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角色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_角色定位论文

论角色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_角色定位论文

论角色定位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作用论文,高校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角色定位思维及其所决定的角色定位教育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想切入方式和重要内容。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德育应着重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即政治角色定位、事业角色定位和人格角色定位,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

关键词 角色 角色定位思维 角色定位教育 德育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及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的代际周期越来越短,这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了空前挑战。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较为浮躁,缺乏应有的专心、安心、用心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道德水准。要提高德育的效果,关键在于确立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而角色定位思维及其所决定的角色定位教育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想切入方式和重要内容。

一、角色定位思维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基本思维方式

在角色理论看来,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相互联系的岗位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人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由“地位”(或称职能)和“期望”构成,进入角色的个人只有理解“剧本”(职责与规范)的期望、其他“演员”(同事)的期望和“观众”(社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进行正当的角色定位和出色的角色扮演。任何角色都具有“非自足性”,社会正是许许多多非自足的角色的行为关联和功能互补才有各个角色的存在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秩序、和谐与发展。所有的期望又都是通过自我这面棱镜才得以解释,因此,自我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对角色期望和规范的认同水平,进而决定着他们的角色定位意识和角色扮演态度。道德,用角色理论语言表达则是角色归属、定位和角色扮演问题。道德水准就存在于角色理解、角色定位、角色扮演的态度、性质和程度之中。德育,就是对社会成员的角色期望理解能力、角色定位观念和角色扮演态度的养成教育。德育中的角色定位思维,就是德育工作者运用角色理论考察道德的视角和方式,培养学生做社会的合格“演员”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自己的当前角色特点,设身处地地体验自己的未来角色,按照社会需要、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和才能理解角色规范,思索出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激发满足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强化立志成才的信念。

角色定位思维及其角色定位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是由高校学生的角色特点(就严格意义上的角色而言,他们还不具备社会的功能角色特征,只能算社会的“潜角色”)和道德现状决定的。当代大学生的角色特点是:他们是社会中更有教养的一代,无论是科学文化水平、思想品德水平,还是思维和实践能力,相对一般的社会成员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他们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能使他们在社会的不良风气面前卓尔不群,可是,一旦他们随风逐俗,把眼光转移到自己的物质利益上,又会认为“别人享有的我都应该享有,别人没有享有的我也应该享有”,其贪婪意识会有甚于一般社会成员;他们对社会负有特殊的使命,将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和栋梁,因而具有强烈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感既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意识,又有转化为自命不凡因而抱怨社会的可能性;他们的特殊地位容易使他们产生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有转化为蔑视一般社会成员的可能性;他们处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培养、宠爱和关注的焦点上,这种特殊的地位容易使他们产生中心感,这种中心感既能激发起对祖国和人民的“报恩”愿望,形成社会的主人翁精神,也会使他们自我放纵,由家庭的“小皇帝”移位为社会的“小皇帝”,唯我独尊。他们角色优长的任何一个方面向反面的演化,都将淡化道德自律意识,扭曲他们角色定位的正当性。

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自由原则、竞争原则和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双向选择政策,使角色定位由指定角色转变为自选角色,这是历史的进步。但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强化的同时,也“走失”了自我,道德出现了滑坡。滑坡的实质是角色定位偏差。一是在强化自我的同时忘记了“我是谁”。表现为公德意识淡漠,低级违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一些学生想金钱、想权势、想出国、想享受,对科学缺乏真诚的信仰,对祖国、对人民缺乏应有的感情,对事业缺乏扎实的投入,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或模糊了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形象。二是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模糊了“我在哪儿”、“我属于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淡化。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技术、有饭碗,可以远离政治,甚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对党的领导也淡然置之。有的留学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人民的恩德都抛之于脑后,有享国之愿,无报国之心,忘记了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重托和期望。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角色定位问题成为高校德育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端正并强化角色意识,使学生明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属于谁”,强化他们的优长,防止优长转向反面的可能性,即把他们的优越感转化为责任感,崇高感转化为使命感,让他们的中心感升华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角色定位思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不只是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德育也是其应有之义。其根本指导思想不光是让学生学习“面向”所需的知识,而且要使他们具备“面向”的能力和道德,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能自觉地适应世界科技的大发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道德实践的需要。这种能力来自他们对社会岗位及其期望的理解,以及对角色变化规律和趋势的把握。

二、高校德育重在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

德育中的角色定位思维只有与具体的角色定位内容相联系才能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的。在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功能性社会角色之前,必须为他们确立一些最基本、最原则性的角色观念。从当今高校学生的使命出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德育应着重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

一要面向世界舞台,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角色定位,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政治上出了偏差,整个道德体系就改变了前提和基础。因而,政治角色定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

政治角色定位的核心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共存、相处、斗争将是长期的。各种思潮的冲击,把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念推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前沿,使这一代大学生成了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关键一代。时代特点要求作为跨世纪人才的大学生学会在国际大环境中对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进行定位。只有他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事业才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我们能培养出勇于和善于同资本主义打交道的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就能以自己的价值示范作用影响世界。

当代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是意识形态斗争,其实质是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斗争。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一斗争的实质往往缺乏明确的认识,甚至天真地试图在比较中进行再选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千方百计地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或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中来,并不是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寻求科学的信仰、真正的幸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而是企图控制别的国家和民族,搞垮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美国过去是、将来应该永远是“意识形态的灯塔”,它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传向全球,彻底战胜共产主义,以便领导世界。〔1〕

当代世界既是一个“人类共命运的世界”,谁不走向世界谁就将失去世界,同时,也是一个资本主义耀武扬威的世界。可是,当代大学生往往把西方世界同我国的经济交往看成单纯的互利互惠性活动,而对他们经济活动背后的政治目的缺乏明晰而深刻的认识。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国际性的经济交往、技术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甚至经济援助、贸易优惠都不鲜见,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友好的觥筹交错中进行的。可是,西方世界真的希望社会主义的中国强大起来吗?不!尼克松就明确提出,他们的任何一项经济合作、经济援助都必须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对外国的投资,是为了“确保国内的进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要通过示范的方式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一同传播过去,并“帮助那些正为防止共产主义取胜而战斗和正在努力把已获胜的共产党人赶下台的人。”〔2〕克林顿毫不掩饰地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世界。”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处的严酷现实迫使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善于同资本主义打交道的强人,使他们既有敞开国门走向世界之胆,又有善于鉴别、吸纳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文明成果之识,还要有保持中华民族的“自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内容是人才争夺,任何形式的人才争夺都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争夺,可是,不少大学生往往脱离民族大义思考个人的得失和前途,错误地把“人权”问题看作“人才”问题,天真地把西方世界的人才争夺看成对人才的重用或对他们个人的器重,把西方社会看成他们的用武之地。这一代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的转轨时期,他们的思想和信念受到建国以来最大的冲击,存在较大程度的摇摆可能性,而他们又是下个世纪国际交往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否挺起民族的脊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将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存亡。我们只有在政治上真正拥有这一代人,才能真正拥有社会主义在下个世纪以至未来的前途与辉煌。

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们明白,世界上只有靠自强得来的自尊,有了民族的自尊才有个人的自尊,只有做民族的脊梁才能成为民族的栋梁。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在他们留学海外时,意识到是中华民族的奶水把他们养成人才,不能一走了之,民族的尊严只有依靠民族的自强,没有自强的自尊只能是虚张声势或狐假虎威。

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懂得,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并不代表着人的未来和真正的幸福,社会主义才是一种高尚的价值选择,只有把人生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才能获得人生价值的崇高。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物质成就,但是,就连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认为,他们从50年代起接受了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只要确保人民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关心,就能建立一个伟大的社会。其实“局限于物质占有范畴的生活是痛苦的。”“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3〕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丰饶的纵欲无度”的社会,即“一个道德准则的中心地位日益下降而相应地追求物欲上自我满足之风益趋炽烈的社会”,这种社会存在着价值的严重失误,因为“一个以自我满足为行事准则的社会也会成为一个不再有任何道德判断标准的社会。”〔4〕如此下去,西方将失去“指导”世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失去领导世界的资格。社会主义建设中纵然出现过这样或那样不如人意的地方,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代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未来。

二要正视择业自由,引导学生进行事业角色定位,端正并强化健全的功名观。

跨世纪人才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主力军的使命,他们的敬业精神,扮演他们应该担任的角色的态度和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繁荣昌盛的保证。因而,引导学生进行事业上的角色定位,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脱离事业定位谈论道德境界的升华只能是空洞的说教。

事业角色定位的思想基础和首要问题是功名观问题。当代有些大学生在功名观上存在几种不良倾向:一是不思建功立业却刻意求取功名,甚至欺世盗名;二是视功名为虚,看物质利益为实,不顾名声,唯利是图;三是不思进取,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功名观是人们对功绩、功勋和名誉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其核心问题是:该不该追求功名?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功名?怎样求取功名?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鄙视功名,把功名观当作“名利思想”等词贬义使用。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功名是人的“脸面”的日常文化形式,是人生由现世向来世绵延的桥梁,是生命的真正不朽和人生价值的永恒形式。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功名观念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健全的功名观是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心理基础。一个没有健全的功名观的人也必然是没有价值标准的人,这样的人会不顾功德、名誉,不要“脸面”,干出世上最可怕的事来。

树立和强化健全的功名观,就能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后的建功立业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和心理基础。健全的功名观是立业、立德、立功、立言的统一。“立业”就是成就事业。“立德”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社会的需要相联系,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立功”是立业和立德的统一。立业而不立德充其量利己而不损人;立德而不立业,其德只能是善良的动机和愿望而非现实的德,无益于社会。“立言”就是社会对建功立业者的肯定和铭记,它是人生不朽的社会形式。一位哲人说过,真正的永恒有两种形式,或者是做出值得人写的事,或者写出值得人做的文。树立和强化健全的功名观,提高学生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最终把事业定位的核心即功名观落脚在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情绪,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念,萌发“专家”意识,在校发奋读书,打牢理论根基,将来投身到祖国需要、自己有为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实现人生价值,“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要引导学生呼应市场原则,进行人格角色定位,培养崇高的道德示范意识。

无论在哪一种社会里,治国者(官吏)、卫国者(军队,尤其是将领)、英雄人物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道德的范导主体,他们的行为影响、引导着社会的道德风尚。早在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就把“学者”视为人类道德的“教养员”。随着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他们真正成了时代的骄子、良心的风向标和民族的脊梁,其行为对社会有特殊的道德影响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健康的人格,对社会道德发挥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学生应该比普通社会成员多一份道德楷模意识。

市场经济是当代高校德育无法回避的背景,德育的一切战略、策略、方式和方法都不能脱离这个现实。人格角色定位最现实的内容是提高他们顺应和超越市场经济影响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自决能力。所谓顺应市场经济,就是勇于学会在市场机制中生存,克服依赖思想,不要成为市场经济的庸人;所谓超越市场经济的影响,是指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俗人。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自由原则和竞争原则的巨大驱动力可以把知识分子造就成最优秀的人才,也可以使他们变成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德育中的人格定位思维是让他们明白,市场经济就是要竞争,但竞争不是不要规范,绝不可以践踏别人;市场不是战场,而是角色扮演能力的赛场;市场经济给人的只是角色选择的自由,而不是无角色观念的浮躁之心;市场经济纵然有投机,但它本质上不是不劳而食、少劳多得的经济体制,而恰恰是靠勤劳与智慧生存的体制;市场经济不只是能力和利益的竞争,最终将是理想、道德的较量。

通过人格角色定位教育,使这一有教养的社会群体,在道德上从一般的社会成员中凸现出来,形成一个有健康人格的特殊影响力的道德范导群体——抱负宏伟,勤于学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上的自律精神和楷模意识,自觉地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范导社会的道德风尚。

可见,这三个定位是为了使大学生具有崇高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人生追求,这是他们成才和昌有成效的进行社会选择的基本素质。切实抓住、抓好这“三重定位”,就抓住了德育的根本,就能实现德育的基本目的。

三、端正和强化学生角色定位意识的几点建议

德育的角色定位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分阶段实施上述内容的教育,同时,还应开展一些活动,创造强化学生角色定位意识的德育环境。

1、经常在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的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己应有的社会形象道德使命。还可开展一些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的社会活动,如近年来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活动,让学生们走向社会,服务于人民,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他们。

2、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组织“我心目中的大学生”讨论,让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们对大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用舆论把学生从校园推向社会,超前置于社会的角色关系之中,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望压力。这对于他们形成健康人格将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理念。”〔5〕

3、树立、宣传角色定位明确、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创造一种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建功立业而刻苦成才的校园氛围。各高校的校史陈列馆中可并设“增光馆”和“明耻馆”,前者宣传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校友和光荣,后者则陈列、谴责本校的败类与耻辱。突出正反两方面典型,让本校的光荣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将个别人的耻辱凝铸成每个人的道德警戒线。

注释:

〔1〕〔2〕〔3〕参见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第320、 330页,330—331页,33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4〕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第75页、7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7页。

标签:;  ;  ;  ;  ;  ;  ;  

论角色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_角色定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