和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当中,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主要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故障诊断以及智能控制等方面有所应用,同时在短期负荷预报等系统优化方面的效果也很好。
3.3模糊控制技术
现阶段,没落逻辑控制原理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应用十分常见,同时该模糊控制的方法以一种十分典型的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电力系统复杂的设计进行相应的简化,同时可以使控制系统对控制对象模型不完全依赖,不管是在容错性方面还是就操作的便捷性方面来讲,模糊控制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当中,需要不断转化自身思维逻辑,帮助电力系统及其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智能化思维方式的转变。
3.4线性最优控制系统
目前,在电力系统当中,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优励磁控制就是典型的代表,系统通过对励磁控制器对发电机电压的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对比与分析,在PID调节法的支持下,对控制电压科学计算,用成移相角转换励磁,可以对硅整流桥转子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实践研究表明,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系统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自动态品质、输电路的输电能力,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完善。如果在水轮发电机组上运用线性最优控制系统,则可以对发电机的机制电阻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促使发电机组运行状态得到改善。
3.5综合智能系统
研究发现,综合智能系统有效融合了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且将一系列智能控制技术融入了进来,使电力系统控制的精确性、可靠性、高效性得到了有效增强。进入新时期后,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构造越来越多,增加了系统运行规律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将综合智能系统运用过来,以便全面控制电力系统。目前,一般会综合使用模糊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以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三种控制系统的组合使用,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模糊控制系统,能够高效处理电力系统中的结构化知识,而结构化程度较低的信息则由神经网络系统处理,组合这两种系统,即可综合处理与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各类信息。
结束语
目前,电力工程成为我国重要的能力工程之一。由于电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要提升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益,使智能化技术成为主流技术之一。智能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大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目标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及其优势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吴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22-124.
[2]王炳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4):132.
[3]卫松松.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J].科技资讯,2018,16(19):25+27.
[4]潘浩龙.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6):82.
[5]孙新,顾国业,田忠.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2-3.
论文作者:凌焕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智能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专家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