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中职思想政治工作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网络与中职思想政治工作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网络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中等职业学校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信息网络建设力度的加大,互联网很快地成为与电视、广播、报刊齐名的第四大媒体,并以其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强等特点著称。互联网络的建成与发展,给整个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手段经历了又一次质的飞跃。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种工具,为世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造成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从而引发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经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在中等职业学校,网络的发展既为青年学生带来了机遇,帮助他们步入成长和发展的快车道,又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一些青年学生在互联网中消极沉沦,甚至误入歧途。作为“培育人、塑造人、武装人”的学校如何在信息网络时代把握机遇,做好新世纪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信息网络打破了信息垄断,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网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学生的喜爱并已被广泛的应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认为,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认识武器,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有利于及时、迅速地传播;交流的平等、自由、开放、及时,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的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2.网络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特征,对学生科学地确立“三观”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网络社会的无国界性特征,带来了大量的世界各地新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观念。这对于在相对封闭体制中长大,在说教式环境中受教育的年轻一代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我们在为互联网击掌叫好的同时,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求学的学生正处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网络中相互撞击的思想观念,分析辨别能力、抗干扰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往往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我国网络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在世界网络发展的行列中还处于“小兄弟”地位。同时,互联网上中文并非是强势语言,对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母语的弱化,带来的必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游移和转变。美国亡我之心不死,其作为互联网的主导国家,在因特网上发布大量信息,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精华,但也存在着相当不良的内容,良莠不齐,在散布的各种信息中,基本包含着其本国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地渗透影响着我们的青年一代。如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在网络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性的发展也导致孤独感、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现象的出现,保护隐私权也使人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的学生情绪受利益驱动,利用金融网络的漏洞,盗取资金,走进犯罪的深渊;有的则沉湎于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不能自拔而精神萎靡,学业倒退。许多学生在网络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收获的仅仅是电脑游戏水平的高超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此外,网络硬件、软件的滞后性,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要求拉开了距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但目前的基本情况是:一是设备不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硬件系统跟不上潮流,使用的设备多是教学、科研淘汰下来的产品,微机的性能没有保障。二是校园网络不健全。有的单位、科室不具备上网条件。三是相当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基本知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心无力,网络知识亟待补充,网络培训极为必要。

(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应对网络挑战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根据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学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建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宣传教育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参加的网络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明确宣传教育工作部门利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的职责与权利。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网络宣传教育内容的总体协调,网络中心负责网上宣传教育的技术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网络宣传办公室。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2.加强网络研究,探索传播规律。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有着与其他媒体不同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另一方面,还要符合网络特点,把宣传规律与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起来,切忌将传统的宣传方式照搬上网,要使师生员工乐于接受,以提高访问率,提高网络宣传教育的效果。在认真研究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的结合点,按照网络传播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意研究网络文化的特点,把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构筑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校园文化内涵。在工作调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开展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思路:一是主动出击,积极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上网络”;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网络宣传工作的指导,用科学理论占领网络宣传阵地,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对学校师生的侵蚀和影响,在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注意树立宣传教育网站的权威性和“亲和力”,通过发布正面信息、真实信息和开展积极的讨论,引导和形成网上舆论。

3.强化法制意识,规范网上行为。学校要加强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同时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对师生的网上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并把有关的网络管理要求及时写入师生的行为准则之中,规范师生的网上行为。

4.适应新的形势,探索新的方法。网络社会对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情况要求我们目前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方法应适应新时代,在网络信息时代新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此,应在授课的内容和方法上探索创新。

在内容上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四个如何认识”的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两课”教师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四个如何认识”、“以德治国”精神去占领网络阵地。

在方法上要吸收网络的积极要素,运用网络技术、方法,从各个角度去开展网络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邓小平理论内容进网络作为邓小平理论教堂教学的延伸,开辟学生理论学习和交流的新天地,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通过由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所形成新的教育载体,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质疑,改变过去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呆板、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学习和模仿的倾向。

标签:;  ;  ;  ;  ;  

网络与中职思想政治工作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